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傅樂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傅樂成
出生 1922年
聊城市(今聊城市東昌府區
逝世 1984
別名 字力更,號秀實
職業 史學家
知名作品秦漢史論文集
隋唐五代史
中國通史

傅樂成(1922-1984) 字力更,號秀實,傅斯年之侄。聊城市(今聊城市東昌府區)人。著名史學家。幼讀私塾。

人物介紹

  • 1930年,隨家遷至濟南,入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讀書,
  • 1933年在該校畢業後,先後在北京輔仁中學、貴州銅仁國立三中高中部就讀。傅樂成在北京輔仁中學讀書期間,曾積極參加"一二·九"運動,被推舉為學生代表和組織遊行的主要領導人。後被捕入獄,經其伯父傅斯年保釋出獄。
  • 1945年畢業。抗日戰爭勝利後,到南京珠江路教會中學任語文、歷史教員。
  • 1948年夏應聘到國立河南大學任助教。後去台灣。
  • 1949年10月起,在國立台灣大學先後任校長辦公室秘書、歷史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在大學執教期間,治學嚴謹、平易近人。
  • 1956年赴美國哈佛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在任教的十幾年中,除在台大授課外,還在同仁、輔仁、師大、成大、淡江等高等院校兼課,併兼任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主持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的博士班和秦漢史研究室的工作。
  • 1984年2月21日病逝於台灣大學醫院。

傅樂成終身未娶,生活起居,乏人照料,剛過中年,就中風不起。步入老年後,體弱多病,孤身一人,思鄉情深,常流露出對故鄉的眷戀和早日實現祖國統一的期盼,生前囑親朋好友,待祖國統一後,將其骨灰與先父一起歸葬聊城原籍。去世後,台灣大學、中興大學、台灣史學會曾為其聯合舉行隆重的追悼會,並設立"傅樂成教授獎學金"。台灣大學將其生前主持的"秦漢史研究室"易名為"傅樂成教授紀念研究室"。

傅樂成先生一生

出生(1922年) 6月29日,出生於山東省聊城縣。

9歲(1930年) 隨家遷至濟南。小學時期,曾至美術學校學習炭畫,專畫人像。

13歲(1934年) 遷居北平,就讀輔仁大學附中。

15歲(1936年) 遷住南京,仍就讀初中。

16歲(1937年) 抗戰爆發。

17歲(1938年) 就讀國立第三中學(貴州銅仁),受教於博學能文的國文教師──金桂蓀老師。金師介紹他讀《昭明文選》《資治通鑑》。

19歲(1940年) 畢業於國立第三中學高中部(貴州銅仁)。以第一志願考取西南聯合大學歷史系。

24歲(1945年) 畢業於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昆明)。

25歲(1946年) 國立中央圖書館幹事。

26歲(1947年) 私立弘光中學教師(南京)。

27歲(1948年) 國立河南大學助教(河南)。

28歲(1949年) 2月,自上海乘船來台,於台灣大學歷史系擔任助教一職。

29歲(1950年)12月20日,傅斯年校長因腦溢血,猝逝於台灣省議會。年末,始寫《西漢的幾個政治集團》一文,其後收錄於《台灣大學傅故校長斯年論文集》。

30歲(1951年)12月,寫《孫吳與山越之開發》,刊《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3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1977年)。

31歲(1952年) 6月,寫《西漢的幾個政治集團》,刊《台灣大學傅故校長斯年論文集》,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12月,寫《荊州與六朝政局》,刊《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4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32歲(1953年) 2月,寫《杜甫的死》,刊《大陸雜誌》6卷4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12月,寫《突厥的文化和它對鄰國的關係》,刊《邊疆文化論集(中)》,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12月,寫《回紇馬與朔方兵》,刊《邊疆文化論集(中)》,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33歲-34歲(1954年9月-1955年8月) 至美國耶魯大學進修。1954年,寫《中國歷史地理——三國篇》,刊《中國歷史地理》(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編輯委員會編,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1985年);1954年,寫《中國歷史地理——南北朝篇》,刊《中國歷史地理》,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1954年6月寫《杜甫與政治》,刊《台大「事與言」》1卷4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35歲(1956年)晉升台灣大學講師。

36歲(1957年) 2月,著《隋唐五代史》(台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

37歲(1958年)7月,寫《玄武門事變之醞釀》,刊《台灣大學文史哲學報》8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寫《唐代的中央官學》,載《中國歷代大學史》(中華文化出版事業委員會),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

38歲(1959年)晉升台灣大學副教授。4月,寫《突厥大事系年》,刊《幼獅學報》1卷2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寫《近代西洋名詞流傳中國考》,本文完成,曾得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四十八年度補助,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

39歲(1960年)著《中國通史》(台北市,大中國圖書出版公司,1960年-1962年)。

41歲(1962年)10月,寫《唐代夷夏觀念之演變》,刊《大陸雜誌》25卷8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42歲(1963年)5月6日,寫《傅孟真先生的民族思想》,刊《傳記文學》二卷5、6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台北市,時報出版公司,1984年)。9月,寫《唐代宦官與藩鎮的關係》,刊《大陸雜誌》27卷6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11月,寫《詩人的短箋——徐志摩給傅孟真的一封信》,刊《傳記文學》,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著《傅孟真先生年譜》(台北,文星書店,1963年-1967年)。

43歲(1964年)晉升台灣大學教授。

44歲(1965年) 3月,寫《傅孟真先生與友人論學書——紀念先生七十誕辰》,刊《文星》89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12月,寫《沙陀之漢化》,刊《華岡學報》第2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45歲(1966年)寫《陳寅恪岑仲勉對唐代政治不同見解之比較研究》,本文完成,曾得國家長期發展科學委員會四十八年度補助,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

46歲(1967年)3月24日,寫《我撰寫傅斯年傳的構想》,刊《大華晚報》,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

48歲(1969年)11月,寫《悼念殷海光兄》,刊《傳記文學》15卷5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11月,寫《中國民族與外來文化》,刊《中山學術文化集刊》4集,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49歲(1970年)9月,寫《清末的金本位計劃》,刊《幼獅學志》9卷2、3期,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

50歲(1971年)《隋唐五代史》(陽明山,中國文化學華岡出版部,1980年修訂)。3月,寫《近代中國經濟型態的演進》,刊《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7集,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

51歲(1972年)得心臟擴大症。11月,寫《近代中國交通的發展》,刊《中山學術文化集刊》第10集,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12月,寫《唐型與宋型文化》,刊《國立編譯館館刊》1卷4期,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53歲(1974年)冬,第一次中風。1月2、3日,寫《天寶雜事》,刊《中國時報》副刊《人間》,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亦收錄於《漢唐史論集》。5月,寫《唐人的生活》,刊《食貨復刊》4卷1、2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12月,寫《追念玄伯先生》,刊《傳記文學》25卷6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

54歲(1975年)8月,任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

55歲(1976年)7月,辭去中興大學文學院院長。1月,寫《傅孟真先生的先世》,刊《傳記文學》28卷1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1月,寫《漢法與漢儒》,刊《食貨復刊》5卷10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12月,寫《漢代的山東與山西》,刊《食貨復刊》6卷9期,後收錄於《漢唐史論集》。

56歲(1977年) 1月17日,寫《夢裡的典型──回憶先伯傅孟真先生生活的幾個片斷》,刊《中國時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2月20日,寫《年的幻變》,刊《中國時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5月12日,寫《悼念俞大綱先生》,刊《中國時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6月20日,寫《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化》,刊《史系通訊》(輔仁大學歷史學會)第8期,後收錄於《中國史論集》。著《漢唐史論集》(台北市,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57歲(1978年) 4月,寫《周慶光校表六十壽序》,刊《國立第三中學四十周年校慶紀念特刊》,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4月,寫《金桂蓀老師的詩》,刊《國立第三中學四十周年校慶紀念特刊》,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4月,寫《銅仁風光簡述》,刊《國立第三中學四十周年校慶紀念特刊》,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5月7日,寫《我怎樣學起歷史來》,刊《中國時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5月25日,寫《做到唯才是用發展人文科學》,刊《台灣日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5月,寫《隋唐時期在中國史上的地位》,刊《幼獅月刊》47卷5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6月,寫《西漢文景時代政情之分析》,刊《台大歷史學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

58歲(1979年)4月23、24日,寫《傅孟真先生與五四運動》,刊《聯合報》,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7月,寫《論漢唐人物》,刊《食貨復刊》9卷4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9月,寫《唐人獨特的精神》,刊《青年中國》1卷2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著《傅孟真先生年譜》(台北市,傳記文學出版社)。

59歲(1980年)元旦,第二次中風。1月,寫《李唐皇室與道教》,刊《食貨復刊》9卷10期,後收錄於《時代的追憶論文集》。

62歲(1983年)3月,再度中風。

63歲(1984年)於2月29日病逝。3月,《時代的追憶論文集》(台北市,時報出版公司)出版。《看相──訪傅樂成教授談中國觀人藝術》(資料,辛意雲;撰文,莊展鵬),收入《時代的追憶論文集》。

1985年,《中國史論集》(傅樂成教授紀念論文編輯委員會編,台北市,台灣學生書局)出版。[2]

著作

傅樂成撰寫的《中國通史[3]一書,在台灣史學界影響頗大,日本史學界評價他"為一不可忽視的史學家"。《中國通史》2010年在大陸出版,著名史學家許倬雲先生寫序推薦:"在中國通史之中,公認最好的一部作品。相對於錢穆先生的《國史大綱》,傅著並沒有特殊的史觀,卻十分重視經過考訂的歷史現象。錢先生的大著,吸納了顧炎武、顧祖禹、顧棟高、趙翼和錢大昕等人的著作,因此《國史大綱》中,埋藏了上百個可以作為博士論文的題目。傅先生的《中國通史》,則是綜合已經成定論的許多研究發現,做個總結。兩者各有長處,而兩者也正可以在幾十年教條主義的框架下,提供另外一些讀史的角度,對讀者絕對是有益處的。"

傅樂成一生著述甚豐,皆為史學論著,對秦漢、隋唐史的研究頗有建樹。較有影響的還有《秦漢史論文集》《隋唐五代史》等著作。他的史學論著有的被譯成英、日、朝等國文字,是台灣、香港、日本、南朝鮮及東南亞國家高等學府學習中國史的必讀之書。

文獻參考

  1. 傅樂成先生年譜 .《文匯報》2016年12月30日
  2. 傅樂成先生年譜 .《文匯報》2016年12月30日
  3. 讀《中國通史》,是傅樂成的好還是呂思勉的好 .360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