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偏見的本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舒適圈、鄙視鏈、地圖炮、替罪羊……打破偏見從了解偏見開始;《社會性動物》阿倫森推薦的「偏見百科全書」;哈佛大學著名心理學家戈登•奧爾波特寫就;偏見是「大腦偷懶」的常態,也是社會習俗對個人價值的侵害,消除偏見不僅要改變個人的行為態度,也要改變導致不平等的社會機構和制度;偏見研究領域的奠基性著作;社會心理學入門必讀。

▶暢銷六十餘年的社會心理學名作,截至1979年,全球銷量就已突破50萬冊

▶有層次地從個人心理、社會、傳媒、教育、政策等各個方面對偏見的成因和形態做了分析,讓讀者充分理解這個現象的頑固和複雜。

▶為偏見研究這個學術領域規劃了路線圖,激發了此後一代代學者的研究靈感。美國心理學會(APA)的網站顯示,這本書總共被引用了37676次

▶中文全本首次引進,現任哈佛大學心理學系理查•克拉克•卡波特社會倫理學講席教授馬扎林•貝納基作序推薦

本書深入洞察了人類經驗複雜性的核心話題「偏見與歧視」,是人格心理學之父戈登• 奧爾波特的里程碑式著作。

在本書出版之前,心理學界普遍認為「偏見」只是個別的、品德有缺陷的個體所持有的惡劣信念,只要大多數善良的好公民與這些「害群之馬」劃清界限,就可以把偏見的影響降到最低。而奧爾波特以雄辯的論述和大量來自實證研究的數據證明了,偏見是人類認知結構和社會組織形態的必然產物,而想要解決偏見造成的問題,就需要探究和改變其深層根源。

自1954年在美國首次出版以來,《偏見的本質》一直是這個領域的奠基性著作。即使是半個多世紀後的今天,雖然關於偏見的細化研究比起當時已經有了極大的進步,但奧爾波特這本經典著作仍然不減其魅力,始終是社會心理學研究者的案頭必讀之書。

媒體讚譽

很可能是所有出版過的關於這個問題各個方面的研究著作中最出色的一部。

——《人格研究期刊》

一本深刻的著作……作為研究資料來源,這本書本身就堪稱一個圖書館。

——《基督教先驅報》

《偏見的本質》是嚴謹的學術討論和人文價值的驚人結合體……這本書影響了整整一代社會心理學家。

——埃利奧特•阿倫森,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社會性動物》作者

眾所周知,《偏見的本質》是一部經典之作。它的目錄為人們討論和理解偏見這個複雜的人類問題建立了社會科學的學術取徑。

——肯尼思•克拉克,紐約城市大學社會心理學教授,社會改革家

這部書的目錄在實質上組織了對偏見這一重要概念的學術研究。《偏見的本質》勾畫出了研究的領域,確立了其中的基本類別和問題,並將其置於一個廣泛的、折衷的框架中,這一框架一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托馬斯•佩蒂格魯,加州大學聖克魯茲分校心理學教授

當下, 新冠病毒疫情引起不少群際間關係緊張,這本書及時地給讀者提供了對偏見的科學分析,是關心社會共融及世界和平的必讀天書。

——康螢儀,香港中文大學商學院卓敏市場學教授

作者簡介

著者 | 戈登•奧爾波特(1897—1967),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最早專注於人格研究的心理學家之一,被譽為人格心理學之父。其著作包括《謠言心理學》《個人與其宗教》《偏見的本質》《人格的模式與成長》等。1939年當選為美國心理學會主席,1964年獲美國心理學基金會頒發的心理學傑出科學貢獻金獎。

譯者 | 凌晨,計算機工程博士,忠實的社會心理學愛好者。譯有《白日午夜:掙扎在兩個世界縫隙之中的日裔美國家庭》《波普藝術》。

原文摘錄

輕微的敵意往往表現為插科打諢。一些玩笑話所隱含的偏見是如此隱晦,以至於我們將其與朋友間的幽默逗趣混為一談。但是,即使這些笑話貌似很友善,它們有時候卻掩蓋了真正的敵意,成了一種貶低外群體、拔高所屬群體的方式,是意圖證明外群體比自己所屬的集體更劣等的論據。 如果新的事實依據和我們先前的信念相符,我們會選擇性地其人分類標籤之下。如果我們發現一個蘇格蘭人很吝嗇,就會感到高興,因為他證明了我們的預斷。有機會說出「我早就告訴過你」,是多麼讓人開心啊。但如果事實依據與我們的預斷相悖,我們則更傾向於牴觸並抗拒。 種常見的心理機制,可以讓人面對與觀念相悖的事實依據,還依舊堅持之前的觀念。這種機制叫作「允許特例的出現」。「的確有一部分黑人是很好的,但是…」或者「我的一些好朋友就是猶太人,但是……這是一種令人放鬆戒備的機制。通過別除一些正面個例,偏見持有者得以保留其對此類別之下其他事例的負面態度。簡而言之,與之相悖的事實並沒能改變錯誤的泛化,它儘管被認可,但卻在分類過程中被排除在外。 讓我們稱這種機制為「二次防禦」(re- fencing)。當現實與大腦中的分類不相符時,眼前的事實被當作例外得到承認,而分類本身則迅速被再次封閉起來,防止它被危險地暴露在外。 在許多關於黑人的討論中,都存在一個有趣的「二次防禦」案例。當一位對黑人持有強烈偏見的人,在面對有利於黑人的事實依據時,他往往會脫口而出那個著名的婚姻問題:「你想要你的姐妹和黑人結婚嗎?這是一次狡猾的二次防禦。一且對方回答「不」,或在回答中有所猶豫,偏見的持有者就會說,「看到了吧,黑人和我們就是不一樣的,有些事對黑人來說是不可能的」,或者,「我說得沒錯吧 黑人的本性中就是有那麼些讓人厭惡的東西」

書評

三聯做過一期關於偏見的專題報道,裡面有一個腦筋急轉彎題。

一個父親和兒子出了車禍。父親當場死亡,男孩重傷並被送往醫院。在醫院裡,主刀醫生看了一眼男孩說:「我沒法給這個孩子做手術。他是我兒子。」

很多人想不通其中的道理,有的猜這個孩子有兩個父親。

然而正確回答是,這個醫生是孩子的母親。

這道題很巧妙,它不僅僅測試人的反應能力,更測試了人們是否是一位隱性的性別歧視者。為什麼當說到醫生、CEO、政客時,人們腦海里第一時間浮現的是男性形象?

「女生喜歡花錢,男人喜歡存錢。」

「女人是感性動物,男人是理性動物。」

「媽媽照顧孩子會更加細心,所以適合在家帶孩子。男人適合在外邊賺錢養家。」

性別的偏見如此深刻地內化到我們的日常思維之中, 以至於一直以來很多人習以為常,並沒有覺得有任何的不妥。 就像房間裡的大象,這些偏見如此明顯,卻沒有多少人過問。

為什麼會存在着性別偏見?是什麼樣的土壤讓這顆種子深根發芽?我們能夠打破這種偏見嗎?

這些可以在《偏見的本質》里找到答案。這本書初版於1954年,作者奧爾波特對於偏見這一主題做了廣泛且深入的探究。本書用很大篇幅講述了種族偏見,但其實這些理論也適用於性別偏見。

書中將【偏見】定義為:

對屬於某群體的個體持有一種厭惡或敵對的態度,僅僅因為他屬於該群體,就被推定具有人們歸於該群體的那些令人反感的特性。 對偏見的充足定義需要包含兩個基本要素:表達喜愛或者厭惡的態度;過度泛化的信念。

比如:

我討厭女司機(態度)

女司機開車的技術太爛了(信念)

如果我們告訴這個有偏見的男人,數據顯示,男司機開車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要遠遠大於女司機,因為很多交通事故都是男司機不好好開車造成的。

這個男人不會承認這個事實,反而會質疑數據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因為在通常情況下,人們會傾向於形成和保持那些與自己的負面態度相一致的信念,並且自圓其說,即信念可以改變,態度很難改變。男人們會有一套自我調整的把戲,維持自己永久性偏見的態度。

女人是衝動的、非理性的,她們不會應付突發事件,不會計算複雜的數據,沒有方向感等等。

就像重慶發生公交墜河事件,事情剛發生的時候,媒體報道了「碰撞」公交的是一輛女司機駕駛的紅色小轎車,將事件報道成紅車逆行撞公交導致公交車墜河,不少網友紛紛吐槽女司機就是馬路殺手。但後來發現真相併非如此。

性別偏見產生的根源

偏見的形成,是源自大腦里的自動分類模式。人類喜歡將事物分成不同的大類,以指導自己適應日常生活,否則每面對一個新事物,人們要不停思考它的特性,那就太繁瑣,太費腦,不如自動分類來得乾脆、有效率。

所以對於女人,男人大腦里自動將她們歸類為照料者和家庭主婦,女性的價值牢牢和結婚、生育綁在一起。

當一個女性和男性競爭管理崗位時,公司領導傾向給男員工這個機會,因為他認為女員工的重心不會放在工作上,而是放在孩子身上。即便這名女員工的能力是廣受認可的。領導做出的決定不是基於事實,而是自己的性別偏見。

而管理層越是男性居多,就越會加深社會的性別偏見,看,女性真的不適合做管理。就連女性自身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

Facebook首席運營官桑德伯格面對公司的新任命,她的第一反應是要逃避,擔心自己會搞砸一切,沒有人會服從她的命令。

如果說偏見是一顆種子,是什麼樣的土壤,讓它們生根發芽,長成一顆顆參天大樹的?

這要從歷史和社會文化中溯源了。

在遠古的母系社會裡,人類還沒有習得耕作,奔跑的獵物和樹上的果實是人們的主要食物來源。男人的主要工作是狩獵,時常沒有收穫,而女性的採集活動就顯得比較穩定。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所以女性居於核心地位。

等人類學會了種地,男人的體力優勢就顯現出來,這將男性推到了生產力的中心位置,依附關係隨之改變。人類步入到父系社會時代。

讓我們從宏大的歷史視角聚焦到一個家庭的具體情境裡,在這個小家裡,如何安排角色分工?

男性被賦予了為家庭爭奪財富、榮耀、地位的責任,那撫育孩子、照顧全家人飲食起居的責任自然就被安排到女性頭上,並且要讓這些女性心甘情願地服從這項任務。

於是在男性的主導下,他們製造了條條框框來限制女性的自由,剝奪女性的權利,並通過禮儀、宗教、政治等制度化方式實現對女性長期洗腦,讓這套社會分工系統固化下來。


中國古代,男人到了一定的年紀,可以出閣讀書,參加科舉考試,再不濟也可以拜師學藝,學到一門手藝。而女子只能在閨中織布縫衣,講究女子無才便是德。

恩格斯說:「母權制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歷史意義的失敗,是人類經歷的最激烈的革命之一,最早的階級壓迫是與對婦女的奴役同時發生的。」

伴隨奴役發生的是剝削,書中針對種族歧視寫過這樣一段話,任何多元化和分層的社會體系的核心都有這樣一種誘人的可能性,即經濟、性、政治和地位的提高可以來自對少數民族的蓄意(甚至是無意識)剝削。為了獲得這些好處,那些最能從中獲利的人會可以傳播偏見。

把裡面的「少數民族」替換成「女性」,那些最能從中獲利的人則代表男性,這句話同樣成立。


為什麼現在很多男性會熱衷污名化女權?因為他們感受到了威脅。在他們的認識里,女性位於從屬地位,為家庭和男性服務。

然而越來越多女性覺醒,從家裡「出走」,在社會上和男性競爭,這些男性發現自己毫無優勢。她們成為了自己的上司、領導,權力的決策者、制定者。

對女性敵視的情緒就像海綿吸水一樣,加速觀念的集聚。被激烈的情感所支配的觀念,更傾向於臣服於當下的情感,而非遵循客觀依據。他們不會認為女性是憑着自己的實力獲得這些,而是想當然地認為她們利用了自己女性的「優點」。

偏見的習得與糾正

一個人不是天生就自帶偏見出生的,而是通過吸收父母或周圍文化環境中的態度和刻板印象接受偏見。

比如在一個家庭里,父親經常對母親呼來喝去,用語言標籤羞辱她。「女人真是壞事」「你們女人就喜歡花錢」,或者沒有做出這種過激的舉動,僅僅是回家懶懶散散癱在沙發上,不做家務,都會讓孩子在這種氛圍里感受到男性地位高於女性地位。

這就是偏見習得的第一階段前泛化。孩子們正處在抽象思考的門檻上,腦海里在學會給所有的一切分類。

隨着孩子成長,他們極有可能進入到偏見形成的第二階段,全面排斥。男孩在學校和女孩一起玩,會被同齡人譏笑或排斥,認為他沒有男子氣概,集體排擠他,拒絕他加入男孩的圈子。為了避免被同性看不起,他會加深對女生的偏見,以求保持和集體的觀念一致。

當青春期結束,偏見已經深深刻在他的腦子裡。進入社會後,他會進入陷沒式習得,全盤接納性別偏見,將這種偏見作為生活的主要指導原則。

想要糾正人們的性別偏見,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作者提供了很多解決方式,同時也指明了單靠一種方式是不可能解決這個問題,需要組合出擊。

首先是立法,雖然法律打擊的只能是性別歧視這種行為,無法解決偏見的緣由,但只要能夠通過立法抑制偏見行為的發生,就能夠打破這種惡性循環,起到震懾作用。


比如女性在求職時, 除了專業能力外,還會被問一大堆婚育情況的問題,而在男性求職者身上就很少發生這樣的事情。招聘文案里經常會寫着「限男性」。如果有強有力的、國家層面的立法,那些女性就會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平等就業的權利。

其次是正式教育方案。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一棵樹,一朵雲推動一朵雲,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教育所承載的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的傳統職能,教育還可以在孩子的心靈深處播撒真善美的種子。

從6歲到22歲,一個人要經歷很長時間的教育,這也是他們價值觀、人生觀形成的關鍵時期。老師應該向學生傳遞灌輸性別平等的理念,讓性別平等的意識在他們心中生根發芽。

大眾媒體也需要承擔起一定的責任。宣傳應該消除焦慮,而非刻意製造對立,或引導偏見。有些媒體常常在標題里含有露骨、過激的信息,或者是在訊息里不斷地重複塑造拜金、貪婪的女性形象,而這種扭曲的女性形象就會不斷地在受眾的認知觀念中。

因此我們鼓勵女性群體積極主動參與到大眾傳媒的各個環節,努力成為抗衡、遏制性別歧視的主力軍和把關人。這樣女性可以在生產信息的層面提供更好的輿論環境,有利於展示完整而獨立的形象,而不是被污名化,被扭曲化。

離偏見越近,離事實就越遠。我們的社會應當修正這種性別偏見,真正能夠做到男女平等,尊重每個個體的差異,而不是性別的差異,而這條路註定是任重道遠的。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