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頌一百四十一首126-130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126-130 |
作品名稱:偈頌一百四十一首126-130 創作年代:宋朝 文學體裁:詩 詞 作者:釋師範 |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126-130是南宋僧人釋師範的作品之一。
釋師範(1178年-1249年),字無准,號佛鑒禪師。四川梓潼(今四川省梓潼縣人)人,俗姓雍,為南宋臨安府徑山寺沙門,為禪宗六祖惠能大鑒禪師下第二十世孫,臨濟宗破庵祖先禪師(1136年-1211年)法嗣,禪門高僧。
正文
其一二六
今朝八月二十五,記得洞山離杳渡。 韶石山頭打不回,追至如今無相據。 問佛便答麻三斤,何似庭前柏樹子。 蒼鷹搦臥兔,貓兒捉老鼠。
其一二七
萬籟風淒淒,千林露滴滴。 寒雁起平沙,夜早吟破壁。 舉一不得,舉二放過一著, 更聽拄杖子露個消息。無道可學, 無禪可參。黃頭碧眼, 徒話指南。霧斂雲收天宇寬, 門前幸有千朵青山萬朵青山,徘徊贏得倚欄干。
其一二八
橫說豎說何曾動著舌頭,逆行順行總是家常茶飯。 有準繩,無畔岸, 吾道一以貫。
其一二九
一陽生,萬匯生。 正當生,作麽生。 群陰消殄,吾道大亨。
其一三0
一年十二月,此月乃當盡。 一月三十日,此日方起頭。 此日即是尋常日,那裹是起頭處。 此月即是尋常月,那裹是盡頭處。[1]
作者生平
師範法師九歲時依陰平山道欽和尚出家,讀書過目成誦,聰明過人。南宋紹熙五年(1194年),背著腰包行囊行腳至成都正法寺,向益堯首尚請教坐禪工夫。堯和尚說:「禪是何物?坐的是誰?」法師於是日夜參究。一天如廁時,因為提着話頭,而有所省悟。隔年到廣浙參謁佛照禪師於阿育王寺,照禪師問:「何處人啊?」師範法師回:「劍州。」禪師又問:「帶得劍來嗎?」法師便大喝一聲!佛照禪師笑曰:「這烏頭子也亂做。」(師貧無錢財剃髮,故人見之都稱他烏頭子。)。
師範法師後陸續向多位大德參學,如:靈隱寺的松源岳禪師、淨慈寺的肯堂充禪師,及傳授法脈傳承予他江西華秀峰的破庵祖先禪師,悟境深厚。一日有一道人問破庵禪師說:「猢猻子捉不住奈何?」破庵回曰:「用捉作麼?如風吹水自然成文。」師範禪師聽後,言下大悟。不久後下山,分別擔任明州清涼寺、焦山寺、雪竇寺、徑山等寺住持。於南宋宋理宗紹定六年(1233年),奉召入修政殿說法,賜金縷僧衣,賜號「佛鑒禪師」。
佛鑒禪師於南宋宋理宗淳祐九年(1249年)三月十八日圓寂,世壽七十二歲。圓寂前與來客言笑諧謔一如平常,到夜裡寫了一首偈:「來時空索索,去也赤條條,更要問端的,天台有石橋」偈一寫完便頃刻即逝。圓寂後停龕十四天,理宗遣中使送供香賜錢帛以治後事,將佛鑒禪師全身安於圓照塔中供奉。[2]
參考資料
- ↑ 「釋師範」詩詞全集 偈頌一百四十一首126-130 詩詞名句網
- ↑ 釋師範 百科故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