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假牛甘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假牛甘子,中藥名。為豆科植物廣州相思子的乾燥全株。甘、微苦,涼。

有利濕退黃,清熱解毒,疏肝止痛之功效。常用於濕熱黃疽,脅肋不舒,胃脘脹痛,乳癰腫痛。雞骨草還可在春夏潮濕季節用來煲湯作食療。

別稱:黃頭草黃仔強大黃草豬腰草

雞骨草簡介

拼音Jī Gǔ Cǎo

別名:黃頭草、黃仔蔃、大黃草(《 嶺南採藥錄 》),假牛甘子紅母雞草(《 南寧市藥物志 》),豬腰草(《 廣東中藥 》Ⅱ),黃食草、小(或細)葉龍鱗草(廣州部隊《 常用中草藥手冊 》)。石門坎

出處:《嶺南採藥錄

來源:為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全年可采。取全株,除去莢果(莢果有毒)及雜質,曬乾。

原形態

木質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壯,長達60厘米。

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雙數羽狀複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

長5~12毫米,寬3~5毫米,膜質,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

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托葉成對着生,線狀披針形;

小托葉呈錐尖狀。總狀花序腋生,花長約6毫米;萼鍾狀;花冠突出,淡紫紅色;

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貼連,上部分離;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短。

莢果矩圓形,扁平,疏生淡黃色毛,先端有尾狀凸尖;種子4~5粒,矩圓形,扁平,光滑,成熟時黑褐色或淡黃色,有明顯的種阜。花朋春、夏。

生境分部

生于山地或曠野灌木林邊。分布廣東廣西等地。產廣東、廣西。

性狀

乾燥的帶根全草,多纏紮成束。根長短粗細不等,主根圓柱狀或圓錐狀,

表面灰褐色,具縱橫皺紋,側根多與主根垂直橫生;主根堅硬,不易折斷。

莖藤狀,粗1.5~2.5毫米,表面灰棕色,粗糙,小枝紅棕色,較平滑;質堅,斷面不平。氣微,味淡。以乾燥、潔淨,根、莖、葉全者為佳。

化學成分

全草含相思子鹼膽鹼、甾醇化合物、黃酮類、氨基酸、糖類。

藥理作用

相思子鹼腹腔注射,能降低小鼠肩部由葡萄球菌毒索引起的炎症反應;對兔的實驗性貧血無治療效果,高濃度(1:500)可抑制羊血球的溶解。

炮製

洗淨,切片,曬乾。

性味

①《南寧市藥物志》:「甘,平,無毒。」

②《嶺南草藥志》:「味微甘,性涼。」

歸經

中華本草》:心;肺;肝;胃;腎經

功能主治

  • 中國藥典:清熱解毒,舒肝止痛。用於黃疸,脅肋不舒,胃脘脹痛;急、慢性肝炎,乳腺炎。

用法用量:內服:15~30g。

  • 中藥大辭典:清熱解毒,舒肝散瘀。治黃疸肝炎,胃痛,乳癰,瘰癧,跌打傷瘀血疼痛。

用法用量:內服:干品煎湯,15~25克,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 中華本草:清熱利濕,散瘀止痛。主黃疸型肝炎,胃痛,風濕骨痛,跌打瘀痛,乳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複方

  • 治黃疸:雞骨草100克,紅棗七、八枚。煎服。(《嶺南草藥志》)
  • 治瘰癧:雞骨草3000克,稀薟草2000克。研末,蜜為丸,每丸重一錢。日服三次,每次二丸,連服二至四周。(廣西《中草藥新醫療法處方集》)

臨床應用

治療急性傳染性肝炎:取干雞骨草全草100~150克(兒童50~100克),瘦豬肉100克,加水1000毫升同煎。

沸後文火再煎至300毫升,每日3次分服,直至痊癒為止.治療44例,治癒42例,治癒時間平均為21天。

黃疸消失平均為15天;肝功能恢復一般為18~21天;肝腫大隨肝功能的恢復逐漸恢復正常。

治程中未見不良反應。對慢性肝炎效果不佳。曾報道1例重症肝炎(嚴重黃疸合併昏睡)患者,服雞骨草煎劑每次60毫升,

日服3次,4天後,神志開始清楚,小便增多,第5天自覺症狀顯着減輕,

第14天自覺症狀消失,黃疸不顯,第19天一般情況恢復正常,

停藥觀察,肝功能逐漸恢復。住院共38天痊癒出院。[1]

注意:凡虛寒體弱者慎用[2]

藥理作用

  • 對腸平滑肌的影響:對於正常離體家兔迴腸,雞骨草根煎劑可顯着增強其收縮幅度,

麻醉兔灌胃或肌注煎劑也能使在位腸管張力提高,蠕動略增強。

在離體豚鼠迴腸試驗中高濃度煎劑對乙酰膽鹼所致的收縮有明顯抑制作用,但對組胺所致僅有輕度抑制,對氯化鋇所致者無影響。

  • 增強小鼠游泳耐力: 雞骨草根煎劑5g/kg灌服可顯着增強小鼠游泳耐力。[3]
  • 其他作用: 雞骨草粗皂甙對四氯化碳(CCl4)所致肝損傷有顯着保護效果。
  • 毒性: 雞骨草煎劑腹腔注射526g/kg,或630g/kg,或灌服420g/kg,3d內均不引起死亡。[4]

各家論述

  • 南寧市藥物志》:「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跌打駁骨。葉:搗絨敷乳瘡。」
  • 中國藥植圖鑑》:「治風濕骨痛,跌打瘀血內傷;並作清涼解熱藥。」

肝硬化腹水,胃痛,小便刺痛,蛇咬傷。」[5]

食用方法

雞骨草茶

雞骨草茶是由雞骨草30~50克,佩蘭9克。水煎服,1日1劑。

雞骨草是豆科植物廣東相思子的帶根全草,為木質纏繞藤本。是流傳於民間的草藥,

古代本草書無記載,主要含相思鹼、膽鹼等有效化學成分。目前較普遍地應用於治療乙型肝炎及降酶。

其性味甘涼,無毒。《南寧市藥物志》說它「消炎解毒,治傳染性肝炎……」。

常用中藥手冊》說本品:「清熱利濕,舒肝止痛。治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

本草推陳》說「有解熱利尿、活血止痛作用。」本方配以佩蘭芳香化濕醒脾,

使藥汁便於入服,而除其異味。本方對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均有一定的療效。但因其性略偏涼,脾虛胃寒,常感胃脘冷痛、慢性腹瀉的病人,不宜長期服用。

雞骨草茶主治

①急性肝炎,全身皮膚、鞏膜黃染,色鮮明,納差,上腹部飽脹,小便色黃,或伴惡寒發熱。

②慢性遷延性或活動性肝炎,肝炎症狀反覆發作,實驗室檢查酶譜增高,免疫功能不全,蛋白電脈異常,也可出現肝掌、蜘蛛痣等體徵,乙肝兩對半檢查異常,具有傳染性。

③肝硬化腹水,肝炎後肝硬化失代償期,常見腹水、肝掌、蜘蛛痣、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等,亦可合併門靜脈高壓、脾腫大。

雞蛋雞骨草湯

材料:雞蛋2個、雞骨草30克、山梔根30克、瘦豬肉50克。

做法:幾味共煮,蛋熟後去殼再煮,1小時後,取湯飲之,食肉、蛋。雞蛋、瘦豬肉益氣養陰,

雞骨草舒肝止痛,山梔根清肝解毒。幾味同用。養肝陰,清肝熱,用於治慢性肝炎具有肝區痛、煩熱、尿黃、疲倦者。

山梔蛋肉雞骨草湯

材料:雞蛋1-2個,瘦豬肉25克,雞骨草、山梔根各15克。

做法:將雞蛋、豬肉、雞骨草、山梔根分別洗淨,同入鍋加水2碗,煮至七八成熟時,拍碎蛋殼(但不能將整個雞蛋拍碎),繼續加熱煨之。煎湯剩1碗時,濾掉藥渣,留汁及蛋、肉。

食法:吃肉、蛋,喝湯。每日1劑,分2次服食。連續5-7日為1個療程。有補虛安神,涼血解毒,利濕熱,退黃疸的功效。

功效:適宜於小兒肝炎長期未愈,尿少色黃,雙眼多血絲。[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