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內容簡介

懶洋洋的七月天,空氣中瀰漫着乾草、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陽台的桌子上,放着一隻淡黃色的碗杯,裡面漂浮着幾枚大草霉,在幾片薄荷葉的襯托下顯得那麼鮮紅。那是一個喬治王朝時代的老碗杯周圍稜角很多,折射出錯綜複雜的亮光,雷西的兩隻手臂正好刻印到獅子的雙頭之間。先生們不時聽到嗡的一聲,接到這種悽厲的警告後,他們連忙啪地一下拍一拍他們的面頰、眉頭或者光禿禿的腦門子;不過他們的這種舉動儘量做得不露神色,因為他們坐的這個陽台的主人霍爾斯頓-雷西先生是不會承認高岬是有蚊子的。

作者簡介

伊迪絲·華頓(Edith Wharton, 1862年1月24日-1937年8月11日),美國女作家。作品有《高尚的嗜好》、《純真年代》、《四月里的陣雨》、《馬恩河》、《戰地英雄》等書。 伊迪絲華頓作品集包括有作品《譯序》、《假曙光》、《老處女》、《火花》、《元旦》、《小女孩》、《石榴籽》、《一瓶畢雷礦泉水》和《亨利詹姆斯》。 《鄉土風俗》(The Custom of the Country), 《純真年代》(The Age of Innocence), 《歡樂之家》(The House of Mirth) 華頓十分注重文學傳統在個人作品中的作用。她相信文化文學傳統具有前後相繼的連續性,作家作品之間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在創作實踐中,她從前輩作家的理論實踐中受益匪淺。她對美學的敏感直接來源於亞里士多德;對國際題材的運用是受詹姆斯的影響;她對自然主義決定論的興趣不亞於任何一個自然主義作家。雖然,華頓從未創立過新文學流派,但在她近四十年的創作生涯中,她對文學傳統融會貫通的使用已經使她有別於其他作家。比較她與大師們的作品,我們可以發現華頓的成就不在他們之下,她是一位名副其實的重要作家。 伊迪絲華頓和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17751817)同 …

內容預覽

懶洋洋的七月天,空氣中瀰漫着乾草、馬鞭草和樨草的清香。陽台的桌子上,放着一隻淡黃色的碗杯,裡面漂浮着幾枚大草霉,在幾片薄荷葉的襯托下顯得那麼鮮紅。那是一個喬治王朝時代的老碗杯周圍稜角很多,折射出錯綜複雜的亮光,雷西的兩隻手臂正好刻印到獅子的雙頭之間。先生們不時聽到嗡的一聲,接到這種悽厲的警告後,他們連忙啪地一下拍一拍他們的面頰、眉頭或者光禿禿的腦門子;不過他們的這種舉動儘量做得不露神色,因為他們坐的這個陽台的主人霍爾斯頓-雷西先生是不會承認「高岬」是有蚊子的。 草莓是在雷西先生家的菜園裡摘的;喬治時代的碗杯是曾祖父(「署名人」的父親)傳下來的;陽台是他的鄉村別墅的陽台,這座別墅矗立在桑德灣上的一塊高地上。從他運河街的城區住宅 ……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