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單胞菌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假單胞菌屬是專性需氧的革蘭氏染色陰性無芽胞、有[[]]莢膜桿菌,呈杆狀或略彎。菌體大小為(0.5~1)×(1.5~4)微米,具端鞭毛,能運動。有些株產生熒光色素或(和)紅、藍、黃、綠等水溶性色素,不發酵糖類。 大多數菌的適溫為30℃,存在於土壤、淡水、海水中,至少有3種對動物或人類致病。[1]
簡介
假單胞菌屬
漢語拼音:jiǎ dān bāo jūn shǔ
英語:Pseudomonas
分類
銅綠假單胞菌 因能產生綠色水溶性色素,感染創口時可形成綠色膿液而得名。又稱綠膿假單胞菌,簡稱綠膿桿菌。是醫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之一。分布廣泛。本菌是條件性致病菌,一般為繼發性感染,如大面積燒傷的創面感染、中耳炎、泌尿系統感染,甚至敗血症。對動物能引起豬的壞死性肺炎和壞死性腸炎,水貂和真灰鼠的出血性肺炎和綿羊的「綠毛病」。在牛的創傷性心包炎、犢白痢、牛乳腺炎和牛不孕症中常可發現本菌。兔、豚鼠、小白鼠和鴿等實驗動物易感,小劑量菌產生局部膿腫,大劑量菌導致全身感染死亡。[2]
鼻疽假單胞菌 是馬和人鼻疽的病原體,又名鼻疽桿菌,可經口、呼吸道或傷口感染。在實驗室採用的血清學診斷方法中,以補體結合反應為最普遍,其特異性也最高。對馬類感染的診斷可採用(馬)鼻疽菌素(mallein)進行變態反應試驗。人的鼻疽常因與開放性的鼻疽患畜直接接觸而引起,或在實驗室因操作不慎而感染,過去常致死,現可用磺胺、土黴素、金黴素治療。
熒光假單胞菌屬 熒光假單胞菌(P. fluorescens)屬於假單胞菌屬rRNA I群熒光DNA同源組,是植物根際最普遍的微生物類群,具有分布廣、數量多、營養需要簡單、繁殖快、競爭定殖力強的特點。世界許多國家均有人報道分離到抗植物病害的熒光假單胞菌,而且許多菌株能產生幾種活性物質,抗多種植物病害。其作用機制包括:抗生素的作用、噬鐵素對鐵的營養競爭、有效的根際定殖等。隨着分子生物學的廣泛滲入,通過對這些作用機制的遺傳性狀進行分析,採用遺傳工程加以改良,使得熒光假單胞菌具有更誘人的生防效果。
危害:引起冷藏肉類、蛋類、乳及乳製品變質。
類鼻疽假單胞菌 又名惠特莫爾氏假單胞菌。常寄居水和土壤中,能經創傷引起人的類鼻疽和感染馬、牛、綿羊、豬、狗、貓等動物。因馬的症狀似鼻疽而得名。對磺胺、四環素、卡那黴素和新生黴素都敏感。與鼻疽假單胞菌有共同抗原,鼻疽菌素試驗能產生交叉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