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候金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候金良

來自 活動家 的圖片

侯金良,男,1965年1月出生,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1]

現任上海天文台黨委書記、副台長[2],國家大科學工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科學委員會會員,LAMOST銀河系巡天工作組副組長。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上海天文台黨委書記、副台長

出生日期----1965年1月

國 籍 ---- 中國

畢業院校----中山大學(學士)、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碩士、博士)

政治面貌----中共黨員

人物經歷

教育背景

1980-09--1984-07 中山大學物理系 理學學士

1984-09--1987-12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理學碩士

1994-09--1997-09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 理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88-01~1999-10,上海天文台, 科研人員

1999-10~2000-10,法國國家科研中心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 訪問學者

2006-04~2006-09,德國漢堡大學天文台, 訪問學者

2006-12~2007-01,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 訪問學者

2007-06~2010-01,上海天文台, 黨委委員

2010-01~2012-11,上海天文台, 黨委委員、副台長

2012-11~2013-08,上海天文台, 黨委副書記、副台長

2013-08~,上海天文台, 黨委書記、副台長

2022-12~,任上海天文台副台長

學術任職

2010-10-01-2018-10-01,中國天文學會, 理事

2019-06-01-2023-05-30,上海市天文學會, 理事長

中國天文學會理事國際天文聯合會(IAU)會員,《天文學報》,《天文學進展》編委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是星團與銀河繫結構,星系的化學演化等。

科研項目

( 1 ) 星系化學演化-從高紅移類星體吸收線星繫到近鄰盤狀星系, 主持, 國家級, 2009-01--2012-12

( 2 ) 銀河系盤的結構和演化與郭守敬望遠鏡銀盤巡天, 主持, 國家級, 2012-01--2015-12

( 3 ) 基於LAMOST大科學裝置的銀河系研究及多波段天體認證, 主持, 國家級, 2014-01--2018-08

( 4 ) 先導B, 參與, 部委級, 2014-01--2015-01

主要成就

在銀河系化學演化、類星體吸收線星系與銀河系早期演化等研究方面與合作者一起做了一系列工作:

(1)基於化學演化理論對銀河系厚盤的起源給出了合理的解釋;

(2)基於銀盤金屬豐度梯度演化歷史,對若干重要元素的核合成歷史給出了細緻的解釋;

(3)基於觀測到的金屬元素豐度,統計上分析了高紅移類星體阻尼拉曼alpha吸收線系統 (DLAs) 的HI柱密度和金屬豐度之間的相關性,對DLAs星系中塵埃耗散(Dust depletion)提出了對觀測有指導意義的觀測量;

(4)從銀河系盤的元素豐度梯度的演化出發,研究了銀河系盤的恆星形成規律;對經典的基於星系整體觀測量導出的恆星形成定律提出了修正,並成功應用於解釋銀河系盤空間分辨的各類觀測結果;

(5)整理總結出了當時最為完備的銀河系疏散星團表,基於星團金屬豐度研究了銀河系盤豐度梯度的演化歷史,指出銀盤豐度梯度隨時間變平的結論,支持了盤的內落形成模型;

(6)結合國家大科學工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項目,提出了以研究星團和盤恆星形成歷史為主要目標的銀盤巡天計劃。

近年來帶領課題組一直積極參加國家大科學工程郭守敬望遠鏡(LAMOST)巡天項目。負責銀河系盤巡天工作。

所獲榮譽

2007年獲得上海市自然科學二等獎一項,項目名稱「星團銀河繫結構和星系化學演化研究」,排名第1。

代表論文

(1) Substructure and halo population of Double Cluster h and � Persei, A&A, 2019, 第 6 作者

(2) Open cluster study in LAMOST DR3, IAU Symposium, 2018, 第 5 作者

(3)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Milky Way Dust: Modeling of LAMOST Data, ApJ, 2018, 第 3 作者

(4) LAMOST DR1: Stellar Parameters and Chemical Abundances with SP_Ace, AJ, 2018, 第 5 作者

(5) Why do disk galaxies present a common gas-phase metallicity gradient?, IAU Symposium, 2017, 第 5 作者

(6) Bayesian Inference of Kinematics and Mass Segregation of Open Cluster, IAU Symposium, 2017, 第 5 作者

(7) Identifying and Characterizing Stellar Clusters Toward the Galactic Anti-Center from Pan-STARRS1 Survey, IAU Symposium, 2017, 第 3 作者

(8) Galactic Extinction and Reddening from the South Galactic Cap u-band Sky Survey: u-band Galaxy Number Counts and u - r Color Distribution, AJ, 2017, 第 3 作者

(9) New tidal debris nearby the Sagittarius leading tail from the LAMOST DR2 M giant stars, RAA, 2016, 第 5 作者

(10) SELECTING M GIANTS WITH INFRARED PHOTOMETRY: DISTANCES, METALLICITIES,, ApJ, 2016, 第 4 作者

(11) Searching for classical Be stars in LAMOST DR1, RAA, 2015, 第 2 作者

(12) M-giant star candidates identified in LAMOST DR 1, RAA, 2015, 第 4 作者

(13) The LAMOST Galactic surveys and early results,, RAA, 2015, 第 3 作者

(14) Automated Identification of 2612 Late-K and M Dwarfs in the LAMOST Commissioning Data Using Classification Template Fits, AJ, 2015, 第 3 作者

(15)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Damped Lyman Alpha Systems (DLAs) (II): Methods of Measuring the Metal Column Densities in Absorption Clouds, CJAA, 2015, 第 1 作者

(16) Properties of abundance gradient along the Galactic disk and the role of LAMOST, IAU Symposium, 2013, 第 1 作者

(17) The evolution and star-formation history of M33, MNRAS, 2012, 第 4 作者

(18) The Growth of the Disk Galaxy UGC8802, ApJ, 2012, 第 3 作者

(19) The LEGUE disk targets for LAMOST's pilot survey, RAA, 2012, 第 2 作者

(20) The Mass-dependent Star Formation Histories of Disk Galaxies: Infall Model Versus Observations, ApJ, 2010, 第 2 作者

(21) 阻尼拉曼alpha吸收線系統研究進展(1)巡天和統計特性, Progress in research of Damped Lyman Alpha Systems (DLAs) (I): Survey and statistical properties., 天文學進展, 2010, 第 1 作者

(22) Milky Way versus Andromeda: a tale of two disks, AAp, 2009, 通訊作者

(23)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Abundance Gradient Along the Milky Way Disk, ApJ, 2009, 通訊作者

(24) Substructure and halo population of Double Cluster h and � Persei, A&A, 2009, 第 6 作者

(25) Substructure and halo population of Double Cluster h and � Persei, A&A, 2009, 第 6 作者

(26) Metallicity and H I Column Density Properties of Damped Lyα Systems, ApJ, 2005, 第 1 作者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