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修行不問過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修行不問過往,過去的已經過去,誰也無法把自己的前世過往擦拭得不留一絲痕跡。太在意過去,只能陷入執着的泥塘。就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吧,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一切都會更加自在,更加美好

原文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從字面意思來看是說,人都有佛性,只要能棄惡從善,即可成佛。

其實,這句話中的屠刀,也並不只是指真正的屠刀,而是泛指惡意、惡言、惡行及一切妄想、妄念、迷惑、顛倒、分別、執著。屠刀的本質就是人對自身的迷惑。所以,人如果能放下妄想、分別、執著,就是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還揭示了一個修行的真諦:修行不分早晚,不計過往,只要你覺悟了,開始修行就是。

下面的這則故事,則從另一個角度闡述了這個真諦:

圓心寺有個得道高僧,十六歲離開父母出家修行。自出家以來,他每天青燈黃卷,早誦晚唱,晨鐘暮鼓,自感沾山水之靈氣,吸佛道之精華,已經六根清淨,六塵不染,了卻了一切塵緣。因高僧德高望重,一時間,使得圓心寺香客不斷,來參禪解悟的人也絡繹不絕。  

一天,寺里來了一個青年,想了卻塵緣,皈依佛門,在這裡尋一份清淨,找一方淨土。青年跪在了高僧的面前,說:師父,請收下我做你的徒弟吧。  

高僧看了看他,問道:你真的能了卻塵緣?  

青年肯定地點點頭。  

高僧的心裡突然閃出一個奇怪的念頭,他不相信眼前這個青年能真的了卻塵緣,一心向佛。於是,高僧拿出一個早已蒙塵的銅鏡,遞給青年,說:佛門淨地,纖塵不染。既入空門,塵緣必了。這面鏡子就像是你的心,如果能擦淨,就請你再來。  

青年拿起銅鏡跪別而去。回到家,淨了身,燃了香,心無雜念,虔誠地拿起銅鏡擦了起來。上面的浮塵輕輕一擦就掉了,然而,有幾個黑色的印痕卻怎麼也擦不掉。於是,青年拿出一塊磨石,打磨起來。就這樣,青年起早貪黑打磨了半個月,銅鏡終於光亮照人。  

青年高興地拿着銅鏡又來見高僧。高僧看了看,搖搖頭。  

青年很是不解,問高僧:難道銅鏡還沒擦淨嗎?  高僧微微笑道:你再用心地看看。  

青年拿起銅鏡,看了又看,終於看見了一道印痕。這道印痕若隱若現,如絲線般在光亮的鏡子上。  

青年的臉紅了一下,接過鏡子走了。  

青年回到家裡,依然孜孜不倦地磨那個鏡子,無論春夏秋冬,從來沒有停息過。為了心中的希望,青年的手早已磨出了厚厚的老繭,腰也坐得如弓一般難以直起。  

可是,直到那個銅鏡被磨得薄如蟬翼,那個印痕還是沒有被磨去。  

青年不知道這印痕有多深,拿起鏡子反過來一看,發現那個印痕已經透到了鏡子後面。  

青年絕望了,他知道,鏡子上的印痕無論如何也磨不掉了。他想,一定是高僧以為自己沒有誠心,難絕塵緣,才弄了這麼一個鏡子來暗示他。青年感到佛光消失了,心裡的那盞燈也熄滅了,眼前一片黑暗。他不禁仰天長嘆:佛啊,看來我今生是與你無緣了。

而高僧正在打坐參禪,忽然感到眼前出現了兩朵蓮花,一朵含苞待放,還沒有盛開就凋落了;而另一朵看似清淨的蓮上,卻出現了一點污泥。高僧大吃一驚,想起了那個來拜師的青年,忙派人下山去找。  

然而,那個青年已經懸樑自盡了。  

高僧懊悔不已,忽然感到自己的生命之燈燃到了油盡燈枯的時候。高僧圓寂時,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最先出現在他腦海里的不是佛祖,而是他的父母。  高僧心裡長嘆道:看來自己也是難了塵緣,近百年的修行仍難成正果,何況那個青年啊。人心如果真的如鏡,除了沒有瑕疵,為什麼就不能博大一些呢?誰又能把前塵過往擦得不留一絲痕跡?看來,人是多麼需要有一顆寬容和包容的心啊。  

高僧圓寂了。佛祖卻寬容地留下了他,他成了佛。

過去的已經過去,誰也無法把自己的前世過往擦拭得不留一絲痕跡。太在意過去,只能陷入執着的泥塘。就讓過去的事情過去吧,多一些理解和包容,一切都會更加自在,更加美好。[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