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客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信客 |
信客 是當代作家余秋雨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通過敘說兩個信客的不同際遇及信客這個職業在民間的最終消亡的故事,讚揚了信客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待人寬厚,善良厚道的美好品質。全文語言質樸而典雅,精闢而又暢達,生動地塑造了二位無私的信客形象,理性思考蘊含於感性描述之中,引人深思。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信客 [1]
作者 余秋雨
創作年代 現代
作品出處 《秋雨散文》
文學體裁 散文
作品原文
信客
我國廣大山區的郵電網絡是什麼年代健全起來的,我沒有查過,記得早年在鄉間,對外的通信往來主要依靠一種特殊職業的人:信客。
信客是一種私人職業,不受任何機構管理。這個地方外出謀生的人多了,少不了要帶幾封平安家信、帶一點衣物食品的,方圓幾十里又沒有郵局,那就用得着信客了。信客要有一點文化,知道各大碼頭的情形,還要一副強健的筋骨,背得動重重的行李。
細想起來,做信客實在是一件苦差事。鄉間外出的人數量並不太多,他們又不集中在一個城市,因此信客的生意不大,卻很費腳力。如果交通方便也就用不着信客了,信客常走的路大多七轉八拐,換車調船,聽他們說說都要頭昏。信客如果把行李交付託運也就賺不了什麼錢,他們一概是肩挑、背駝、手提、腰纏,咬着牙齒走完坎坷長途。所帶的各家各戶信件貨物,品種繁多,又絕對不能有任何散失和損壞,一路上只得反覆數點,小心翼翼。當時大家都窮,託運費十分低廉,有時還抵不回來去盤纏,信客只得買最差的票,住最便宜的艙位,隨身帶點冷饅頭、炒米粉充飢。
信客為遠行者們效力,自己卻是最困苦的遠行者。一身破衣舊衫,滿臉風塵,狀如乞丐。
沒有信客,好多鄉人就不會出遠門了。在很長的時期中,信客沉重的腳步,是鄉村和城市的紐帶。
我家鄰村,有一個信客,年紀不小了,已經長途跋涉了二三十年。
他讀過私塾,年長後外出闖碼頭,碰了幾次壁,窮落潦倒,無以為生,回來做了信客。他做信客還有一段來由。
本來村里還有一個老信客。一次,村里一戶人家的姑娘要出嫁,姑娘的父親在上海謀生,托老信客帶來兩匹紅綢。老信客正好要給遠親送一分禮,就裁下窄窄的一條紅綢扎禮品,圖個好看。沒想到上海那位又托另一個人給家裡帶來口信,說收到紅綢後看看兩頭有沒有畫着小圓圈,以防信客做手腳。這一下老信客就栽了跟頭,四鄉立即傳開他的醜聞,以前叫他帶過東西的各家都在回憶疑點,好像他家的一切都來自剋扣。但他的家,破爛灰黯,值錢的東西一無所有。
老信客聲辯不清,滿臉淒傷,拿起那把剪紅綢的剪刀直扎自己的手。第二天,他揣着那隻傷痕累累的手找到了同村剛從上海落魄回來的年輕人,進門便說:「我名譽糟踐了,可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
整整兩天,老信客細聲慢氣地告訴他附近四鄉有哪些人在外面,鄉下各家的門怎麼找,城裡各人的謀生處該怎麼走。說到幾個城市裡的路線時十分艱難,不斷在紙上畫出圖樣。這位年輕人連外出謀生的人也大半不認識,老信客說了又說,比了又比,連他們各人的脾氣習慣也作了介紹。
把這一切都說完了,老信客又告訴他沿途可住哪幾家小旅館,旅館裡哪個茶房可以信託。還有各處吃食,哪一個攤子的大餅最厚實,哪一家小店可以光買米飯不買菜。
從頭至尾,年輕人都沒有答應過接班。可是聽老人講了這麼多,講得這麼細,他也不再回絕。老人最後的囑咐是揚了揚這隻扎傷了的手,說:「信客信客就在一個信字,千萬別學我。」
年輕人想到老人今後的生活,說自己賺了錢要接濟他。老人說:「不。我去看墳場,能糊口。我臭了,你挨着我也會把你惹臭。」
老信客本來就單身一人,從此再也沒有回村。
年輕信客上路後,一路上都遇到對老信客的問詢。大半輩子的風塵苦旅,整整一條路都認識他。流落在外的遊子,年年月月都等着他的腳步聲。現在,他正躲在山間墳場邊的破草房裡,夜夜失眠,在黑暗中睜着眼,迷迷亂亂地回想着一個個碼頭,一條條船隻,一個個面影。
颳風下雨時,他會起身,手扶門框站一會,暗暗囑咐年輕的信客一路小心。
年輕的信客也漸漸變老。他老犯胃病和風濕病,一犯就想到老信客,老人什麼都說了,怎麼沒提起這兩宗病?順便,關照家人抽空帶點吃食到墳場去。他自己也去過幾次,老人逼着他講各個碼頭的變化和新聞。歷來是壞事多於好事,他們便一起感嘆唏噓。他們的談話,若能記錄下來,一定是歷史學家極感興趣的中國近代城鄉的變遷史料,可惜這兒是山間,就他們兩人,剛剛說出就立即飄散,茅屋外只有勁厲的山風。
信客不能常去看老人。他實在太忙,路上花費的時間太多,一回家就忙着發散信、物,還要接收下次帶出的東西。這一切都要他親自在場,親手查點,一去看老人,會叫別人苦等。
只要信客一回村,他家裡總是人頭濟濟。多數都不是來收發信、物的,只是來看個熱鬧,看看各家的出門人出息如何,帶來了什麽希罕物品。農民的眼光里,有羨慕,有嫉妒;比較得多了,也有輕蔑,有嘲笑。這些眼神,是中國農村對自己的冒險家們的打分。這些眼神,是千年故土對城市的探詢。
終於有婦女來給信客說悄悄話:「關照他,往後帶東西幾次並一次,不要雞零狗碎的」;「你給他說說,那些貨色不能在上海存存?我一個女人家,來強盜來賊怎麼辦」……信客沉穩地點點頭,他看得太多,對這一切全能理解。都市裡的升沉辱,震顫着長期遲鈍的農村神經系統,他是最敏感的神經末梢。
闖蕩都市的某個謀生者突然得了一場急病死了,這樣的事在那樣的年月經常發生。信客在都市同鄉那裡聽到這個消息,就會匆匆趕去,代表家屬鄉親料理後事、收拾遺物。回到鄉間,他就挾上一把黑傘,傘柄朝前,朝死者家裡走去。鄉間報死訊的人都以倒挾黑傘為標記,鄉人一看就知道,又有一個人客死他鄉。來到死者家裡,信客滿臉戚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語氣把噩耗通報。可憐的家屬會號淘大哭,會猝然昏厥,他都不能離開,幫着安慰張羅。更會有一些農婦聽了死訊一時性起,咬牙切齒地憎恨都市,憎恨外出,連帶也憎恨信客,把他當作了死神冤鬼,大聲訛斥,他也只能低眉順眼、聽之忍之、連聲諾諾。
下午,他又要把死者遺物送去,這件事情更有危難。農村婦女會把這堆簡陋的遺物當作丈夫生命的代價,幾乎沒有一個相信只有這點點。紅紅的眼圈裡射出疑惑的利劍,信客渾身不自在,真像做錯了什麼事一般。他只好柔聲地匯報在上海處置後事的情況,農村婦女完全不知道上海社會,提出的詰問每每使他無從回答。
直到他流了幾身汗,賠了許多罪,才滿臉晦氣地走出死者的家。他能不幹這檔子事嗎?不能。說什麽我也是同鄉,能不盡一點鄉情鄉誼?老信客說過,這鄉間不能沒有信客。做信客的,就得挑着一副生死禍福的重擔,來回奔忙。四鄉的外出謀生者,都把自己的血汗和眼淚,堆在他的肩上。
信客識文斷字,還要經常代讀、代寫書信。沒有要緊事帶個口信就是了,要寫信總是有了不祥的事。婦女們一把眼淚、一把鼻涕在信客家裡訴說,信客鋪紙磨墨,琢磨着句子。他總是把無窮的幽怨和緊迫的告急調理成文縟縟的語句,鄭重地裝進信封,然後,把一顆顆破碎和焦灼的心親自帶向遠方。
一次,他帶着一封滿紙幽怨的信走進了都市的一間房子,看見發了財的收信人已與另一個女人同居。他進退兩難,猶豫再三,看要不要把那封書信拿出來。發了財的同鄉知道他一來就會壞事,故意裝作不認識,厲聲質問他是什麽人。這一下把他惹火了,立即舉信大叫:「這是你老婆的信!」
信是那位時髦女郎拆看的,看完便大哭大嚷。那位同鄉下不了台,硬說他是私闖民宅的小偷,拿出一封信來只是脫身伎倆。為了平息那個女人的哭鬧,同鄉狠狠打了他兩個耳光,並把他扭送到了巡捕房。 他向警官解釋了自己的身分,還拿出其他許多同鄉的地址作為證明。傳喚來的同鄉集資把他保了出來,問他事由,他只說自己一時糊塗,走錯了人家。他不想讓顛沛在外的同鄉蒙受陰影。
這次回到家,他當即到老信客的墳頭燒了香,這位老人已死去多年。他跪在墳頭請老人原諒:從此不再做信客。他說:「這條路越來越兇險,我已經支持不了。」
他向鄉親們推說自己腿腳有病,不能再出遠門。有人在外的家屬一時陷入恐慌,四處物色新信客,怎麽也找不到。
只有這時,人們才想起他的全部好處,常常給失去了生活來源的他端來幾碗食物點心,再請他費心想想通信的辦法。
也算這些鄉村劫數未盡,那位在都市裡打了信客耳光的同鄉突然發了善心。此公後來更發了一筆大財,那位時髦女郎讀信後立即離他而去,他又在其他同鄉處得知信客沒有說他任何壞話,還聽說從此信客已賦閒在家,如此種種,使他深受感動。他回鄉來了一次,先到縣城郵局塞錢說項,請他們在此鄉小南貨店裡附設一個代辦處,並提議由信客承擔此事。
辦妥了這一切,他回到家裡慰問鄰里,還親自到信客家裡悄悄道歉,請他接受代辦郵政的事務。信客對他非常恭敬,請他不必把過去了的事情記在心上。至於代辦郵政,小南貨店有人可干,自己身體不濟,恕難從命。同鄉送給他的錢,他也沒拿,只把一些禮物收下。
此後,小南貨店門口掛出了一隻綠色的郵箱,也辦包里郵寄,這些鄉村又與城市接通了血脈。
信客開始以代寫書信為生,央他寫信的實在不少,他的生活在鄉村中屬於中等。
兩年後,幾家私塾合併成一個小學,採用新式教材。正缺一位地理教師,大家都想到了信客。
信客教地理繪聲繪色,效果奇佳。他本來識字不多,但幾十年遊歷各處,又代寫了無數封書信,實際文化程度在幾位教師中顯得拔尖,教起國文來也從容不迫。他眼界開闊,對各種新知識都能容納。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深察世故人情,很能體諒人,很快成了這所小學的主心骨。不久,他擔任了小學校長。
在他當校長期間,這所小學的教學質量,在全縣屬於上乘。畢業生考上城市中學的比例,也很高。
他死時,前來弔唁的人非常多,有不少還是從外地特地趕來的。根據他的遺願,他的墓就築在老信客的墓傍。此時的鄉人已大多不知老信客是何人,與這位校長有什麽關係。為了看着順心,也把那個不成樣子的墳修了一修。
創作背景
20世紀初社會動盪,民不聊生,有不少人去上海謀生。當時郵政業務尚未普及到鄉村,城鄉之間通訊須專人承擔,於是「信客」這種特殊的職業也就應運而生。 作者的家鄉浙江餘姚,離上海較近,他從小就聽說過各種關於他們的事,對信客很有同情,是故作此文。
作品賞析
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字。它在藝術上最大的成功,就是生動地塑造了二位無私的信客形象。
行文中濃墨色彩的刻畫的是第二代信客的形象。通過展現信客做信客的原因——如何做信客——不做信客——當教師、校長這一系列事件的敘述。揭示了信客任勞任怨、恪盡職守、誠信無私、潔身自好、待人寬客、善厚道的優秀品質。文章語言質樸而典雅、精闢而又暢達。欣賞語言的獨特魅力之外,更多的是深思。雖然信客時代離現代人久遠了,甚至很多人早已不知信客為何,是人、是物還是別有其他,不得而知。
信客,關鍵在一個「信」字。為了守信,信客付出了多少別人所不知道的辛勞,這絕不是微薄的報酬所能抵償的,他是城市與農村,心靈與心靈之間的橋樑。除了守信,信客身上更可貴的品質就是無私。人類最崇高最偉大的精神被表現到了極致。此外,人們不能忽視作者所賦予他的文化含義。
兩代信客的命運讓人們了解了信客的人生,知道了信客生涯的艱苦、辛酸甚至兇險。他們跋千山涉萬水輾轉於各個城市、鄉村,吃盡苦頭、看夠了白眼、受盡了侮辱、飽受着不盡的淒寒,但是他們無怨無悔,依然忍辱負重履行職責。因為他們的任勞任怨,才使得那個時代的親人、朋友之間能夠互通信息,傳遞親情;因為他們的寬容、包含才感動了那「無情」的同鄉,給了他改過的機會,使他良心得以發現。這是人性的美麗,品格的偉岸。
此文寫的是作者耳聞目睹之事,在某種意義上「觸及」了「現實」,在此文中一個散文家的才華,一個散文家的良知,都有一定程度的閃現。信客恪守信用,他不僅是一個郵差,他比郵差有情有義得多,他總是用最恰當的方式處理郵件兩頭的難事,有時他必須安慰破碎的心,有時他必須拯救醜惡的靈魂,有時他必須忍氣吞聲……總之,信客這個形象是充滿人情極富良知的。但是,無論第一任,還是第二任信客,他們都沒有逃脫悲劇的命運。老信客悽慘地死去,沒有留下任何痕跡。年輕信客熬老了,熬幹了,熬病了,飽經風霜,最後總算有點着落吧。但如果沒有那個發達的鄉親,他可能老境更加頹唐。掩卷而思,人們是不能原諒冷漠的。
名家點評
當代作家陳劍暉《審美、審丑與審智·百年散文理論探微與經典重讀》:「余秋雨早期的散文中抒情也常常是有節制的。《信客》的結尾是,主人公默默無聞地死了,沒有引起特別的關,他那荒廢的墳墓,人們只是漫不經心地修了一下,並不是為了特別地紀念他。余秋雨寫到悲劇性的事件時,往往節制着形容和渲染,用無聲的空鏡頭,代替強烈情緒的宣洩,在藝術上就顯得比那些呼天搶地的俗套話語要成熟得多。」
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李建軍《文學價值的轉換生成》:「余秋雨對文化最真切的感受也是對人生況味的執意品嘗,在他的散文裡面……有淵源於人情冷暖、世態炎涼的一個偶然起因而構成的人生起落(《信客》)更有人生的壯麗、和美、堅毅……正是從這大千世界中,他真正讀懂了美之所在一人生。」
寧波大學課程教學論專業碩士生導師褚樹榮《叩問課堂·語文教學慎思錄》:「同樣是散文語言,余秋雨的《信客》和沈從文的《雲南的歌會》風格迥異。沈從文樸實中見蘊藉,平易中藏風雅,余秋雨則擅長引申發揮,理性思考蘊含於感性描述之中。「信客」這一形象分析重要,還是「余氏語言」的品味重要?就余秋雨的散文來說,後者顯然更是合宜的教學內容。
作品影響
《信客》後被選為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課本(黑白版)的第10課課文。
作者簡介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餘姚人,中國當代著名藝術理論家,中國文化史學者,散文作家。1968年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戲劇文學系。歷任上海戲劇學院院長、教授,上海劇協副主席。1962年開始發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筆記》《霜冷長河》《千年一嘆》等,在海內外出版過史論專著多部,曾被授予「國家級突出貢獻專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