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僥倖(蔣逢軒)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僥倖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僥倖》中國當代作家蔣逢軒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僥倖

一些貪官大都對僥倖鍾情。僅舉一例:山東第一貪官潘廣田懺悔時說:我受賄都是很秘密的,只有兩個人交易,怎麼能會查到我呢?我有種種僥倖心理。

僥倖,賭、妄想偶然,是奢望投機取巧不勞而獲的心理寄託,是思維上偏袒片面「選擇性注意」地趨利避害盡想美事,自我安慰、壯膽。

再是僥倖成一、二次,往往會成條件反射或路徑依賴。加之外因的機制漏洞多,贏了大賺,砸了也小賺地犯罪成本低,懲一儆百少而負面經驗多,僥倖心理還會強化。

但僥倖是人生的禍水和大敵,往往等於不幸。書本華在《論生命的智慧》中以有意思的比喻說:「你看那偶然性:謬誤是它的兄弟,愚蠢是它的嬸娘,怨恨是它的祖母。」美國哲學家皮爾士說:「從概率論中無疑會得出這麼一個結論:每一個賭徒,只要他不停地賭,那麼最終到一定時侯,他肯定會破產。」古人也說「小人行險以僥倖」。

況且即使僥倖逃過了法律的追究,也難以逃掉心理道德上的譴責所背負着沉重心理壓力的不幸。被判刑十二年的曾任寧夏地礦建設公司副總經理李少軍坦言:「每取一筆不義之財,心裡就增添一份巨大的壓力。」

因為,僥倖本就是偶然意外,蓋率極小。如西方哲人阿奎那所說:「某種東西偶然成為一個動力性的自然法則效果,這是不可能的」,「無論是由於僥倖還是由於碰巧」。像貪官的受賄,「沒有不透風的牆」,「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尤其是行賄受賄是權錢交易彼此都是唯利是圖的,這就可能得了便宜賣乖,翻臉不認人,倒打一耙,就可能因不平衡而供出你。瀋陽市煙草專賣局原局長周偉說:「一旦你出了事,他們就會馬上把你推向最前線」,「遠不像當初因為要用着你而花言巧語給你送錢的時候」。

所以「蓋聞上智不處危以僥倖」。拋棄僥倖心理是一個人理性的表現。而關鍵是要養成良好的個人品質。做到一不破良心底線,二不揀便宜,三不想不義之財,四想伸手必被捉。僥倖心理就無可乘之機了。[1]

作者簡介

蔣逢軒,河南鎮平人,東北工學院畢業,後棄工從文於大慶日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