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依蘭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依蘭縣博物館是一個地方綜合性博物館,成立於1958年6月,稱為「依蘭縣地誌博物館」,同年10月對外展出,「文革」期間被迫關閉。1998年,依蘭縣委、縣政府為充分發揮依蘭文物大縣的優勢,加大對外宣傳力度,做出了新建依蘭縣博物館的決定[1]。2001年6月依蘭縣博物館正式建成並對外展出。

簡介

始建於1958年,後遭破壞

1998年重建,2008年又投資300萬元,進行博物館外立面改造和內部裝修布展改造工程,同時對庭院環境進行綠化、美化和亮化。改造後的博物館由過去單一的四個展廳,變成現在的正規專業博物館展線,展線比原來延長了400米,分為歷史部分、近現代革命史和呂厚民 攝影藝術展廳,文物陳列由2000件增加到2500件,圖片由110副增加到210副。館內採用文物、歷史事件群像雕塑、歷史故事場景展現等布展手段,同時採用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有效烘托展覽氣氛,增強館藏品位和歷史底蘊。 依蘭博物館始建於1958年,當時稱為 依蘭縣老博物館,「文革」期間博物館遭到嚴重破壞,多數文物遺失,博物館被迫關閉。1999年新館正式施工建設,2001年6月17日正式對外展出。

建築設計

依蘭博物館占地1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陳列面積近1000米,是一個縣級綜合性博物館。

依蘭博物館以「依蘭歷史文物陣列」為基本陳列,這一陳列容納了依蘭從新石器時期到土地革命時期的文物[2],給人們展示了一部較為完整的依蘭歷史長卷。

依蘭博物館舉辦有「依蘭人眼中共和國的締造者-呂厚天先生「早期作品展等陳列。

視頻

依蘭縣博物館 相關視頻

展現祖國最北端古城的歷史風貌——依蘭歷史文化長廊與博物館
尋春—依蘭縣宣傳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