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雄鴿的猜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人若不能究明事理,就會依照心裏面的情緒把真實的現象給顛倒了。在嚴重傷害他人之後,才生悔恨,是毫無用處而徒留悲哀

雄鴿的猜忌

  從前有一隻公鴿和一隻母鴿,同住在一個巢上。水果成熟時,二隻鴿子合力銜滿了一巢的果子。

  過了一個月,公鴿發現果子只剩下半巢,於是生氣地對母鴿說:「我們非常辛苦,合力將水果銜到巢里,妳卻自個兒享用,你看!現在只剩下半巢了!」

  母鴿回答說:「我不曾偷吃過呀!果子的水份幹了,自然減少一半了。」

  公鴿不相信,大發脾氣說:「明明妳吃了,還不承認。」說完就用嘴把母鴿啄死了。

  過了幾天,下了一場大雨,幹了的果子,得到水份的滋潤,又變成滿滿的一巢。公鴿看到果子並沒有減少,懊悔不已,傷心地呼叫母鴿:「親愛的,你到哪裡去了呢?都是我一時胡塗,冤枉殺了你,你真的沒有吃掉果子呀!」

智慧小語

人若不能究明事理,就會依照心裏面的情緒把真實的現象給顛倒了。在嚴重傷害他人之後,才生悔恨,是毫無用處而徒留悲哀,猶如那隻不懂道理的雄鴿。[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