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心懷善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造惡或者造福在於心中,心中如果念錯,行動就會有錯誤的。所以平時要多用心。

心懷善變

  在佛陀時代的時候,有一位貧窮的年輕人,心中一直想改善家計,來到了城裡尋找機會。一到城裡時,感覺非常有希望,情不自禁的唱起歌來;正好遇到了國王在城裡巡視,聽到他那動聽的歌聲,把他給請進宮來。

  國王問他:「你可以再為我唱一首歌嗎?」年輕人即為國王獻唱一首歌,國王聽得很歡喜,就問道:「你要去那裡?」他回答:「為了生活,我想去賺取一分錢!」國王說:「那太辛苦了,我給你兩分錢!」年輕人心裡雖然高興,但又想:若能有兩分錢,我可以再去賺一分,合起來就有三分。於是他以此為由,請求離去。國王說:「這也是很辛苦,乾脆我給你一筆錢好了!」

  年輕人拿到這些錢,心中雖然歡喜,卻無法滿足,後來國王便慷慨地說:「錢不夠,那給你一個村莊好了!」年輕人覺得國王心量寬大,非常感恩地說:「國王,您賞賜得這麼多,我一定會知恩圖報,感謝國王的愛護!」

  國王看到他那麼誠懇,非常歡喜,於是又說:「這樣好了,我給你半國之地,我們可以共同處理國政。」年輕人聽了確實受寵若驚,非常感激,從此對國王的感激與恭敬,直是無法以語言來形容。

  某一天國王理政之後非常疲倦,就在年輕人的住處睡著了。此時,年輕人見了,心中突起惡念:如果我能獨掌國政不知多好!國王現在睡得這麼熟,只要我一下手,他就一命休矣,那國家就可以由我專政了!

  當他正要下手時,忽然又回心一想:如此恩將仇報,我還是人嗎?他非常慚愧懺悔:為什麼會起這種殺人惡念?是為了錢財還是地位?真是太可怕了!

  國王對這位年輕人那麼好,他還是會「惡向膽邊生」,若不是及時生生起一念善,後果不堪設想!

  造惡或者造福在於心中,心中如果念錯,行動就會有錯誤的。所以平時要多用心。[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