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尼彌王的故事之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他的累積善法是比起以前家族中的每位國王都顯赫。

尼彌王的故事--三

  上一集說到,瑪咖貼哇王離皇宮之後,就出家成為隱士,行四梵住,他證了禪定往生後,轉世到了色界天。瑪咖貼哇王當在色界天的時候,都有觀察自己的後代,看到自己的王族血脈都連續不斷地出家,數量達到八萬四千位了,就法喜加倍。

  而繼續觀察,就知道,下一位國王卻不能維持此傳統,就想說:「換我出馬了,我會去延續自己的王族血脈,而發願從色界轉世到?城裡的皇后之胎中。」

  在取名日,當婆羅門檢查太子的相貌後,就稟告說「這位太子是來延續您的王族血脈,因此國王就為太子取名為『尼彌王子』意思是太子就如輪轉回來如故的車輪。」

  當長大時,當父王看到頭髮已經變白了,就將王位傳給「尼彌王子」,然後他就在皇宮的芒果園出家,而在八萬四千年的時間裡,連續地靜坐,往生後就轉世到色界天。

  到此,先說明一下,一般,Adhimutta Kala Kiriya 即是發願滅生而投胎到人間,為了修波羅蜜的事情,只能發生在兜率天的菩薩們而已。

  但是如果是普通的梵天人,或者是波羅蜜較少之梵天菩薩,也做不到,至於尼彌王大梵天,是有強烈願波羅蜜的定菩薩。因他用很長的時間修波羅蜜,快圓滿了。所以才能如此發願滅生,而誕生下來。

  此「尼彌王」國王 ,當長大後,而繼承父親的王位之後,就建立五所布施堂,即是,皇宮的四方城門口,各方向有一所,與在皇宮當中也有一所。而且每天在布施堂給予衣服費與食物費,一所布施堂十萬,他一天獻財產給人民總共五萬,連續不斷地如此做。此外,他平時是持五戒,但每逢滿月的佛日與月暗之日,就求八戒。而且,經常勸大眾修福積德。例如,布施,等功德,還有讓人民知道往善道之路,與勸他們遠離惡道。

  他的國民,大部分也都聽從國王的話而奉行,同心盡力累積功德,往生後就轉世到天界,使各層天界都擠滿了天人。至於,那時代的人民,放逸而造惡業者是少數的,使地獄變成空如荒無眾生,使用的大廳一樣。

  如此勸導人民,讓他們往善道的國王,致使國王的聲譽在贍部洲到處被贊誦。在每個種族與社會中的人民都很尊敬他,當有人說到國王的名稱時,大眾都合十致敬與贊誦他的德行。直到他的名稱,變成行善與勸人行善之象徵,國家裡無歹人,全都能安居樂業。

  他的累積善法是比起以前家族中的每位國王都顯赫。由於,大眾平時持五戒,與不斷地稱讚他的德行,使贊誦之詞傳到了,在天界上的每組天人區里。

  連在忉利天的(善法) 天議院裡,正在開會的天人們,都曾是經由尼彌王的指引與勸導,而累積了功德的天人,大家都互相討論說「『尼彌王』為您教導了什麼,才使您的天宮這麼光輝?」。然後,就輪流講到自己的善業,而以贊誦恩澤當總結,讚嘆說「尼彌王」國王是指引光明之路的老師,使他們能享用無數的財富。

  讚嘆恩人的事情,是天人們的正常,好似薩都拉拔嘎意迦天男們,稱讚行善的天男團,他們在前世都是從當優婆塞的老師,那受五戒的。當船沉沒時,受完了五戒之後,就能轉世到天男的俱樂部,是因為此戒的功德利益。為了紀念老師的恩澤時,想要稱讚該恩澤,就來向佛陀行禮,稟告稱讚他們老師的善行。

  有一次,在月圓十五之日尼彌王持八戒,他脫了每件王衣,而穿著白衣,即是是清潔之象徵,在吉利之床入睡,享受了八個小時入睡之樂。然後,他在凌晨起床時,起身單盤打坐,而想說:「立刻下定決心,毫無可惜的向大眾布施,才能得到無量的功德利益。與我持戒修梵行的功德,哪一個功德的利益比較多?」

  此思考,使他無法消除這個疑問,此事成為忉利天,帝釋居住之地,熱起來的原因。所以忉利天的偉大天王,就以天眼來觀察,看到尼彌王正在擔心自己所質疑的問題,但卻還不能消除自己疑問。至於當帝釋知道了問題的根源後,會如何下來為尼彌王講解與建議呢?[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