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人生無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在修行時,心易散亂,都是把「死」沒有放在心頭,假使你能知道人生無常,一切聲色外境都不能誘惑你了。

人生無常

人生無常,讓人想到了生命確實無常,關於生命又會想到死亡,死亡雖說是一種無法抗拒的規律,但現實的發生卻又總是讓人難以接受。

  有一位比丘修行,心常為外境牽動,佛陀就告訴他修行方法道:「比丘啊!你在修行時,心易散亂,都是把「死」沒有放在心頭,假使你能知道人生無常,一切聲色外境都不能誘惑你了。」

  佛陀的話,給一位國王聽到了。國王心想,只要記得一個「死」字,就會不給聲色外境所動,那有這麼簡單。因此,他就想來試試。

  正巧國中有一個人誹謗比丘,那人說:「比丘也是人,身雖出家,難道心就不貪戀五欲之樂嗎?」

  國王就把他捉來,說他侮辱聖者,要處以死刑,要想免罪,就得拿一缽滿滿的蜜,週遊街市一轉,如果一滴都不滴出來,就赦免他,否則,死罪難饒。

  國王事先在街市路旁,布置了許多音樂歌舞,那悅耳的琴聲,那如雲的美女,無不動人心魄。

  罪人拿了一缽蜜,因為心中有個死字,一心不二,不敢把蜜滴一點到外面來。

  就這樣,他走完了全街。國王問道:「在街上你聽到有什麼聲音嗎?」

  「沒有!」罪人回答。

  「你有看見什麼人嗎?」

  「沒有。」

  「街上的音樂舞伎,你為什麼沒有聽到和沒有看到呢?」[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


  「啟稟大王,我手中拿了那麼滿滿的一缽的蜜,滴一滴出來就要死。我把死記在心中,就不知道外境有什麼了!」

  國王對罪人說道:「佛陀說得不錯,把『死』放在心頭,知道人生無常,那末,一切聲色都不能誘惑人了。你說比丘是人,這固然不錯,但因為他心中知道世事虛幻,生必有死,那裡會貪戀五欲呢?你為什麼誹謗聖者呢?」那個人深深覺悟,不再謗法。

  人的一生不會都處在同種環境和心境下。人生坎坷,不是有這樣的事就是有那樣的事,常常不得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