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禍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世間一切禍患都是人類無止進的慾念所招致,只有消除這些慾念,才能達到真正的解脫。

淨化心念,潛心修行,制約自己的一切愛欲。

禍患

  世間一切禍患都是人類無止進的慾念所招致,只有消除這些慾念,才能達到真正的解脫。

  在梵授王治理國家的時代,菩薩降生在迦屍國一個富有的商人之家。菩薩長大成人後,漸漸領悟到禍患的意思。

  於是,菩薩收拾了簡單的包袱,腳穿草鞋,身穿布衣,捨棄原來榮華富貴的生活,步行數百里,到喜瑪拉雅山去做隱士。他一路餐風露宿,從恆河中汲水而飲,在恆河中濯足洗臉,一直走了許多個月才到達他嚮往的地方。

  在一段時間的禪定生活中,菩薩修行的境界在不斷地進步中,也有了五種神通。後來,他的聲名遠播,許多人不遠萬里前來追隨他,拜他為師。菩薩在那裡,成為眾多苦行者的老師。

  喜瑪拉雅山的山坡上有一條小蛇,經常爬出來外邊悠遊閒晃。小蛇無意中爬進了一個苦行者的淨修室中,這位苦行者見到小蛇,產生喜愛之心,把它收養在一個竹籠里,像自己的孩子一樣照顧着。

  這條被收養在竹籠中的小蛇,被眾人稱為竹蛇。苦行者待竹蛇盡心盡意,無微不至,有如對待親生兒子一般,眾人便戲稱他為「竹蛇爹」。

  菩薩聽說了竹蛇的事情後,便把那個苦行者召來:「聽說你養了一條蛇,這是真的嗎?」

  苦行者誠實地回答:「是的!」

  「你如今正在修行,切不可與蛇接近,快將它放歸山林吧!」菩薩勸誡着苦行僧。

  苦行者因為長久與小蛇相處,感情深厚,已經分不開了。於是,他便向菩薩解釋說:

  「這條蛇與我互通靈性,它尊敬我如同尊敬老師,它已經成為我的親密伴侶和精神寄託,沒有它,我會活不下去的。」

  菩薩無奈地搖搖頭,說:「玩物喪志。愛欲乃是一切禍患的根源,你將來會因這條蛇而喪命的!」

  苦行者愛蛇心切,不聽信菩薩的勸告,一意孤行地繼續將竹蛇養在屋中,像從前一樣盡心地餵它、寵它。

  有一次,所有的苦行者都相約出去採集果子,他們來到一個地方,見那裡的果樹長得非常茂盛,於是就在那兒多住了幾天,以便多採集些果子回來。

  「竹蛇爹」也隨大家一起出去採集果子,但這次他不能帶竹蛇去,只好把它放在家中。

  幾天後,牽腸掛肚的竹蛇爹一進家門,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望竹蛇。

  他一邊走一邊想:「我這幾日在外飽嘗野果,卻苦了它在家中挨了數日的餓。我今天一定要好好地慰勞它。」

  竹蛇爹急忙着打開竹籠門,把手伸進去,撫着竹蛇的頭說:「來,孩子,你餓壞了吧!」

  竹蛇這幾日餓得心中發慌,正在惱恨之中,它怒不可遏地一口咬住了伸進來的手。

  竹蛇是一種劇毒的蛇,所以苦行者頓時中毒倒地,喪生在竹蛇身旁。這竹蛇深知它過去的那種終日飽餐的好日子已經結束,便竄出籠子,逃回樹林中去了。

  當其它的苦行者看到竹蛇爹中毒身亡的情景,又驚愕、又悲痛,急忙跑去報告菩薩。

  菩薩吩咐將遇難的苦行者收斂起來火葬。在焚化屍體之際,菩薩坐在眾苦行者中間,念了一首偈頌:「剛愎自用者,不聽善者勸;猶如竹蛇爹,命喪旦夕間。」

  菩薩向凝神靜聽的眾弟子宣講說:

  「這位苦行者修行時心神不靜,一邊在追求禪定,另一邊卻想給自己的精神尋求另外的寄託。他盲目寵愛一條蛇,而不問對象是善是惡,一味把信任和精力施授予它,這無疑是引火自焚哪!」

  菩薩慈悲地告誡所有的苦行者,讓他們都能夠安於禪定的法樂中。苦行者們從此淨化心念,潛心修行,制約自己的一切愛欲。

  菩薩往生之後,他的靈魂安然升入梵界。他的追隨者們仍遵循他的訓戒,經過苦心修修,個個相繼升入梵界天上。[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