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法華經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法華經

念法華經往生的故事

 

明抄本作出《冥異記》,按見《冥祥記》。)

  前齊永明年中,楊都高座寺的和尚慧進,年少英勇有義俠精神。年紀四十歲時,忽然間明白過來,於是就出家。食粗糧穿布衣,發誓誦讀法華經,用心苦誦,積勞成病。發誓要造百部經書來贖先前的罪孽,開始攢了一千六百文,賊來搶財物,慧進向賊說這是買經書的錢,賊慚愧而退。以後就造成了一百部經書,因此病也就好了。經書讀得多,又滿足了自己的心愿,從此一心誦經,回嚮往生極樂。忽聽空中告訴他說:「法願已足,一定能夠往生。」一直活到八十多歲無病而死。

老虎聽法華經的故事

  西晉時蜀郡的沙門靜生,出家後以苦行著稱,做了蜀地的三賢寺主,誦讀法華經。每當誦經時,常感動老虎前來傾聽,等讀完之後才走。又常常看見左右四個人侍候着他。年紀雖然衰老了,但更加努力精心讀經書。一直到死。

神靈請講法華經的故事

  晉代有個和尚曇邃,不知道他是哪裡人,年少出家,住河陰的白馬寺。吃粗糧穿布衣,誦讀法華經,又能解釋領會經書的宗旨,也常為別人講解。忽然在夜裡聽到敲門的聲音說:「要請法師去講經九十天。」曇邃不答應。堅決請求,就跟他去了。而還象是在睡夢中,覺得自己身在白馬島神祠中,並且有一個弟子,每天都和他一起前往,其餘沒有人知道。後寺的和尚從祠前走過看見有兩個高座,邃坐在北面,弟子坐在南面,就象有講說經書的聲音。又聞到有奇香的氣味,於是道俗的人們都作為神異事傳說。一直到了夏天,神送給他白馬一匹,白羊五頭,絹九十匹,祝願完畢,一切都消失了。

天人聽經,念經避難的故事

  宋朝的釋慧慶,是廣陵人,出家在廬山寺。精通經書,清正廉潔而遵守佛教的戒律,誦讀法華經中的十地思、益維摩,常常聽到空中有彈指讚嘆的聲音。曾在大雷雨天遇到風暴,船將要覆滅,慧慶只是讀經不止,就覺得船好象是在浪中,有人拉着似的,很快地到了岸。於是讀經也就更加精心勤勉了。

誦法華經免病死的故事

  宋朝的羅某的妻子費氏,寧蜀人,她的父親做了寧州刺史。費氏年少就敬信誦讀法華經,幾年勤奮不倦。後來得了病,忽然感到心痛,全家人都非常害怕,只等咽氣下葬。費氏心念:我誦讀經書勤奮,應當有保佑,大概不至於馬上就死吧。接着就入睡了,一頓飯的工夫她醒了。夢中看見佛在窗中過來拉她的手,撫摸她的心。過了一會就不疼了。一屋子裡的男女婢僕,都看見了金光,也聞到了香味。羅某的堂妹在床前探望她的時候,也都看見和聞到。於是就大興信悟,虔誠也守戒規到最後,也常常用這些來教化他們的子侄等人。

天人供養誦法華經者的故事

  南齊時和尚弘明,是會稽山陰人。少年出家,貞忠吃苦守戒律,在山陰雲門寺。每天誦讀法華經,學習佛法,精心勤懇讀誦,整日不停。每天早晨水瓶自然而滿,感動了天童子給做的。每天天亮坐禪,老虎常常趴在室內。

誦讀法華經舌頭不腐爛的故事

  齊武帝時,東山人挖土看見一個東西,形狀象兩個嘴唇,中間有舌頭,顏色鮮紅。皇帝聞奏問道俗兩界。和尚法尚說:「這是念法華經的人死亡之後不腐壞。誦完一千遍後,它的靈驗必顯。」於是就召集念法華經的人,圍繞着它誦讀經書,才發聲,該唇舌一齊鼓動。看到的人驚得毛髮豎立。又把此景上奏。於是下詔書用石匣子封上它。[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