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在八種因緣下布施能獲得殊勝功德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因緣果報」是萬事萬法的定則,一切因果以「因心」為根本;如同布施,就事相而言是善法,但因為布施的因心不同,果報亦不相同。

在八種因緣下布施能獲得殊勝功德

  佛陀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天向比丘們開示:如果有善男子、善女人,能在八種因緣下行布施,將獲得殊勝功德,是哪八種呢?

  一者,善於觀察適當的時節因緣而行布施

  二者,以新鮮、清潔之物布施;不以污穢壞濁的物品布施。

  三者,自己親手奉施,不是差遣他人去做。

  四者,發了誓願廣行惠施,而無絲毫憍慢之心。

  五者,為求解脫而慷慨布施,不是期望受施者回報。

  六者,為求寂滅涅槃而布施,不是為求生天之福。

  七者,布施田地時,會選擇良田,不會施與貧瘠之荒地。

  八者,以布施之功德,普施一切眾生,不為求自身安樂而行施。

  比丘們!若善男子、善女人,具此知見而行布施,能獲此八種功德。世尊進一步為大眾說偈:「智者隨時施,無有慳貪心,所作功德已,盡用惠施人。此施為最勝,諸佛所加嘆,現身受其果,逝則受天福。」

  比丘們!想要得此善果,應當以此八事布施,所得福報不可勝計,如獲甘露之寶,漸趣涅槃寂滅之果。是故比丘們!應當如是學習。當時,在座的比丘們聞佛所說,皆歡喜奉行。

——《增一阿含經·卷第三十七·八難品第四十二(六)》

省思

  「因緣果報」是萬事萬法的定則,一切因果以「因心」為根本;如同布施,就事相而言是善法,但因為布施的因心不同,果報亦不相同。為此,佛陀開示八種正確的知見與作為,若能依教奉行,以清淨的身口意三業惠施,便能獲得殊勝功德。[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