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雙桂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如何報答祖師大德們的施化教導與接引?更應將感恩之心化為實行,實踐佛法、護持正法,讓佛法續傳法脈,綿延繁興。

雙桂堂

  明末清初時,在極負盛名的浙江天童寺里,有位遠從四川來求法的破山海明,他聰穎博學,一目十行;不但精通教理,更是才思敏捷、辯才無礙。很快地,短短几年的時間就學法有成,並且發願回川講經說法,將清涼的法語甘露,潤澤西南偏僻地方的鄉親。

  這一天,破山背起隨身的行囊,來到方丈室,準備向方丈和尚告假拜別。但是,方丈室的房門卻緊閉着。於是,破山就在偌大的天童寺里前探後找。

  「鏗鏗!鏮鏮!」破山終於找到正在庭院裡的密雲圓悟禪師,他正一鏟一鏟地挖土掘樹。看着師父的背影,多年來師父的教化之恩,此時全湧上心頭。破山感恩的向着師父的背影一股腦地禮拜,告假的話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密雲禪師轉過身來,拎着兩株桂樹苗走到破山面前,將兩株桂樹苗牢靠地綁在破山的背上,說:

  「你背着它們,白天趕路,晚上休息。不論是陰晴雨雪,都不要因此而在中途落腳停歇,直到桂樹落地生根,那兒就是你將來弘化一方、法緣興盛之處了!」

  破山向師父頂禮告假後就一路西行而去。師父的叮嚀,破山牢記在心,晚上休息,白天趕路。越向西走越是遍地荒煙蔓草,破山無視於身上混合着汗水、雨水、露霧、風沙,懷着利樂眾生的宏願,披星戴月,無畏地、堅忍地向前邁進。

  就這樣曉行夜宿,兼程趕路。一天傍晚,來到梁平金帶鎮郊外的一處土地公廟前,破山卸下行囊,準備在此過夜。夜半時分,忽然有萬道燦爛霞光劃破漆黑的夜空,穿過樹梢,熟睡中的破山也被這樣的光亮喚醒。破山目不轉睛地注視着眼前莊嚴的祥光!忽然想起師父的話,想起天天背着的桂樹。桂樹呢?急忙起身尋找桂樹,卻發現桂樹苗已經生出根須,緊緊抓着泥土,像是找到了自己的歸處。

  此時,破山法喜充滿,歡喜早已取代了趕路的疲累。信心更加堅定的破山,在此開山建寺,並將寺院取名為雙桂堂。一生度化一百多人出家,成就了許多法門龍象。戰亂後,又發願在川、滇、貴西南各省,重建殘壁斷垣的佛寺,安僧辦道,重振道場弘法利生的志業,雙桂堂也因此被尊稱為「雲貴川叢林祖庭」。

省思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每一座梵剎佛寺興建的背後,都含藏了祖師們為度眾生,無盡的悲心弘願。「只為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已求安樂」,忍飢忍謗、忍勞忍苦,一次又一次、一代又一代,將佛法光明持續照亮於生死苦海,為人天暗夜做無盡接引。

  如何報答祖師大德們的施化教導與接引?更應將感恩之心化為實行,實踐佛法、護持正法,讓佛法續傳法脈,綿延繁興。[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