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克制衝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衝動是行為系統不理智的各種表現,是人的情感特別強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種心理現象。克制感官的衝動,內心究竟寧靜、安祥。

克制衝動

  衝動是指由外界刺激引起,爆發突然,缺乏理智而帶有盲目性,對後果缺乏清醒認識的行為。也就是說,衝動是行為系統不理智的各種表現,是人的情感特別強烈、基本不受理性控制的一種心理現象。

  阿羅漢的身口意清淨;阿羅漢智慧具足,究竟解脫,究境寂靜,不受生命中的得失左右。

  有一位七歲的男孩,由於父親殷切的盼望,而出家為沙馬內拉。剃度之前,男孩先得到一個禪觀指導。剃度時,他專注觀想,也因為這觀想和前世的善業,剃度之後,他就證得聖果。

  後來,提舍尊者在沙馬內拉的陪同下,出發前往舍衛城,準備向佛陀頂禮。

  半路上,他們暫宿某一村落的精舍。當天晚上提捨入睡後,沙馬內拉卻徹夜坐在提舍的身邊未眠,只在接近清晨的時候,稍為睡臥一會。

  第二天一大早,提舍認為該是搖醒沙馬內拉的時候了,於是用扇子搖醒小沙馬內拉。但不幸的,扇柄卻打傷了他的一隻眼睛。小沙馬內拉急忙用單手遮住受傷的眼睛,出去打水,準備給提舍尊者洗臉,並清洗精舍的地板等。

  但當他單手捧水給提舍時,尊者告誡他,服務別人時,應該用雙手。這時候,尊者才發現小沙馬內拉的一眼已經因為自己的疏忽而失明了。剎那間,尊者明白小沙馬內拉實在是一位高貴的人,他深感歉疚,謙虛地向小沙馬內拉道歉。但小沙馬內拉告訴他,這既不是尊者錯,也不是他自己的錯,而是業報。小沙馬內拉更請尊者不要因此難過,但尊者卻無法忘懷這件不幸的意外。

  後來,他們繼續上路,終於抵達佛陀停留的舍衛城祇樹給孤獨園。佛陀知道路上所發生的事,就說:

  「阿羅漢不與人動氣,阿羅漢克制感官的衝動,內心究竟寧靜、安祥。」[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