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佛教典故-----佛法要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我憤怒之時,所見之人,所見之物,皆覺面目可憎,仿佛皆來拂我!我喜悅之時,所見之人,所見之物,皆覺清新可愛!若我憤怒之時之外境為真,則我喜悅之時之外物為幻!若我喜悅之時之外物為真,則我憤怒之時之外境為幻!  

佛法要義

  所謂外境,不過是我心中之物!何曾客觀過!何者,我憤怒之時,所見之人,所見之物,皆覺面目可憎,仿佛皆來拂我!我喜悅之時,所見之人,所見之物,皆覺清新可愛!若我憤怒之時之外境為真,則我喜悅之時之外物為幻!若我喜悅之時之外物為真,則我憤怒之時之外境為幻!

  自從那哆婆哆寺在摩偷羅國建好以後,優波笈多就在那裡收了一批徒弟,並且度化不少俗人,使得佛法在摩偷羅國得到進一步的弘揚

  有一個富有的男人聽說佛法的奧妙後,就辭別家人,放棄財產,來到那哆婆哆寺,向優波笈多請求出家,從此這個人就開始跟隨優波笈多學習佛法。剛開始時,他既認真又勤奮,可是漸漸的,愛睡覺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他總覺得睡眠時間不夠,即使比別的弟子多睡很長時間,還是整天感覺很疲倦,不停地打呵欠。優波笈多在講解佛法時,他坐在坐墊上打瞌睡,根本聽不進優波笈多所講的一切。優波笈多讓他到一棵樹下去打坐,他卻一坐下就睡覺,把念佛打坐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與他同時學習佛法的弟子大都有了進步,有的人甚至修成了羅漢,可是他卻毫無進步,對於佛法的認識只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會誦讀的經文寥寥可數。優波笈多知道這個情況後,非常可憐他,怕他最終難以解脫生死輪迴,就想了一個辦法來開導他。

  這一天,優波笈多講解完佛法後,對大家說:「現在大家出去隨便找一棵樹,在樹下坐禪,認真把我剛剛說的話想一想。」弟子們聽了老師的吩咐後,都答應着起身走了,只剩下那個愛睡的弟子坐在坐墊上托着下巴,原來他又睡着了。優波笈多走下講壇,推醒那個睡得正香的弟子。弟子猛然醒來,一見優波笈多在身旁站着,馬上不好意思地站起來。優波笈多對這個眼睛還眯着的弟子說:「你應該去坐禪了,別人已經去好半天了。」

  「是!」這個愛睡的比丘答應着,急急忙忙起身跑出去。

  這個比丘來到樹下,開始坐禪。他才坐了一會兒,睡意又漸漸襲上來,他實在不能控制自己,就靠着大樹睡着了。其實優波笈多早就跟在他後面暗中觀察,一見他果然又睡着了,隨即施展法力,在大樹和比丘的周圍變出一個一千尺深的環狀溝,把大樹和那個睡得死死的比丘圈在裡面。做完這件事後,優波笈多就躲在不遠處靜靜等着。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那個比丘醒了過來,他伸伸懶腰,舒了一口長氣。當他睜開眼看見四周的環狀溝,不由得大吃一驚,心想:「怎麼會這樣?」這條溝足足有兩三丈寬,任何人想跳是跳不過去的。比丘小心翼翼爬到溝邊,慢慢伸出頭向下一看,眼前卻是黑壓壓的一片,根本看不見溝底。他站起身來大叫:「喂,來人啊!來人啊!」可是除了回聲以外,聽不見任何人的聲音。

  他有些絕望了,心裡十分害怕,只好緊緊靠着樹身,恐懼的看着離自己不到一尺遠的深溝。這時優波笈多又施用神力,在深溝上架起一座半尺寬的橋。橋架好後,優波笈多就起身回那哆婆哆寺去了。比丘在絕望中看見這座突然出現的橋,還以為自己眼睛花了,等他確定這是真正的橋後,他才戰戰兢兢地上了橋,小心翼翼地越過這條一千尺深、二三丈寬的環狀溝。當他越過深溝時,心中如釋重負,急急忙忙跑到優波笈多那裡。他對優波笈多說:

  「師父,今天我在坐禪的時候睡着了,一覺醒來發現身旁一尺遠的地方竟然有一道深溝,把我嚇得半死,幸虧後來深溝上又出現一座小橋,我才逃了回來。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優波笈多笑了笑,對他說:「你再去一次看看。如果一個人不懂人生的本質是痛苦,不懂什麼是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不懂斷絕世俗苦痛的方法,不懂佛法所要求解除痛苦後達到的目的,他才會墮入深溝中。」

  這個愛睡覺的比丘聽了優波笈多的話,了解認真修行的重要性,於是聽從優波笈多的教導,趁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又沿着原來的路回到坐禪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走過小橋,靠着大樹的樹身,端端正正地開始打坐。由於深溝近在咫尺,他不敢有一點懈怠,更不敢打瞌睡,因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所以這一次他坐禪時沒敢睡覺,而是認真理解佛法要義,刻苦修煉。終於他消除了煩惱,修成阿羅漢果。 佛法要義

  所謂外境,不過是我心中之物!何曾客觀過!何者,我憤怒之時,所見之人,所見之物,皆覺面目可憎,仿佛皆來拂我!我喜悅之時,所見之人,所見之物,皆覺清新可愛!若我憤怒之時之外境為真,則我喜悅之時之外物為幻!若我喜悅之時之外物為真,則我憤怒之時之外境為幻!

  自從那哆婆哆寺在摩偷羅國建好以後,優波笈多就在那裡收了一批徒弟,並且度化不少俗人,使得佛法在摩偷羅國得到進一步的弘揚。

  有一個富有的男人聽說佛法的奧妙後,就辭別家人,放棄財產,來到那哆婆哆寺,向優波笈多請求出家,從此這個人就開始跟隨優波笈多學習佛法。剛開始時,他既認真又勤奮,可是漸漸的,愛睡覺的毛病就暴露出來了。他總覺得睡眠時間不夠,即使比別的弟子多睡很長時間,還是整天感覺很疲倦,不停地打呵欠。優波笈多在講解佛法時,他坐在坐墊上打瞌睡,根本聽不進優波笈多所講的一切。優波笈多讓他到一棵樹下去打坐,他卻一坐下就睡覺,把念佛打坐的事忘得一乾二淨。

  與他同時學習佛法的弟子大都有了進步,有的人甚至修成了羅漢,可是他卻毫無進步,對於佛法的認識只停留在最初級的階段,會誦讀的經文寥寥可數。優波笈多知道這個情況後,非常可憐他,怕他最終難以解脫生死輪迴,就想了一個辦法來開導他。

  這一天,優波笈多講解完佛法後,對大家說:「現在大家出去隨便找一棵樹,在樹下坐禪,認真把我剛剛說的話想一想。」弟子們聽了老師的吩咐後,都答應着起身走了,只剩下那個愛睡的弟子坐在坐墊上托着下巴,原來他又睡着了。優波笈多走下講壇,推醒那個睡得正香的弟子。弟子猛然醒來,一見優波笈多在身旁站着,馬上不好意思地站起來。優波笈多對這個眼睛還眯着的弟子說:「你應該去坐禪了,別人已經去好半天了。」

  「是!」這個愛睡的比丘答應着,急急忙忙起身跑出去。

  這個比丘來到樹下,開始坐禪。他才坐了一會兒,睡意又漸漸襲上來,他實在不能控制自己,就靠着大樹睡着了。其實優波笈多早就跟在他後面暗中觀察,一見他果然又睡着了,隨即施展法力,在大樹和比丘的周圍變出一個一千尺深的環狀溝,把大樹和那個睡得死死的比丘圈在裡面。做完這件事後,優波笈多就躲在不遠處靜靜等着。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那個比丘醒了過來,他伸伸懶腰,舒了一口長氣。當他睜開眼看見四周的環狀溝,不由得大吃一驚,心想:「怎麼會這樣?」這條溝足足有兩三丈寬,任何人想跳是跳不過去的。比丘小心翼翼爬到溝邊,慢慢伸出頭向下一看,眼前卻是黑壓壓的一片,根本看不見溝底。他站起身來大叫:「喂,來人啊!來人啊!」可是除了回聲以外,聽不見任何人的聲音。

  他有些絕望了,心裡十分害怕,只好緊緊靠着樹身,恐懼的看着離自己不到一尺遠的深溝。這時優波笈多又施用神力,在深溝上架起一座半尺寬的橋。橋架好後,優波笈多就起身回那哆婆哆寺去了。比丘在絕望中看見這座突然出現的橋,還以為自己眼睛花了,等他確定這是真正的橋後,他才戰戰兢兢地上了橋,小心翼翼地越過這條一千尺深、二三丈寬的環狀溝。當他越過深溝時,心中如釋重負,急急忙忙跑到優波笈多那裡。他對優波笈多說:

  「師父,今天我在坐禪的時候睡着了,一覺醒來發現身旁一尺遠的地方竟然有一道深溝,把我嚇得半死,幸虧後來深溝上又出現一座小橋,我才逃了回來。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

  優波笈多笑了笑,對他說:「你再去一次看看。如果一個人不懂人生的本質是痛苦,不懂什麼是造成人生痛苦的原因,不懂斷絕世俗苦痛的方法,不懂佛法所要求解除痛苦後達到的目的,他才會墮入深溝中。」

  這個愛睡覺的比丘聽了優波笈多的話,了解認真修行的重要性,於是聽從優波笈多的教導,趁天還沒有完全黑下來,又沿着原來的路回到坐禪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走過小橋,靠着大樹的樹身,端端正正地開始打坐。由於深溝近在咫尺,他不敢有一點懈怠,更不敢打瞌睡,因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摔得粉身碎骨。所以這一次他坐禪時沒敢睡覺,而是認真理解佛法要義,刻苦修煉。終於他消除了煩惱,修成阿羅漢果。[1]

佛典

佛教的經典 。[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