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余闕(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今安徽合肥),先世為武威(西夏)的唐兀人。元末官員。元統元年(1333年)進士及第,授同知泗州(安徽泗縣)事。

  • 至正十二年(1352年),余闕代理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帥府僉事,分兵守安慶。此後五、六年間,余闕率兵與紅巾軍激戰百餘次。
  • 至正十八年(1358年)春,紅巾軍再次集結,戰船蔽江而下,急攻安慶城西門。余闕身先士卒,親自迎擊。拚鬥中,突見城中火起,余闕知城池已失守,遂拔刀自刎,自沉於安慶西門外清水塘中,時年五十六。諡忠宣。
  • 其與北宋包拯、明代周璽,並稱「廬陽三賢」。有《青陽集》傳世。

基本信息

姓名    余闕  
字號    字廷心,一字天心      
民族    唐兀人      
官職    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帥府僉事  
出生地   廬州
出生時間  1303年   
去世時間   1358年 
所處時代   元代   
主要作品   《青陽集》    

人物生平

余闕(1303~1358),字廷心,一字天心,生於廬州。先世為唐兀人,世居河西武威(今甘肅武威)。其父沙喇藏卜為官廬州,余闕遂稱合肥人。生於元成宗大德七年(1303年)正月十一日,行四,少年喪父,家甚貧,十三歲方開始讀書。元惠宗元統元年(1333年),余闕以河南行省鄉試第二名之身份,中該科右榜會試第二名,殿試亦中第二名,賜進士及第,也是科舉史上合肥可考的第三名文榜眼。曾為遼、金、宋三史修撰,累官至監察御史。善治軍,與兵士同甘共苦,有古良吏風。[1]

余闕當年奪取榜眼的文章後輯入《青陽集》,取名《元統癸酉廷對策》。擇句如下:「若夫祖宗所以得天下之本,則陛下之所當知也。臣嘗妄論之,我國家之得天下,與三代同。自太祖皇帝起朔漠而膺帝圖,世祖皇帝揮天戈以一海內,不恃強大而其仁義之師自足以服暴亂,不用智力而其寬大之徳自足以結人心。至於渡江臨卾,與建元之詔觀之,則我國家得天下之本,一仁而已矣。」

至正十二年(1352年),紅巾軍起,天下震動,朝廷任命余闕代理淮西宣慰副使、都元帥府僉事,分兵鎮守安慶。當時,天完紅巾軍徐壽輝正率部圍攻安慶,城周盡樹寨柵。余闕從小路入城後,即開倉賑濟饑民,親自率兵迎戰,大破之,拔雙港寨。

至正十六年,同趙普勝部連戰三日,敗之。未幾又至,雙方相峙二十餘日,使其無功自遁。這一年,余闕組織軍民重修城防,將城牆加高至二丈六尺,並開挖三條長壕,引江水環城:一自樅陽門橋引,達集賢門,匯於段塘;一自同安橋引,達清水閘,由板井轉太平寺,繞正觀門、南門而東,與樅陽門壕合;一自便民橋引,從清水澗轉外壕,北注段塘(今名大湖,在安慶,屬菱湖風景區)。[2] 至正十七年秋,拜淮南行省左丞,賜二品服。冬十月,小孤山失守,安慶危急。

至正十八年正月,陳友諒大集諸部,樹柵塔、飛樓晝夜環攻安慶城。丙午日黎明,陳友諒趙普勝祝宗分別主攻西、東、南門,西門尤急,余闕徒步提戈,率軍往救,戰於清水塘,身負重創十餘處。紅巾軍從城外蜂擁而入,突然城中火起,他見大勢已去,遂自刎,沉於清水塘中。陳友諒感其義,派兵覓得其屍,殮葬於正觀門外。元廷贈官河南平章,追封豳國公,諡忠宣。

其妻蔣氏、妾耶律氏、女安安,聞余闕死,皆投井自盡。後人將該井名「風節井」,並建「一家仁亭」於井旁。據桐城洪濤山(今卅鋪)、合肥小南門外二里橋等地所存《余氏宗譜》記,余闕為余氏支脈二世祖,今安徽桐城、樅陽、潛山、肥東、壽縣、南陵、六安、鳳台等縣及河北、河南、陝西、山西、江蘇等地均有其後裔。

余闕留意經術,五經皆有傳注,文章氣魄深厚,篆隸亦古雅。著有《青陽集》傳於世。

史書記載

  • 《新元史·余闕傳》
  • 《新元史·卷二百十八·列傳第一百十四·余闕傳》

人物專題

參考資料

  1. 余闕 .浙江圖書館中國歷代名人圖像細覽.2020-01-23
  2. 參校《民國懷寧縣誌·卷四·城池》的相關資料加以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