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餘糧堡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餘糧堡鎮,隸屬於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地處科爾沁區城區,東與育新鎮接壤,南臨科爾沁左翼後旗,西與開魯縣毗鄰,北臨豐田鎮[1]

區域面積187.0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戶籍人口33786人。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第六區政府。1963年2月初,西六方、太平分設公社,恢復原餘糧堡公社。2000年12月,太平鄉併入餘糧堡鎮。截至2020年6月,餘糧堡鎮下轄38個行政村。

截至2018年末,餘糧堡鎮有工業企業24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7家。

中文名: 餘糧堡鎮

行政區類別:鎮

所屬地區:內蒙古自治區通遼市科爾沁區

地理位置: 科爾沁區城區

面 積: 187.08 km²

下轄地區: 38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一街村

電話區號: 0475

郵政區碼: 028026

車牌代碼: 蒙G

戶籍人口: 33786人(2018年)

歷史沿革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成立第六區政府。

1963年2月初,西六方、太平分設公社,恢復原餘糧堡公社。

2000年12月,鄉鎮合併,太平鄉併入餘糧堡鎮。

行政區劃

2011年末,餘糧堡鎮轄一街、二街、三街,四街、五街、王富、王文、仉家、蓋家、新發、龍灣桶、長青、六豐、小六家子、大六家子、特士毛頭、毛格吐、查干敖、黎明、大張家、佟家、常寶、天慶東、蘇家、風陽堡、太平、宣家、劉家、東高、西高、南元興、五福、瓦房一、瓦房二、吳金寶、張家公司、李成湖、王會海38個村民委員會;下設243個村民小組。

截至2020年6月,餘糧堡鎮下轄38個行政村:一街村、二街村、三街村、四街村、五街村、仉家窩堡村、蓋家窩堡村、新發村、龍灣桶村、長青村、哈番營子村、小六家子村、特士毛頭村、毛格吐村、查干敖村、黎明村、大張家窩堡村、佟家窩堡村、常寶村、天慶東村、王文村、王富村、蘇家窩堡村、鳳陽堡村、大六家子村、太平莊村、宣家村、劉家圍子村、東高力營子村、南元興村、五福村、西高力營子村、瓦房一村、瓦房二村、張家公司村、李成湖村、王會海村、吳金寶嘎查,鎮人民政府駐一街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餘糧堡鎮地處科爾沁區城區,東與育新鎮接壤,南臨科爾沁左翼後旗,西與開魯縣毗鄰,北臨豐田鎮。

區域面積187.0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餘糧堡鎮地處西遼河平原中部。地勢平坦、開闊,無明顯起伏,地形完整,切割微弱。地形西高東低,坡降為1/1000~1/1500,海拔高度130~150米。

氣候

餘糧堡鎮屬溫帶半乾旱大陸性氣候,其特點是冬季漫長而寒冷;春季乾旱多大風;夏季炎熱多雨,雨季集中;秋季短暫涼爽、氣溫下降快。多年平均氣溫6.6℃,1月平均氣溫13.5℃,極端最低氣溫-31.6℃(2000年12月26日);7月平均氣溫24.1℃,極端最高氣溫38.9℃(1974年5月27日)。無霜期年平均158天。年平均日照時數4442.2小時,年總輻射127.4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373.6毫米,極端年最雨量557.6毫米(1991年),極端年最少雨量195.0毫米(2007年)。降雨集中在每年6~8月。

水文

餘糧堡鎮境內河道屬西遼河、清河水系,西遼河由瓦房一村北入境,由西到東流經餘糧堡鎮,境內長24千米,清河由西高村北入境,境內長25千米,天然泡沼已乾涸。

自然災害

餘糧堡鎮主要自然災害有雹災、旱災、霜凍、低溫等。雹災每年均有局部發生,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74年,降雹18分鐘,受災面積達4500畝。最嚴重的一次早災發生在1999年,當年3類墒情占全鎮耕地面積的85%以上,玉米和小麥減產3.5萬噸。

人口

2011年末,餘糧堡鎮轄區總人口3.3萬人。

2017年末,餘糧堡鎮常住人口33856人。

截至2018年末,餘糧堡鎮戶籍人口33786人。

經濟

綜述

2011年,餘糧堡鎮財政總收入420萬元,比上年增長6%。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營業稅336萬元,增值稅67萬元,企業所得稅17萬元,個人所得稅3.1萬元,分別比上年增長6.3%、4.1%、5.5%、2.4%。人均財政收入128元,比上年增長15%,各類存款餘額1.83億元,比年增長29.5%;各項貸款餘額8394萬元,比上年下降16.6%。

截至2018年末,餘糧堡鎮有工業企業24家,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147家。

農業

2011年,餘糧堡鎮有耕地面積13.6萬畝,人均4.1畝,全部為水澆地,以種植玉米、水稻和蔬菜為主,經濟作物為輔;林地面積2.2萬畝。農業總產值從1949年的100萬元,增加到1978年的1800萬元,2011年達到4.1億元,比上年增長6.3%,農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37%。糧食作物以玉米和水稻為主。生產糧食7.4萬噸,人均2242.4千克,其中玉米7.2萬噸,水稻150噸。主要經濟作物有蔬菜,蔬菜種植面積1200畝,白菜產量1200噸,茄子產量200噸,其餘蔬菜產量1500噸。畜牧業以飼養育肥牛、生豬、羊、家禽為主。生豬飼養量7.4萬頭,年末存欄7萬頭;育肥牛飼養量3.4萬頭,年末存欄5.5萬頭;羊飼養量5.6萬隻,年末存欄4.7萬隻;蛋雞飼養量8萬隻,家禽飼養量9.6萬羽;畜牧業總產值2.2億元,占農業總產值的53.7%,累計造林2.2萬畝,其中防護林1800畝,經濟林500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1.9萬株,林木覆蓋率8.3%,活立木蓄積量5.7萬立方米,大型農業機械19台(輛);農民人均純收入10100元。

工業

2011年,餘糧堡鎮工業總產值達到48億元,有工業企業322家,重點工業企業3家,規模以下個體私營工業現價產值超過3.7億元。形成以白酒製造、紅磚生產、飼料加工為主的工業體系。

商業

2011年末,餘糧堡鎮有商業網點230個,職工335人,社會商品銷售總額達3.4億元,比上年增長14.9%;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1億元,比上年增長7.2%。

視頻

餘糧堡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