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餘干縣博物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餘干縣博物館是地方性綜合性博物館。位於在縣城中心風景區 東山嶺南麓,背後中有宋建的 東山書院舊址,東有始建於唐代的 干越亭,西有宋代的 墨池亭,以及朱熹在書院注《 離騷》時常用的墨池。博物館前身原為餘干縣文物管理所,由縣文化館帶管。1984年12月7日更名為餘干縣博物館,機構單列,隸屬餘干縣文化局。館舍建築為 鋼混結構二層,總建築面積736.5平方米。辟有陳列展覽室、庫房、保衛科、辦公室等若干用地。

館藏資源

2009年餘干縣博物館 館藏文物為1118件。藏品主要是各朝瓷器,其次為青銅器、雜器、書畫等。經專家鑑定一級文物3件,二級文物8件,三級文物37件。

《餘干縣歷史文物展》 展出了餘干縣出土自夏商以來歷代青銅器、陶器、瓷器玉器[1] 、 金銀器、絲綢、字畫等,全面反映了餘干縣的文化歷史。

西周應監

西周初期。該甗上部為環狀雙豎耳甑,下部為鬲。上下部分之間以箅相隔,可以開合。上部內壁鑄有「雁監作 寶尊彝」6字。全器形制規整,紋飾秀美,古樸典雅。據專家考證「雁」即指「應」國,乃周武王[2]子孫所封地,故城在今 河南省的寶豐縣西南。

圓莖青銅劍

此劍為戰國早期吳(干)越 青銅劍,可印證春秋時 餘干縣吳越楚之地的歷史。

樞府釉雙鳳盤

元代。 樞府瓷指元代中央機構 樞密院在景德鎮定燒的瓷器。此盤胎體、釉色、印花紋飾與常見樞府瓷相同,卻無文字,說明樞府瓷並不全是有「樞府」、「江夏」、「太禧」等二字的。

南陽中護衛指揮使司經歷司印

明代。銅質,直紐。印面為陽文九疊篆書「南陽中護衛指揮使司經歷司印」。印背左方陰刻楷書「洪武一十五年□月□日」、「禮部造」,右方陰刻楷書同印文。

視頻

餘干縣博物館 相關視頻

餘干縣首家奇石古玩博物館亮相
餘干縣博物館舉辦「三區」人才專項培訓班

參考文獻

  1. 古代玉器:常規知識總結(收藏版),搜狐,2018-07-09
  2. 周武王姬發,博雅文化旅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