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余倉,篝火夜(黃艷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余倉,篝火夜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余倉,篝火夜》中國當代作家黃艷麗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余倉,篝火夜

第一次,把自己交給山裡的夜晚,還有一群陌生人。

篝火晃動,是鄉村夜色靜謐的光影,素不相識的面孔,湮沒在忽明忽暗火光里,氤氳出種種恍惚。

大王來巡山了!拉起彼此有些冰涼的手,圍成圈歌唱起來,舞動起來,溫暖在指尖跳躍,手掌與手掌觸碰,心與心際會,漸次傳遞着暖意,還有情緒的流轉。

寒意料峭的夜晚,聚攏既是本能,也是填平。從牴觸到接納,就是一個腳步轉身的距離。那些裹着或敞開的情愫,便有了與山風為伍的衝動。沉靜,冥想,孤傲,落寂,加上一點戒備,在火焰中發出噼里啪啦的響聲,風一般自由的影子、笑靨和歡聲,伴隨着火花四濺開來。

同車進山的小澤浩,正在用味道純正的腔調,表演英語誦讀,聲音稚嫩清朗。古靈精怪的十歲左右男孩,是應先生的兒子,外形俊朗秀氣似韓國明星。火光在清澈的瞳眸閃爍,影影綽綽里,女友桃和諭一起,舉着手機不停拍照,忙於用鏡頭存儲景致,也收納情誼,還有鄉村的味道。她們和我一樣,對于田園、鄉村,對於許多未知的遠方,充斥着渴望和衝動。

昨日 ,四個女人形色匆匆,鑽進一位外省男人的汽車,急於抵達當時的遠方——金華余倉。這位中年男人便是應總,是諭未謀面微友姍姍的朋友。幾百公里行程安全,託付給素昧平生的男人,這樣的舉動,似乎有些不靠譜。女人對於美好事物的追隨,總是易感而近乎魔障。瘋狂之餘,用殘存的理性,拍下車牌號發給兒子,忐忑方消弭幾分。

女人聚集總是話題女王,從朗誦到文學,跑偏到家長里短的市井喧囂。對一路咶噪的叨嘮,應先生卻始終沉默隱忍,專心駕駛,以寬宥的好脾氣回應。 平常生活,一粥一飯,苦樂人生,喜憂參半。應先生眼角的微笑恰到好處,散發出一種叫修養的東西,既昭示你不必去戒備,又似乎在說,日子是來過的,不是用來宣洩的。生活就象一道菜, 我們咀嚼生活,也被生活烹調和消費。

其實戒備不是成年人的專利,從小浩澤加入進山的行列,對於桃子魔術般變出小食品的垂涎,並不排斥和遮掩,孩子的天性和童貞使然,對食物向來不具免疫力。當接過一罐名為「老鼠屎」的零食,開始有了警覺,打開瓶蓋遞給每人一粒,要求大人們先嘗。孩子的機智逗樂了我們,真不知是否該相信那句話「不是世界變壞,而是壞人變老。」呵呵,防範並無過錯,只要我本善良。

六輛小車集結,魚貫駛出婺城區,前後二十幾個車友,是金華電台美女播音姍姍的「粉絲「,只有我們幾個來自外省。過湯溪一路向南,車窗外天空清朗,九峰水庫萬傾琉璃,緲碧縈迴在連綿的青山懷抱,嵐影湖光,妙曼景色使得我不忍錯過,一路拍攝美圖傳致旅友群。不知哪輛車上名為鈺欣的旅友,也和我一般興致盎然,在不停上傳美照,雖未謀面,卻已是心有靈犀,微信群里握手言歡,會心一笑。

素不相識的心意相通,自是一種無以言說的美好, 這樣的溫馨美好,自踏上金華的旅途那一刻,便一路相隨。

1700多年歷史的古子城,飛檐斗拱,有古樹、古井、古名居,城門、城垣、八詠樓等頗多歷史遺存,是八婺文化集萃地,是我們心儀的厚重之地。初次見面的姍姍,溫婉美麗,善解人意,安排的晚餐,便是古子城熙春巷,在老戲院裡的hoho餐廳。餐廳從戲台到樓上圍欄,皆是價值不斐的原木雕刻,格調既典雅大氣,又清新文藝。離餐廳不遠,便是八詠樓。

流連古意幽幽之地 ,品嘗佳肴美酒,享受的是美食,感念的是情懷。遙想當年李清照孑然一身,顛沛流離避亂金華,八詠樓上憑欄寂眺,婺江蒼茫西逝水,一葉浮萍飄婺州。感懷喟嘆家國之變,淺酌低吟「濃睡不消殘酒」」江山留與後人愁「,浮白載筆「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這國破家亡的肝腸寸斷,又怎一個愁字了得。姍姍的美意,易安居士的家國情懷,盡在把酒持螯間。

篝火旁,人們還在樂此不疲的嬉逐。一位帥氣的先生帶頭髮起了微信紅包,有些熟悉的面孔,讓我想起,下午村里集市閒逛,諭到處尋找好吃的地瓜干,晚餐時他特意來告訴渝哪有賣,那張熱心而善意的笑臉,印在了我的腦海。我們入住的農家,距離舉行篝火晚會的稻草屋,有幾公里路途,和當地旅友互不相識,路上會有人主動邀請我們搭車同往。農舍住宿條件簡陋,給我們留下最大最好的房間,他們卻帶着孩子在一起將就。

升騰的火焰,映照着一張張陌生卻又似曾相識的臉,初春的夜晚依舊寒涼,火焰掀起的是氣流熱浪,是心中迴旋的暖意春風。歡聲笑語,素昧平生,疏離隔膜,早已被霸道的山風裹挾在一起,隨性拋散在寥廓穹隆之上。

山村之夜,籠罩着變幻莫測的神秘,難得的喧鬧,勾起了山神的心思,雨點大顆大顆滴落下來。坐在低矮屋檐下,入神望着漸漸低落的篝火,已堆成暗紅色灰燼,幻想其中埋藏着幾顆紅薯或芋頭,已烤成半黃半黑的焦糊,木棍扒拉開,沾滿快意童年的團團香氣,便從記憶深處的漫漫塵埃中,滾燙跌落出來了。

滴答的雨聲,使得這樣的夜晚,有着異常的寧靜。山村的安然與簡單,讓人的欲望放的很低,心卻是潮濕的,無需熱淚盈眶,便可淡淡想念。想念一段經年往事,一些溫軟舊時光,某個日漸模糊的背影,想念遙遠的童年,一顆炙熱焦黃烤紅薯的味道。

這樣的懷念,溫暖便好,無須驚艷。

[1]

作者簡介

黃艷麗,女,江西鉛山人,教育工作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