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何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何灌
圖片來自名人簡歷網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今河南開封)人武選登第,在河東路擔任軍官數年後,主政河北路、熙河路等地軍州。參與了震武軍之戰仁多泉城之戰方臘起義等戰事。

基本信息

本 名: 何灌

字: 仲源

所處時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漢族

出生地: 開封祥符

出生日期: 1065年

逝世日期: 1126年

人物生平

從軍河東

何灌,字仲源,開封祥符人。因為武選登第,擔任河東路從事。河東經略使韓縝對他說:「您是個奇才,將來總有一天會坐上我的位置。」後來何灌擔任府州(今陝西府谷)巡檢、火山軍(今山西河曲)巡檢等軍職,何灌隨後做河東將,與西夏軍隊相遇,敵人的騎兵追了過來,何灌射出的箭都能侵徹敵人的鎧甲,從胸前射進去,從背後洞穿,再射中後面的敵人,西夏人非常害怕地退走了。

張康國向徽宗推薦何灌,徽宗召見他詢問起西北邊境的敵我態勢,何灌用笏板在御榻畫圖,指着衣服上的花紋作為敵我態勢來向皇帝講解。皇帝說:「敵人都在我的眼裡了。」

治理邊疆

後來何灌先後升任河東提點刑獄,西上閤門使(正六品)、領威州刺史、知滄州。因為治理城防要塞有功,提拔為引進使(從五品)。當時皇帝命令運送糧三十萬石到並塞三州。何灌說:「河水太淺不能走水路,如果用陸路運輸要用馬車八千乘,工作量太大。這時沿邊麥子正熟,可以用運輸糧草的費用就地加價收購麥子。」奏了上去,朝廷應允了。

過不多久,何灌又被任命知岷州(今甘肅岷縣),修建水渠,引邈川水灌溉了數千頃偏僻的田地,河湟一帶的人民把它叫做「廣利渠」。後來平調到河州(今甘肅臨夏)。

不久又回到岷州,並加「提舉熙河蘭湟弓箭手」之職。何灌向朝廷進言:「如果先修繕水渠引水,使耕地不受到旱災的損害,那麼百姓就樂於應徵入伍,而所需的弓箭手的名額就能夠招足了。」朝廷聽從了何灌的建議。不用半年,就改善了耕地質量二萬六千頃,招募到了七千四百青壯弓箭手,是當時西北幾路最成功的。 征夏伐遼政和五年(1115年),童貫用兵西北。政和六年,何灌攻取古骨龍城(即震武軍),提拔為吉州防禦使(從五品)、知蘭州。又攻打仁多泉城,不顧腳被炮所傷,攻下城池,斬首五百級。不久改為廓州防禦使。

宣和元年(1119年),大將劉法戰死,震武軍情況危急,熙河路都統制劉仲武派何灌援救。何灌認為眾寡不敵,所以只是虛張聲勢。在西夏人連夜撤軍後,何灌恐夏人發現真相,於是立刻帶兵返回。劉仲武上奏其逗留不前,於是罷官,任淮西鈐轄。後來平定方臘起義,抓獲呂師囊,升任同州觀察使(正五品)、浙東都鈐轄,後改任浙西都鈐轄。

童貫北征,命其統制兵馬。收復涿州、易州後,命何灌知易州,升任寧武軍承宣使(正四品)、燕山路副都總管,又加龍、神衛都指揮使。宣和七年(1125年)八月,斡離不攻取景州(河北景縣),包圍薊州(天津薊縣)。童貫把軍隊事務交給何灌,何灌立刻收復景州、解除薊州的包圍。當時郭藥師統轄蕃、漢士兵,何灌說:「頃年折氏歸朝,朝廷別置一司,專部漢兵,至於克行,乃許同營。今但宜令藥師主常勝軍,而以漢兵委灌輩。」但童貫沒有採納。奉詔返回東京後,管幹步軍司,隨後升侍衛步軍都虞候。

為國捐軀

宣和七年(1125年)金兵南下,朝廷決定將軍務以滑州為界,以東屬何灌,負責守濬州(今河南濬縣)白馬津;以西屬宇文虛中,負責守河陽孟津及洛陽諸陵;所有的禁兵交付給梁方平守衛黎陽,梁方平與何灌共同指揮。何灌與宰相白時中說:「金人傾國遠至,其鋒不可當。今方平掃精銳以北,萬有一不枝梧,何以善吾後?盍留以衛根本。」建議沒有被採納。第二天,又命何灌前往濬州。何灌推辭說軍隊不堪戰,但朝廷強命其出任,拜武泰軍節度使、河東河北制置副使。十二月二十二日,還沒來得及出發,徽宗便禪讓了,何灌領兵入宮守衛。鄆王趙楷至門欲入,灌曰:「大事已定,王何所受命而來?」鄆王的隨從都害怕地退下了。 何灌出發後,援兵二萬不足數,只能召募平民充數。靖康元年正月二日,金兵駐紮在滑州,梁方平向南逃跑,何灌亦望風潰敗。黃河南岸沒有一個人能抵禦敵人,金師於是直接攻打京城。何灌回到京城後請求入見,皇上不允許,而命令他把守西牆。何灌背靠城池抗拒,總共和敵人作戰了三天,正月九日申時因重傷死在陣地上,終年六十二。何灌帳下士兵韓綜、雷彥興各自手殺數人,與其一同戰死。

宋欽宗為其哀悼,賜金帛,命官員護葬。不久言官彈劾他沒有把守白馬津,追削官秩。紹興四年(1134年),恢復職級,為履正大夫、忠正軍承宣使。[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