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水流年 (1984年電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似水流年》是1984年出品的香港電影,由嚴浩執導,顧美華、斯琴高娃等演出。[1]
本片是開放改革後香港人回國拍製的第一部文藝片。當年公映不久後中國便和英國簽訂中英聯合聲明,把香港主權移交中國。香港人開始關注香港的前途問題,同時與本片所描寫的祖國山河鄉土情懷交集,引起社會一陣討論。
劇情簡介
香港小姐張姍姍(顧美華飾)因與妹妹發生遺產糾紛,心裡十分煩惱,正值鄉下祖母逝世,遂決定動身前往離別20年的粵東潮汕老家奔喪。在家鄉,她見到了童年夥伴阿珍(斯琴高娃飾)和孝松(謝偉雄飾),他倆已經結婚,並生有一個女兒。阿珍是村裡的小學校長,能說會寫,是一家之主,而孝松則只知在耕田不問其他,阿珍很愛自己的丈夫和女兒。當阿珍夫婦倆得知姍姍的事業與戀愛煩惱後,決定共同安慰姍姍。可是,女人的嫉妒心讓阿珍在同情姍姍之餘,又對姍姍與孝松的接觸懷有戒心。
一天,姍姍見孝松赤腳在田裡幹活,就買了一雙水鞋給他,孝松怕引起誤會,將水鞋藏於閣樓上。姍姍、阿珍帶村裡的孩子到了廣州城,這批鄉村來的孩子顯得有點不知所措。姍姍與阿珍在酒店客房裡同住。兩人的感情十分複雜。終於,她們按捺不住,發泄出了對對方的不滿。雙方都認為自己的感情被耍弄了。廣州之行乘興而去,敗興而返。阿珍回到家後,吃晚飯時,閣樓上的水鞋掉了下來,這引起了夫婦從未有過的誤會,孝松揚言要離婚。阿珍嚇壞了,她哭着尋找出走的丈夫。當她看見孝松抱着走失的良種豬回家時,又破涕為笑了。姍姍的妹妹在香港將事態搞大,姍姍不得不離鄉返港,阿珍去送她,兩人對視良久,從對方的眼睛裡都看到了理解和酸澀。
影片評價
該片淡而有味、有趣。它不渲染傷感,不煽情,地演用許多筆墨展示故鄉的種種情趣,這些情趣幾乎都是「閒筆」,而這此「閒筆」集中到一點,就儉省地將粵南農村的特色勾勒出來,給影片塗上一層偏離基調的詼諧色彩,間接地傳達出姍姍回鄉後那種既陌生又熟悉悉的感受。該片善於「蓄勢」,雖寫返鄉,內含哀愁與惆悵,卻不隨便擠人眼淚。影片的結構鬆散到幾乎無「故事」,卻又引人入勝,原因在於它毫無譁眾取寵之意,不做任何高深莫測的「哲理」姿態,它老老實實地拍下來,清清楚楚地講下去。它舉重若輕地把微妙的人際關係勾畫得栩栩如生,格調自然不俗,韻味自然濃足。該片的成功在於分寸適宜,而不足之處也是局部的分寸失當,如其要角色表演過火,而漢公、唐公的設置,又有幾分概念化和抽象化,與全片格調不甚統一 。(原《大眾電影》主編蔡師勇評)
參考文獻
- ↑ 嚴浩電影: 似水流年 (1984),blogsp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