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英語:City of Birmingham Symphony Orchestra, CBSO,又譯伯明翰交響樂團)是一支位於英格蘭伯明翰的英國交響樂團。樂隊現任行政總監是自1999年出任至今的史蒂芬·馬多克(Stephen Maddock),首席指揮是米爾加·格拉日尼特-蒂拉。

略歷

由內維爾·張伯倫攜同地方自治體成立,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於1920年9月4日在伯明翰市鋼廠巷警署內的樂隊室進行首次彩排練習,當時樂隊名稱為「伯明翰城市樂隊」(City of Birmingham Orchestra)。一個月後在首任首席指揮艾波比·馬修斯的帶領下作首演,演奏曲目包括樂隊支持者格蘭維爾·班托克[1]的作品《序曲:掃羅》(Overture: Saul)。樂隊的「處女音樂會」在1920年11月舉行,由愛德華·埃爾加在伯明翰大會堂指揮了自己的作品。

阿德里安·鮑爾特於1924年至1930年間出任該團首席指揮。1944年樂隊改為全職性質,1998年改為現名。此後首席指揮一職曽由魯道夫·施瓦茨、安德烈·帕努夫尼克、雨果·里格諾德和路易·弗雷莫等人擔任,其中鮑爾特曾為帕努夫尼克的閃電辭職而二度就職。這期間樂隊灌錄了不少唱片並定期舉辦音樂會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在西蒙·拉特爾於1980年成為首席指揮後逐漸提高國際間知名度。在其帶領下,樂隊增加了灌錄,成為歐洲領先的樂隊之一,並獲得了後期浪漫主義與20世紀作品的詮釋者之美名,尤其是馬勒和西貝柳斯的作品。在此期間,樂隊表演場地也從伯明翰大會堂搬遷至伯明翰交響樂廳。自2004年起,伯明翰市立交青年響樂隊成為樂隊關係組織。

西蒙·拉特爾在1990年被任命為音樂總監,同年馬克-安東尼·特內奇成為樂隊合作作曲家(Radcliffe Composer in Association)。1995年朱迪斯·威爾成為樂隊合作作曲家(Fairbairn Composer in Association),其後朱里安·安德森於2001年接替。

在西蒙·拉特爾卸任樂隊一切職務後,芬蘭指揮家薩卡里·奧拉莫先後在1998年、1999年成為首席指揮及音樂總監[2],他在任內創辦了 Floof! 當代古典音樂節,同時在音樂會及錄音中大力推廣約翰·福爾茲的音樂作品。2008年,奧拉莫卸任樂隊音樂總監並出任首席客席指揮,繼任者先後為愛德華·加德納、山田和樹。

2007年10月,樂隊提名安德里斯·尼爾森斯為第12任音樂總監,自2008-2009年度生效。尼爾森斯獲得的首個合約任期為3年,在此之前他並沒有與樂隊合作公開演出,僅有灌錄及私人音樂會經驗。2009年和2012年,樂隊兩度延長了與尼爾森斯的合約。2013年10月,樂隊宣布尼爾森斯在2014-2015年度結束後不再任樂隊音樂總監,至此開始物色下任人選。

2001年,樂隊由於財政困難一度爭取停止對廣播及灌錄活動給予額外支薪,唯樂手一致否決了該項更動惹來非議。除此之外,更具爭議性地,樂隊曽要挾藝術協會要求增加協會補助基金的份額,理由是樂隊相比英國其他交響樂團更具名聲。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與EMI Classics,Warner Classics和Orfeo等廠牌有緊密合作關係,灌錄多輯演繹作品。另樂隊亦曽獨立執行發行作品

視頻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 相關視頻

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新年音樂會宣傳片
英國伯明翰市立交響樂團2017長沙新年音樂會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