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
《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作者: 何菊,出版社: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副標題: 李提摩太在華宗教與社會實踐研究(1870-1916),出版年: 2014-9,頁數: 220,定價: 46.00元,裝幀: 平裝,ISBN: 9787516150016。
傳教士 (傳播宗教的人士)一般指西方國家的宗教組織向海外派出的,傳播天主教[1]、基督教的人員。1622年,羅馬教廷設立了負責向新大陸傳教區的教廷傳信部[2](今萬民福音部)。
目錄
內容簡介
英國浸禮會傳教士李提摩太在華生活長達40多年,有着突出的社會影響。根據他的實踐活動,運用人類學 理論與方法考察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的關係是 一種新的嘗試。在批判西方中心主義的研究視角下, 李提摩太作為傳教士在中國社會中扮演「內部他者」 的角色得到突顯。他一方面將外部世界的要素帶入中 國社會,使之與中國內部的變革要素相結合;另一方 面因為身處中國社會之中又使自己成為中國社會變革 的一種內部力量。通過內外力量的轉化,中國社會文 化對傳教士等外來要素進行包容和吸納,整合之後激 發新的社會力量促成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因此,中國 社會變革*終是精英和民眾基於本土社會文化的積澱 ,包容和融合外來文化而實現的。
目錄
引子
導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一「衝擊一回應」:解釋中國社會變革的外部模式框架
二「中國中心觀」:解釋中國社會變革的內部研究視角
三後現代思想對解釋中國社會變革的啟示
四關於傳教士與中國社會的研究綜述
第二節 研究的意義
第三節 研究的理論視角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材料
一文本資料中的田野工作
二歷史人物的個案研究
第一章 基督教傳教士人華的歷史背景
第一節 19世紀60年代前的中國與世界
一西域交通時期
二海上交通大發展時期
第二節 基督教傳教事業的發展
一宗教改革運動及基督教發展新特點
二基督教的海外傳教事業
三基督教入華的進程
第三節 中國歷史上的外來宗教政策
一秦漢至明代以來的中國外來宗教政策
二清朝的基督教政策
第四節 李提摩太入華傳教的社會條件解讀
第二章 救贖大眾:李提摩太與中國地方社會
第一節 從遊歷到定居的在華生活
一初到煙臺摸索生存
二寧海城和青州城的租房風波
第二節 山東、山西兩省的賑災活動
一「丁戊奇荒」期間山東和山西的災情與官賑概況
二李提摩太倡導的國際性賑災行為
第三節 李提摩太深人中國地方社會的行動邏輯
第三章 宣傳西學:李提摩太與中國中層社會
第一節 為傳播西學積累受眾群體
一針對官員和學者的西學演講
二與官員、學者的社會交往
第二節 主事廣學會
一阻力與新機遇
二常規工作
三爭取晚清政治精英的支持
第三節 李提摩太對中國社會中間階層的文化滲透
第四章 顧問政治:李提摩太與中國上層社會
第一節 李提摩太與維新變法運動
一聯絡維新派與晚清政治精英
二參與維新派組織活動
三挽救維新失敗的危機
第二節 李提摩太與庚子新政
一教育辦學以平息教案、推進改革
二與晚清政要論辯新政
第三節 李提摩太與辛亥革命
一反對暴力革命:對孫中山的勸說與評價
二讚賞與失望:對袁世凱的雙重態度
三「尚賢堂」的改革討論
第四節 李提摩太與中國社會上層精英的政治共謀
第五章 勾連世界:李提摩太與國際社會
第一節 宗教性的國際活動
一為在華基督教傳教事業爭取國際支援
二考察亞洲地區基督教傳教工作
三尋訪亞洲的佛寺
第二節 倡議推進和平運動
一在滿洲建立國際紅十字協會
二宣傳王子和平聯盟觀點
三建議成立多國聯盟組織
第三節 李提摩太縱橫聯結中國與國際社會
第六章 傳播福音:李提摩太與中國基督教
第一節 傳教方式的探索
一三種布道形式
二兩個傳教計劃
三文字工作
四宣教成果
第二節 教會管理工作
一指導與組織教徒
二教會基地建設
三促進在華基督教傳教士聯盟的形成
第三節 爭取在華基督教合法性的努力
一福音聯盟的成立與面見英國公使
二代表教會上書北京
三被朝廷任命為新教差會的代表
第四節 接通基督教與漢化佛教
一早期的佛教接觸
二參觀中國佛教名寺
三深入了解大乘佛教
第五節 李提摩太踐行的基督教本土化
結論
一中國社會對西方文化的有限選擇
二內部的他者
三近代中國社會變革機制與特點的思考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 · · · ·
視頻
傳教士與近代中國社會變革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如何正確區分天主教和新教?看完這個終於搞清楚了,搜狐,2019-01-05
- ↑ 淺談傳信部歷史職能,新浪博客,2011-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