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傳國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傳國寶 [chuán guó bǎo] 即傳國璽。[1]

[]

唐 元稹 《諭寶》詩之一:「刻為傳國寶,神器人不侵。」《新五代史·梁本紀三》:「 象先 遣 趙巖 持傳國寶至東都,請王入 洛陽 。」 明 吳承恩 《秦璽論》:「傳國寶者,國以寶而傳耶?寶以國而傳耶?」

傳國玉璽也。

唐、元稹〈諭寶〉詩:「刻為傳國寶,神器人不侵。」;《五代史·雜傳》:「得一玉杯,有文,曰傳國寶。」;《金史·禮志》:「白玉蓋螭紐傳國寶。」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傳國寶」,為中國歷代皇帝相傳之印璽,乃奉秦始皇之命所鐫。被視為王朝正統的象徵。其方圓四寸,上紐交五龍,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神授、正統合法」之信物。嗣後,歷代帝王皆以得此璽為符應,奉若奇珍,國之重器也。得之則象徵其「受命於天」,失之則表現其「氣數已盡」。凡登大位而無此璽者,則被譏為「白版皇帝」,顯得底氣不足而為世人所輕蔑。由此便促使欲謀大寶之輩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赤縣凡2000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扼腕嘆息。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