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理小石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會理小石榴自古便美名遠揚。唐朝時期即為皇帝御定貢品,每年由南詔王送入宮中。改革開放以來,會理石榴獲得了長足發展。目前,已實現產業化經營、種植面積達10萬畝,栽植總株數達800萬株,果品年產量3萬噸,遠銷北京、哈爾濱、廣州、深圳、杭州、上海等地,並出口東南亞各國及俄羅斯等國,深受廣大消費者的喜愛。
歷史
會理石榴,栽培歷史悠久。《會理州志》曾作記載:「榴,則名日若榴,日丹若,曰金罌,曰天漿,曰朱實,曰朱英,曰金英;有甜、酸二種,俗稱石榴」。清朝,知州葉樹東到會理赴任,剛踏入會理境內,就被紅似丹霞的石榴花傾倒,即興賦詩一首: 「一騎關山天際月,全家兒女嶺頭雲,吏胥怕見先生面,萬朵榴花照使君。」米易巡檢陸蔚赴會理,也留有詩句: 「香瘴似羅雲似墨,石榴如火柳如煙,看山人入王維畫,縱酒詩成李白篇。」
概述
- 「會理石榴」原產地會理位於西南橫斷山脈東北部,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區域內氣候屬國內中亞熱帶西部半濕潤氣候區,日照時數多,蒸發旺盛;雨量集中,乾濕季分明。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會理石榴果大皮薄、色澤艷麗、粒大籽軟、味甜汁多的內在品質。
- 會理縣委、縣政府把「會理石榴」作為當地農民增收、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特色支柱產業,致力於可持續發展。2010年,會理石榴種植面積已達24.38萬畝,果品產量達24萬噸,果農收入達9.1億元,果品銷往全國20多個省區市和東南亞、中東及歐美各國。會理石榴產業的發展,帶動了運輸、勞務、包裝、住宿、餐飲、農資、營銷等行業的健康發展,實現了產業多元化。
特點
會理青皮軟籽石榴屬國內「名、優、特、新、稀」品種,其果大、皮薄、色鮮、汁多、籽軟,營養價值高,籽粒晶瑩剔透,果味濃甜似蜂蜜。
所獲榮譽
- 經農業部環境保護監測中心化驗檢測為無公害綠色食品;
- 1990年9月被農牧漁業部徵集為「第十一屆亞運會」展銷果;
- 1991年中國農學會、四川省科協聯合考察組專家評價:「會理青皮軟籽石榴的果形、色澤、籽粒透明晶亮度均優於陝西臨潼、安徽懷遠的石榴、為國內首屈一指」。
- 2002年、2004年獲中國石榴主產區優質石榴稱號;
- 2002年獲綠色食品認證;
- 2003年被評為四川省農產品知名品牌;
- 2005年獲中國西部農業博覽會金獎;
- 2006年參加東盟博覽會;
- 2006年獲農業部農產品金獎;
種植面積13萬畝,年產量8萬噸,均列全國第一。會理青皮軟籽石榴果大皮薄,一般單果重400~500g,特大果重1250g,果皮厚度0.3~0.4cm,色鮮,果皮綠黃色,陽面淡紅色,有紅彩霞;籽粒馬齒狀,水紅色,晶瑩剔透,每粒平均重0.55g,據西南農業大學化驗分析:可食部分比例高達55.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於15~17%,總糖14.49g/100ml果汁、Vc約5.97mg/100ml果汁,含游離氨基酸11種,水解氨基酸17種;果品耐儲藏,自然儲藏可達3個月之久,機械冷庫儲藏可達5個月。
截止2013年,會理石榴已實現產業的經營,全縣石榴種植面積達24.38萬畝,果農收入超過10億元,果品年產量穩定在25000萬斤以上,是名副其實的「中國石榴之鄉」。
相關事件
- 2009年9月第一屆國際石榴節在會理召開。
- 2012年9月第二屆國際石榴節在會理召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