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會寧縣劉家寨子的農事(楊進榮)

會寧縣劉家寨子的農事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會寧縣劉家寨子的農事》中國當代作家楊進榮寫的散文。

目錄

作品欣賞

會寧縣劉家寨子的農事

劉家寨子是一個十年九旱,卻是一個以農為本,靠農生存,豐一年就能吃喝幾年的地方。解放前,劉家寨子地廣人稀,川塬百姓有大量的存糧,所以是駝隊經常光顧的地方。駝隊前去長安行至平涼經海塬,一般都會折道繞行五十公里,馱上糧食,再起程回河西及西域諸國。毫不誇張地說,劉家寨子是古絲綢之路的一個重要驛站和節點。這一點,從蘭州大學任繼榮教授多年對西海固大地震及絲綢之路的研究考察資料中,可尋求到答案

絲綢之路像一條光纜線,沿途串聯了無數的關隘、渡口和驛站,劉家寨子應算一個。旱碼頭名不虛傳,客商如雲也不枉然。

劉家寨子川塬間濟,坡溝互存。最適宜小麥、糜谷、豌豆、胡麻、洋芋、莜麥、甜苦蕎麥等糧食作物的種植生長,小雜糧量大質優,只是沒有做出品牌,本地消化價格不高,難以鼓勵農民種植積極性。

出生在劉家寨子,劉家寨子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溝,根系我的魂靈,縈繞在我的心海,難以忘卻。

每年春天,從川到塬,一對對的牛驢騾,架對耕地模地,成十對的牲口拉着步犁或架上種具,均勻地走在偌大的田地間。那些故去的老一輩種田人,雖然生活的異常艱辛,但他們對務農的執着認真,現在幾乎都找不到了。

二叔是北莊社有名的莊稼人,即當地人稱的老農。老農是對肯吃苦有種田經驗人的尊稱。二叔一生不染雜事,一門心思都在農業上。他的節儉至今想來都虧了自己。他吃煮洋芋從不剝洋芋皮子,糜面倒鍋子焦皮了,他把那焦皮都要吃掉。他能根據大的節氣時令,用自己總結的經驗和土辦法,預測來年哪樣莊稼有無收成,所以他的自留地,從來沒有絕收過。乃至包產到戶後,他家的責任田,莊稼幾乎未薄過。二叔進入老年後,什麼都不想,紮實務好地是他唯一的理念。二叔用過的農具都和一般人用過的農具不一樣:犁鏵被他用廢紙爛草擦得如鏡子,一把鐵鍬的鐵鍬頭明光鋥亮。他犁過的地,花紋勻稱,橫豎成行。手工搖種的小麥,不稀不稠,恰到好處。他用麥穀草辮成的草辮子(窖轉),粗密有致,長短有寸。拴起來的糧食拴圓而穩妥。二叔一生很少閒過,風吹下雨下雪,他也要手提線杆,一邊撕勻羊毛,一邊攆羊毛線。二叔打麻繩織口袋的活都會幹。

承包土地後不幾年,人們種糧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所有人狠不得把院子挖了,都種上糧食。二叔在新堡子山後和老墳灣咀,用那把陪伴他半生的鐵鍬,挖修反坡梯田,幾乎從山底修到了山頭。當然,現在好地都少有人種了,反坡梯田已被水吹雨打和牛羊牲口踩踏,蹤跡尚在,荒蕪自然。老墳灣咀山頭上的樹,還活下不多的幾棵,瘦骨嶙峋,枯生摻半。每每到那路過,看到那幾棵榆樹,仿佛能看見二叔挖山修梯田栽樹的身影,中等個,精練乾瘦,不苟言笑的臉上全是汗水……

李寨的景家老人,裴灣的王發彥老人,後川的貟國慶老人,小岔的樊家老人,元淌的元家老人,劉寨的喬家老人……有很多像二叔一樣的老農,誠守一方土地,用苦不死的精神眷戀土地一生,沒聽過他們喊累,沒見過他們怕苦,為吃飽肚子,努力了一生。我回故土,喜歡在山頭和羊腸小徑上久坐,我之上的無數代人,沒有吃過幾頓飽飯,也沒有穿過幾件好衣服,與貧窮和飢餓鬥爭的數代人,可敬可悲可嘆!

小時,不理解他們為何"節儉"的要命,原來他們是窮怕了,餓怕了。人一定是缺過什麼,才會對什麼倍加珍惜。只有如他們經歷過民國十八年和一九六O年大饑荒的人,才懂土地的重要糧食的不可或缺。

解放前,劉家寨子一直是二牛抬槓,老槓子(老鏵犁)耕田,是靠驢馱人背肩挑的傳統農業時代。這種靠苦力種田產糧的農耕形式,存在了成千年。解放後才有步犁,架子車。

一九六O年代,聰明的劉寨人,發明了一種叫椽綁沿的改造山坡地的辦法。即,在陡坡地的低處,先平出一綹地,拿過一根松木椽子,在椽子的兩端,綁上人工搓成的彬草繩,兩截彬草繩朝裡面放平,從蔭濕處挖來兩大鍬濕土,倒在草繩上,鐵杵子杵牢實,再把難得的濕土沿椽子縫隙倒一條線,杵子輕杵一遍,然後一幫人把高處的土一鍬一鍬地撇到前面或者背土擔土往架椽的地方運。如此架四根椽,然後把第一次架的椽取下來,俗稱換椽。巡環往復,前面逐步增高,一塊平地就做成了。人們把這種修地辦法,叫打椽綁沿。

大概在一九七O年前後,準確地說,是全國轟轟烈烈「農業學大寨"運動開始,劉家寨子人,借用不多的架子車之便,大搞農田基本建設。先治理兩道川,把原自然成型的有微小坡度的地,通過大塊分割,修壩埂積流的形式,改造成了闊展平整的川地。之後又在溝岔,利用農閒冬季,鐵錘鋼釺,掀開凍土層,修壩埂平山地。這樣修成的地,人們叫它水平梯田。塬上人,在相同階段,依塬勢而修梯田。層層梯田如條條哈達纏繞在塬頭山腰。

梯田的興修,比原地產量提高,盛水更好,勞動強度更底。是一項苦在當代功利千秋的偉大壯舉。

這些梯田至今平整完好,為發展現代農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我們不應忘記修了這些梯田的人。他們也許走了,也許已人到古稀。但他們忍飢挨餓和受過的苦,才讓大棚搭的這麼順展,讓機械耕種收的這樣自如!

劉家寨子的農事,已走過了刀耕火種和二牛抬扛、人拉肩挑的艱難時代,在現代產業技術和產業政策的推廣應用下,快步走入了農業現代化。出力少、機械化程度高、科技元素多的時代已經到來![1]

作者簡介

楊進榮,曾用名綠雲、羅巴、走天涯、西北星,隴上田園詩人,作家,中國傳統文化的愛好者和鄉土文化的資深研究者。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