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伏生茶藨子

中文學名:伏生茶藨子

拉丁學名:Ribes triste Pallas

var. repens (A.I.Baranov) L.T

界: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亞 門: 原始花被亞綱 Archichlamydeae

目: 薔薇目 Rosales

亞 目:虎耳草亞目 Saxifragineae

科:虎耳草科

亞 科:茶藨子亞科 Ribesioideae

屬:茶藨子屬

種:伏生茶藨子

康定茶藨子(kāng dìng chá biāo zǐ,學名 Ribes vilmorinii var. pubicarpum L.T.Lu),落葉矮小灌木,近匍匐,高20-40厘米,稀直立而高達70-80厘米,具多數幾乎不分枝的枝。 [1]

目錄

伏生茶藨子形態特徵

伏生茶藨子(變種)(拉漢種子植物名稱)伏生矮茶藨(黑龍江樹木志)

落葉直立灌木,高1-2米;小枝暗灰色或灰褐色,無毛,皮通常不裂,幼枝褐色或棕褐色,具疏密不等的短柔毛,被黃色腺體,無刺;芽長卵圓形或橢圓形,長 (3) 4-7毫米,寬2-4毫米,先端急尖,具數枚黃褐色或棕色鱗片,被短柔毛和黃色腺體。

葉近圓形,長4-9厘米,寬4.5-11厘米,基部心臟形,上面暗綠色,幼時微具短柔毛,老時脫落,下面被短柔毛和黃色腺體,掌狀3-5淺裂,裂片寬三角形,先端急尖,頂生裂片稍長於側生裂片,邊緣具不規則粗銳鋸齒;葉柄長1-4厘米,具短柔毛,偶而疏生腺體,有時基部具少數羽狀毛。

花兩性,開花時直徑5-7毫米;總狀花序長3-5 (8) 厘米,下垂或呈弧形,具花4-12朵;花序軸和花梗具短柔毛,或混生稀疏黃色腺體;花梗長2-5毫米;苞片小,披針形或卵圓形,長1-2毫米,先端急尖,具短柔毛;

花萼淺黃綠色或淺粉紅色,具短柔毛和黃色腺體;萼筒近鐘形,長1.5-2.5毫米,寬2-4毫米;萼片舌形,長3-4毫米,寬1.5-2毫米,先端圓鈍,開展或反折;花瓣卵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2-3毫米,寬1-1.5毫米,先端圓鈍;雄蕊與花瓣近等長,花葯卵圓形,具蜜腺;子房疏生短柔毛和腺體;花柱稍短於雄蕊,先端2淺裂,稀幾不裂。

果實近圓形,直徑8-10 (14) 毫米,熟時黑色,疏生腺體。花期5-6月,果期7-8月。

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本變種葉較厚而小,長3-4.5厘米,寬3-5厘米;葉柄較短,長1.5-2.5厘米。 [2]

分類文獻

var. repens (Baranov) L. T. Lu, stat. nov.——R. repens Baranov in Acta Soc. Hart. Invest. Nat. et Ethnogr. 12: 31. fig. 26. 1954 et in Quart. Journ. Taiwan Mus. 13 (3-4): 219. 1960; 東北木本植物圖志261.圖版94.圖168. 1955.) ——R. triste Pall. f. repens (Baranov) Y. L. Chou, 黑龍江樹木志267. 1986.

伏生茶藨子生長環境

生長於被苔蘚覆蓋的岩石坡地或落葉松林下及林緣,海拔1000-1300米。模式標本采自內蒙古滿洲里北部。 [3]

伏生茶藨子分布範圍

分布於黑龍江尚志)、吉林安圖長白山)、內蒙古滿洲里)。[4]

參考來源

  1. 伏生茶藨子, 植物智, 2020-01-18
  2. 《中國植物志》 第35(1)卷 (1995) >> 320頁 PDF >> 伏生茶藨子 Ribes triste var. repens
  3. 熟悉卻不熟悉學名的生物---矮茶藨子之茶藨子科,茶藨子屬 2條回復 - 發帖時間: 2015年5月17日 俗名或別名:矮茶藨子 矮茶藨 燈籠果 伏生茶藨 匍匐醋李 red currant 回復 1樓 2015-05-17 17:55 舉報 | 賞山賞水 小吧主 12 落葉矮小灌木,近匍匐...
  4. 茶藨子屬_拼音_什麼是茶藨子屬_醫學百科 2010年11月1日 醫學百科條目「茶藨子屬」是一篇關於茶藨子屬的文章,全文分為拼音、中文名、拼音名、拉丁名、中國植物志、描述、屬下物種等幾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