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伏尼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艾捷爾·麗蓮·伏尼契(Ethel Lilian Voynich 1864-1960.7.27.)原名艾捷爾·麗蓮·布爾,1864年生於愛爾蘭科克市。
父親喬治·布爾是個數學家,母親瑪麗·埃弗雷斯特教數學,撰寫社會問題方面的文章,幫助丈夫著書。
伏尼契幼年喪父,父親去世時,她才七個月,家境窘迫,隨母由愛爾蘭遷居倫敦。
她有四個姐姐,大姐瑪麗嫁給一位當時頗有名氣的數學家;二姐的兒子泰勒是英國皇家學會的會員;三姐愛麗莎完全繼承了父親的衣缽,是個傑出的數學家,她對「四維幾何學」做出過重大的貢獻,而「四維幾何學」又是後來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理論支柱之一;四姐露茜是個化學家。
1882年,她得到親友的一筆遺產,只身前往德國求學, 其間還曾在柏林大學聽講斯拉夫學課程。1885年畢業於柏林音樂學院。畢業後,她患上了嚴重的手指痙攣,不得不忍痛放棄成為職業鋼琴家的理想。1887年伏尼契學成歸國,在倫敦結識了流亡在此的各國革命者。在這段時間,她還認識了恩格斯、赫爾岑、普列漢諾夫、馬克思的大女兒愛倫娜等著名人物,並曾到恩格斯家裡作客。其中俄國民粹派作家克拉甫欽斯基(筆名為斯吉普涅雅克)對她影響最大。在他的鼓勵下,她曾前往俄國旅遊了兩年,和彼得堡的革命團體有過聯繫。她同情革命,因此當時俄國的一些革命團體利用她的外僑身份及所在的將軍家庭來掩護,從事革命活動。她經常為關押在監獄中的愛國志士送食,送衣,並傳遞秘密信件。
1892年,她和一個受過她幫助、後來從流放地逃到倫敦的波蘭革命者米哈依·伏尼契結婚。夫婦一起積極參與俄國流亡者的活動。出版了《俄羅斯幽默文集》,其中翻譯介紹了果戈理和亞·尼·奧斯特羅夫斯基的作品。翻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章,一面傳播社會主義一面去烏克蘭學習烏克蘭文翻譯謝甫琴科的詩;去波蘭學習波蘭語翻譯和出版肖邦的書信錄。伏尼契擔任了流亡者辦的《自由俄羅斯》雜誌的編輯。後來又去了意大利,這些經歷為她的創作積累了不少的素材。
1897年,伏尼契的著名小說《牛虻》率先在美國和英國發表出版,這是一部以許多流亡者顛沛奮鬥的事跡濃縮提煉而成的英文小說。小說塑造的「牛虻」這個人物使六七十年代中國大陸的許多青年受其影響(參見劉小楓文)。《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的蘇聯作家尼·阿·奧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小說中也曾對《牛虻》有過高度評價。伏尼契還創作了其他一些作品。其中有小說《傑克·雷蒙》(1901),帶有自傳性質的小說《奧麗維亞·拉塔姆》(1904),敘述「牛虻」離家出走後13年的經歷的小說《中斷了的友誼》(1910),《脫下你的靴子》。 伏尼契在中國和蘇聯等國擁有廣大讀者,但在英國一直受到冷遇,伏尼契晚年移居美國,轉向音樂創作。蘇聯文學界人士曾到她紐約的寓所訪問,送去了18種蘇聯文字的各種《牛虻》譯本和一萬五千美元的稿費,並為她放映根據小說《牛虻》改編的電影。1960年7月27日她在紐約寓所去世,享年96歲。[1]

作品簡介

主要作品有牛虻三部曲:《牛虻》、《中斷的友誼》、《牛虻世家》。還有《傑克·雷蒙》《奧利芙·雷瑟姆》《俄羅斯幽默文集》等。    1.《牛虻》

《牛虻》(The Gadfly)是愛爾蘭女作家艾捷爾·麗蓮·伏尼契創作的長篇小說,19世紀末創作出版,小說是作者伏尼契受到當時身邊革命者的獻身精神的激勵寫成的,是一本宣揚民族解放和民族獨立的書。書中充滿了鐵與血和革命浪漫主義情懷,它激勵了無數俄國和中國的革命者為民族解放而奮鬥,該書塑造了一個資產階級青年革命者的形象,牛虻背叛了他所篤信的上帝和階級,參與了反對奧地利統治者、爭取國家獨立統一的鬥爭,最後為之獻出了生命[2]

2. 《中斷的友誼》

《牛虻》問世十三年後的1908年,伏尼契動筆寫了《中斷的友情》一書,描寫牛虻在南美洲的悲慘遭遇及回巴黎後參加意大利亞平寧山區的暴動等不平凡經歷。

3.《牛虻世家》

這是一部心理小說,它着力塑造了比阿特麗斯這樣一個典型人物,比阿特麗斯是牛虻的曾外祖母,一生遭受過各種苦難,從她的堅強、善良和正直的性格中,作者正是通過比阿特麗絲的堅強善良的性格,表現出牛虻的性格來源。[3]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