伎樂舞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伎樂舞蹈
|
|
|
與雅樂舞蹈相對稱的是伎樂舞蹈,二者構成為我國樂舞藝術的重要兩翼。伎樂舞蹈,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舉凡古代社會中除雅樂舞蹈之外,種種由專業藝人表演的觀賞舞蹈,例如秦漢的甬抵百戲、散樂雜伎,隋唐的九、十部伎,坐、立部伎,宋代的隊舞等等,都可以歸納在這個範疇之內。
伎樂舞蹈由來
伎樂舞蹈由專職的樂工舞伎表演,由於所表演的主要是供人觀賞的娛樂性舞蹈,因此儘管在樂舞文化發展歷程中起着難以低估的作用,代表了我國古代舞蹈所達到的藝術水平高度,而且事實上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居於我國樂舞的主流地位,但它一直受到社會的歧視、賤視,表演這類舞蹈的伎工被鄙視為雜戶、賤民,而處於被奴役、受壓迫的地位。
伎樂舞蹈發展
伎樂淵源於奴隸社會中的女樂——也就是樂舞奴隸,她們是繼巫而起的真正專業歌舞藝人。據說夏朝開國之君啟,即已在宮殿中「萬舞翼翼」,末代統治者桀已有「女樂三萬人」。到商殷末世,樂舞享受的規模更大,女樂充盈宮室,經常在「酒池肉林」中,作「北里之舞,靡靡之樂」。
正是這些專事歌舞的女樂,創造了奴隸社會中燦爛的舞蹈藝術,使舞蹈擺脫了原始狀態而日趨完整精美。但她們的身份仍是處於社會最低層的奴隸,和其他奴隸一樣,奴隸主可以任意買賣、饋贈、甚至處死、殉葬。現已發現的殷商奴隸主大墓中,常有精美的樂器、舞具和隨之殉葬的樂舞奴隸屍骨。這累累白骨就是生活在奴隸社會中女樂們悲慘命運的見證。
到周代,女樂活動更加普遍。東周時的禮崩樂壞,周王室的政治勢力衰微固然是主要因素,但在審美領域裡,與雅樂相對立的女樂(與古樂相對又稱「新樂」)的興起,實在是起了摧枯拉朽的作用。當時,據史書所載,女樂倡優已遍及諸侯後宮,占據了表演舞台的中心。偉大的思想家墨子揭露當時社會上,王公貴族們為了樂舞享受,不惜加重盤剝萬民,「以為大鐘、鳴鼓、琴琵、竽笙之聲」;宮廷豪門內供養着大批不能穿粗衣吃粗糧的樂工女伎。從另一側面反映出當時女樂之興盛。(見《墨子·非樂》)
在一件傳世的戰國畫像銅壺蓋上雕有一位揚袖起舞的女樂形象,她高髻長袖,情意綿綿,大有乘風欲去之勢。另一件燕樂漁獵紋銅壺上雕有一位正在擊磬表演的女樂,兩袖輕舉,體態婀娜,極為生動。它使我們看到了三千餘年前女樂的美妙舞態。
漢代是伎樂大發展的時期。漢代作為我國舞蹈史上的一大高峰,主要就表現在伎樂的繁榮上。這一時期出現了一些新的表演形式,如著名的角牴百戲、相和大曲;一些著名的舞蹈節目,如《盤鼓舞》、《巾舞》、《巴渝舞》;一些在歷史上留下了姓名的樂舞伎人。這些都標誌着我國的樂舞文化已進入了繁盛期。
留下姓名的伎人中最著名的恐怕要數趙飛燕了。她原是陽阿公主家的女伎,後被漢成帝看中,迎進宮中封為婕妤,最後竟貴為皇后。傳說她之所以能得漢成帝寵幸,主要依憑的就是她出神入化的舞技。
史書上說她「身輕若燕,能作掌上舞」,可能有些誇張,但她舞姿的輕盈美妙,確是史書所公認的。河南鄭州出土的一塊漢畫像磚上描繪一位女伎兩袖飄飛,一足點地,一足抬起,似正騰空而起,動感極強。更巧妙的是,畫面的左上方有一隻正凌空飛翔的燕子,無疑這是畫家在告訴觀者:這位舞伎正是身輕若燕的舞蹈高手。看來,「輕」確是漢人對舞蹈美的普遍追求。
漢代另一位登上后妃寶座的女伎是漢武帝時的李夫人。她出身於倡伎之家,哥哥就是著名的音樂家李延年。傳說李延年有一次在武帝酒宴前表演,且舞且歌:「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聽後問道:世上難道真有這樣的絕色佳人嗎?平陽公主告訴他:李延年的妹妹就是這樣一位「妙麗善舞」的女子。於是一位倡家之女,一躍而貴為夫人,在歷史上留下了她傳奇般的名子和事跡。當然,她們只能是極個別的「幸運兒」,那些身懷絕技、對漢世樂舞文化做出重大貢獻而連姓名也未能留下的樂舞伎人,比她們不知要多出若干萬倍。
漢代,整個社會已進入封建時代,然而樂伎仍處於奴隸地位,任人生殺予奪,仍無起碼的人身自由。樂舞伎這種卑賤地位,終封建之世也沒有根本性的改變。漢代社會已不再用生人殉葬而代之以「俑」,漢墓中有大量樂舞俑和樂舞畫像磚(石)出土。它們直觀地展示了漢世樂舞伎人的風采,也揭示了他們的悲慘歷史命運。東漢末,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在鄴城(今河北臨漳縣西南)修建了銅雀台,台上養有專供侍宴觀賞的樂舞伎。
曹操死後,這些伎人就遵照遺命被幽鎖在銅雀台上,每月初一、十五還要向他的靈位呈歌獻舞。風華正茂的妙齡少女,卻要倍伴亡靈消磨青春,虛度一生。高台沉沉,悲風習習,其生不如死的苦況是可想而知的。唐代詩歌中有不少詠銅雀伎的篇章,其中一首這樣寫道:
歌聲嗚咽,喝不盡無限怨屈恨,
舞袖沉沉,凝聚着滿懷愁緒。
暮色籠罩着西陵,
那就是伎人們悲傷欲絕的時分。
這是千萬樂舞伎人的血淚控訴。
盛唐是我國舞蹈發展史上的黃金時代,也是伎樂舞蹈的全盛時期。當時,能歌能舞的樂伎遍及社會各階層,宮廷有宮伎,軍營有營伎,官府有官伎,私家有家伎,蓄伎之風盛行。多者成百上千,少者數人、數十人,如詩人白居易,晚年家居,還養有家伎小蠻、樊素、紅萼、紫房等人。 [1]
參考文獻
- ↑ 《盛唐文物一分鐘》系列短視頻之《繪彩陶坐姿伎樂女俑》……,新浪新聞 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