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塘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五塘鎮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興寧區下轄鎮;五塘鎮地處興寧區東北部,東臨興寧區崑崙鎮,南接青秀區長塘鎮,西與三塘鎮接壤,北靠武鳴縣。距興寧市區21.5千米 。總面積280平方千米 。截至2017年12月,下轄1個社區;13個行政村 。截至2017年12月,五塘鎮戶籍總人口69863人 。
唐武德五年(622年)置橫山縣於鎮域,隸南晉州。貞觀六年(632年),改隸邕州。清光緒三年(1877年)始設宣化縣五塘鄉。1949年前,先後隸屬南寧縣、邕寧縣。1984年9月,撤改為五塘鎮。1987年7月,分置四塘鄉。2004年9月,五塘鎮改隸南寧市興寧區 。
截至2017年12月,五塘鎮有工業企業36個,其中規模以上6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8個 。[1]
概況
五塘鎮位於南寧市東北部,北靠武鳴縣,東與崑崙鎮毗鄰,東南連伶俐鎮,南臨長塘鎮,西與四塘鎮接壤。鎮政府駐地五塘街,距南寧市中心28千米。南梧公路橫貫全境。
沿革
1950年設五塘區,1958年改公社,1984年建鎮。位於邕寧縣東北部,距縣城26千米,距南寧市區28千米。1997年,面積280平方千米,人口5.9萬,以壯族為多,有壯、瑤、漢3個民族,轄五塘、西龍、英廣、友愛、壇棍、民政、永寧、沙平、四平、兩山、六塘、七塘、王竹、四六14個行政村。2002年末,總戶數13845戶,總人口60610人,其中農業人口56415人,非農業人口4195人。2003年末,面積280平方千米,總戶數13912戶,總人口61521人,其中農業人口57263人,非農業人口4258人,轄西龍、英廣、壇棍、友愛、民政、永寧、四平、沙平、兩山、七塘、王竹、大塘、四六共13個行政村以及五塘社區,共125個自然坡、444個村民小組。2004年底改屬興寧區。[2]
鄉鎮概況
五塘鎮位於廣西首府南寧市東北部,北靠武鳴縣,東與崑崙鎮毗鄰,東南連伶俐鎮,南臨長塘鎮,西與四塘鎮接壤。五塘鎮地處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地區,年平均氣溫21.4℃,日照時數1557小時,年降雨量1274毫米。五塘鎮人民政府駐地五塘街,距首府南寧市中心28公里。國道南梧二級公路貫穿全境(即24公里--44公里地段)。全鎮總面積28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72002畝(水田55350畝,畲地16652畝),其中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5727畝,旱澇保收面積32851畝。實有森林面積52760畝;山塘水庫8913畝,其中小一、小二型水庫5座,中型水庫1座。2010年底全鎮總人口為65577人,其中農業人口為61107人,占總人口的93.18%;非農業人口為4470人,占總人口的6.82%。全鎮以壯族人口居多,占總人數的97%,漢族和瑤族占3%。全鎮轄13個村委會和1個社區居委會、125個自然坡、444個村民小組。截至2017年底,常住人口61542人。
經濟情況
五塘鎮物產豐富,素有"南寧糧倉"之美稱。現在,全鎮已基本形成了以優質谷、苦瓜、西瓜、蔬菜、畜牧、水產等優質農產品為主導的特色農業產業帶,其中"五塘米"、"五塘苦瓜"、"五塘豬花"已是馳名區內外的品牌。從2011年來,五塘鎮不斷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已引進了涉及建材、造紙、化工、農產品加工、林產品加工等多個領域的10多個項目,這些廠家企業的進駐五塘,為全鎮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區位交通
南梧二級公路貫穿境內,還有,南廣高鐵在五塘設有五塘火車站,2014年12月26日全線正式開通運營,屆時五塘到南寧只需15分鐘左右,到廣州只需3小時左右,進入高鐵時代。
民族概況
有漢、壯、瑤三個民族,方言分壯話、平話、白話。國家公務員人數38名。有農村勞動力25731人。2002年全鎮共有鄉鎮企業42個,從業人數3800人。個體工商戶2160個,從業人數5890人。行業涉及交通運輸、食品加工、商品批發及零售、農副產品批發零售、輕工業產品批發零售、餐飲、旅舍、房屋出租、電信、郵政、電業、建築、法律服務、醫療、機動車維修、電器維修、科技、旅遊、文化等。2002年全鎮國民生產總值3.22億元,比2001年增長7.1%。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0.95%,同比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0.83億元,增長3%;第三產業增加值1.44億元,增長11.90%。財政總收入890萬元,完成指標任務92.7%。農民人均純收入2298元,比2001年增長10.4%。
農村經濟
2002年全鎮糧食作物種植面積達75090畝,其中優質谷56317畝,占全年總面積的75%。糧食總產量2.234萬噸。花生種植5113畝,總產量787.2噸;甘蔗種植6903畝,總產量達2.596萬噸。蔬菜種植62257畝,總產量6.322萬噸。西瓜種植11580畝,總產量達1.68萬噸。果園面積7655畝,水果總產量3267.9噸。大牲畜年末存欄7116頭;生豬年末存欄31122頭;家禽年末存欄28萬羽;水產品產量847.1噸。森林面積123348畝,全鎮森覆蓋率達39.1%。五塘鎮名優產品有:無籽西瓜、優質苦瓜、優質米、刺黃瓜、青椒、四季豆、荷蘭豆、葉類蔬菜。畜牧業產品有生豬和豬苗。
鄉鎮企業
鄉鎮企業以建材為主,有磚廠19家,總產值3040萬元。2002年五塘鎮加大對第二、三產業的管理力度,以小城鎮建設為切入點,在加大招商引資上做大文章。在鞏固原有鄉鎮企業的基礎上,成功地引進投資150萬元興辦民富獸藥廠,引進五塘自來水有限責任公司投資800萬元興建五塘自來水廠。引進自治區電力工程項目11萬伏變電工程在五塘鎮落戶。這些項目已經在2002年完成投資投入使用。2002年,五塘鎮還成功協助南寧市殯儀館焚化車間搬遷完成500多畝的征地工作,該工程計劃投資2千多萬元,並已於2002年5月破土動工。引進五塘覃河谷旅遊觀光項目,計劃全部投資2千萬元,該項目已獲得立項批准。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全鎮從事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倉儲、批發零售、餐飲等服務行業的人數達5890人,2002年全鎮鄉鎮企業總產值4.01億元,比2001年增長4.91%;第三產業增加值完成1.44億元,比2001年增長11.9%。
財稅金融
2002年五塘鎮全年完成財稅總收入890萬元,完成任務的92.7%,比2001年增收128萬元。全社會金融機構年末存款餘額達12460萬元;貸款餘額4650萬元。
社會消費
全年全鎮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500萬,比2001年增長4.1%,市場農林漁業產品批發成交額3千萬元,增長3.8%。
基礎設施
年內投資39萬元,完成西雲江水庫渠道硬化4.2公里以及灌區渠道配套建設。投資107萬元,完成面上渠道三面光工程15.7公里,渠道清淤及維修525.5公里。多渠道籌措資金7.7萬元發展小型抗旱水利工程,加固鴨池塘、六塘、六拿、六井、石圳、閉婆六等六座水庫,重修兩山上青壩、七塘黃李壩兩座,維修被毀渠道3處。2002年全鎮農田有效灌溉面積45727畝,旱澇保收面積32851畝。完成農村電網改造投資660萬元共11983戶,占全鎮總戶數的93%。全年農村居民用電量329萬千瓦時。投資19.7萬元建成8個村坡人畜飲水工程;投資23萬元修築村坡道路3條。到2002年底,實現14個村委電話入村。農村居民安裝電話1672戶,全鎮累計安裝程控電話4300台。農村居民安裝閉路電視1090戶。農村擁有電視機戶數11987戶。全鎮農業機械總動力合計68195千瓦。主要農業機械及設備台數5141台,合計34940千瓦。農產品加工機械合計7357千瓦。
城鎮建設
2002年重新修編五塘鎮城鎮總體規劃,建立了五塘鎮土地流轉數據庫。規劃新區一期開發面積800畝,主要有畜牧產品交易市場、住宅、大型鄉村別墅等項目。開通了聯通移動通信基站2個,全鎮有線程控電話安裝4300台,手機用戶4150戶。五塘自來水廠自2001年開始動工,2002年7月1日順利竣工,總投資800萬元,供水規模每日1萬噸,結束了五塘鎮依靠開採地下水供生活和工商業用水的歷史,為五塘鎮今後大量引進項目發展經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五塘自來水廠按規劃為五塘城鎮規劃區及附近飲水困難的7個村委會共28個自然坡共37990人、牧畜2萬多頭提供用水。2002年鎮政府投資117.3萬元,重塑形象工程,設計改造政府大院,完成了政府大院道路硬化100平方米,綠化1200平方米,建造籃球排球運動場所各一個。完成政府辦公樓裝修、政府大門改造重建、交流幹部周轉樓房建設以及王竹、四平、英廣、友愛、壇棍、西龍等六個村委辦公樓建設。五塘11萬伏變電站於2002年正式投入使用,以前困擾五塘經濟發展的水電問題已基本得到解決。
生態建設
2002年,五塘鎮完成2個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至此,全鎮共有生態文明示範村7個,分別是:五塘社區居委會定新坡、西龍村委壇白坡、民政村委細村坡、沙平村委沙平坡、友愛村委羅傘坡、六塘村委星垌坡、五塘社區居委會那岑坡。全鎮共有2489戶完成沼氣池建設,占全鎮農村總戶數的17.97%;衛生廁所改造總戶數3861戶,占全鎮農村總戶數的27.88%。2002年,西龍村委會壇白坡、五塘社區居委會定新坡、友愛村委羅傘坡分別獲縣委、縣政府授予的生態文明示範村建設一、二、三等獎。
黨政建設
鄉鎮黨委換屆後,衡南縣五塘鎮黨委堅持把加強自身建設作為首要任務來抓。一是完善中心學習組制度。每月集中學習不少於1次,並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和業餘時間,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政策,學習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知識。二是堅持執行黨內民主集中制。認真落實鎮黨委集體議事決策規範。每月定期召開黨委會。會前,黨政一把手互相通氣;會中,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形成集體決定;會後,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實施黨委決定,帶頭維護黨的形象,充分提高鎮黨委決策水平。三是加強制度建設。完善了各級幹部崗位責任制、鎮黨政領導下訪制度、包村落實黨建示範點創建和新農村建設示範點創建等系列制度,黨政一把手親自抓後進村,抓示範樣板點制度,經常深入聯繫點調查研究,給所在村出主意,找路子,定製度,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問題。四是加強組織建設。按照"四化"標準,大膽提拔德才兼備的青年幹部進入領導崗位,在調整充實後的鎮屬單位和部門中層幹部中,35歲以下的占43%,年齡最小的僅23歲。五是加強黨風建設。黨政領導在廉潔自律和勤政為民中率先垂範,嚴格遵守黨的紀律,堅決抵制向群眾"吃拿卡要"的不正之風。針對鎮政府離市區近,鎮幹部"走讀"現象嚴重的狀況,鎮黨委採取制度包村幹部記民情日記制度、後勤人員打考勤制度、鎮黨政一把手和督檢組定時不定時下村督查等方式,有效控制了"走讀"現象。鎮黨委換屆以來,鎮黨政班子成員共為群眾辦實事32件,下訪和接訪160多人次,幫助群眾上致富項目63個,建示範服務基地13個,使200多戶群眾擺脫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