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通滿族民俗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通滿族民俗館始建於1987年6月25日,2532平方公里,是目前全國唯一的一所展示滿族傳世文物和民俗風情的博物館,迄今為止,館藏文物已達610個種類,三千餘件展品。共接待各級各類參觀團體一千五百多個,社會各界參觀人士二十餘萬眾。慕名前來參觀的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的國際友人和港、澳、台同胞翹指嘉許,留言盛讚。一九九五年三月,中共四平市委、市政府列為愛國主義教育[1]基地。一九九九年五月吉林省社會科學院將本館作為學術基地。

基本介紹

伊通歷史悠久,是滿族的發祥地之一。從遠古的息慎,到宋、遼、元、明時期的女真,滿族先人都曾在這塊土地上生息、繁衍,是滿族的「祖宗肇興之所」。清初這裡建立了鑲黃、正黃二旗公署,設驛站,置柳邊。光緒八年升為州治。一九八八年八月三十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伊通縣,設立伊通滿族自治縣。溯古撫今。清太宗皇太極的生母孝慈高皇后就出生在伊通留下足跡。在這塊「貢山」「貢河」相間環抱的沃土上,伊通滿族繁衍生息。至今,伊通滿族的風俗習慣[2]、心裡素質仍具有鮮明的特點,他們虔心敬存下來的滿族傳世文物,在一九八七年三月代表吉林省在首都北京展出期間,曾贏得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高度評價。

伊通滿族民俗館覽分淵源、生產、生活禮儀、文化習俗和今日伊通六個部分。採取專題陳列的方法,用實物展品與照片、圖板、模型和錄像等形式,向觀眾展示伊通滿族特有的民俗世界,使來參觀者能夠得以了解伊通滿族人民的傳統習俗和風土人情,體察伊通滿族人的傳統意識和生活情趣。

視頻

伊通滿族民俗館 相關視頻

滿族民俗館 60年代住戶人家
滿族民俗風情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