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搶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遭搶劫

伊拉克國家博物館位於巴格達庫爾哈區,始建於20世紀20年代,是伊拉克最早建立的、藏品最豐富的博物館,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第11大博物館。博物館共有28個展廳,曾收藏了1950年以來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流域(簡稱「兩河流域」)出土的大量文物,包括遠古時期曾在兩河流域生息過的各民族、各個時代的珍貴文物,展現了不同民族創造的既一脈相承、又各具特色的燦爛文化。

然而,戰爭改變了伊國家博物館的命運。1990年海灣危機期間,伊政府為保護館內文物,曾轉移了一些最精美的珍寶、雕像、陶器等寶貴工藝品。此後該博物館關閉達8年之久。

海 灣戰爭期間和戰後,該博物館及其他一些考古場所曾遭搶劫,2264件文物和考古發現品以及2萬份珍貴手稿,其中包括公元前2000年亞述時代的雪花石雕塑 像流失。此外,由於聯合國的長期制裁,伊經濟長期處於停滯狀態,博物館不僅疏於管理,而且一些不法分子為牟取暴利,偷盜和走私活動囂張,致使博物館文物遭 到嚴重破壞,大量珍貴文物流失國外。

伊拉克戰爭的爆發使伊國家博物館再遭劫難。儘管戰前曾把數千件展品轉移,但在2003年4月9日美英聯軍攻占巴格達後,博物館再遭洗劫。薩達姆·侯賽因倒台後,有15000多件文物藏品被盜,其中包括許多古代美索不達米亞的珠寶和陶製品,伊拉克政府至今只找回其中的六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