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價格歧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價格歧視是一個專用名詞。

現代漢字是指楷化後的漢字[1]正楷字形,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即從甲骨文、金文[2]、籀文、篆書,至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演變而來。漢字為漢民族先民發明創製並作改進,是維繫漢族各方言區不可或缺的紐帶。現存最早可識的漢字是約公元前1300年殷商的甲骨文和稍後的金文, 再到秦朝的小篆 和隸書, 至漢魏隸書盛行,到了漢末隸書楷化為正楷,盛行於魏晉南北朝,至今通行。

名詞解釋

價格歧視(price discrimination)實質上是一種價格差異,通常指商品或服務的提供者在向不同的接受者提供相同等級、相同質量的商品或服務時,在接受者之間實行不同的銷售價格或收費標準。即以不同的價格銷售同一種商品。

企業實行價格歧視策略,可以提高企業利潤,同時增加社會福利。壟斷市場條件下,完全價格歧視可以使企業利潤最大化。

實行價格歧視的條件

必須有可能根據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劃分出兩組或兩組以上的不同購買者。市場必須是能夠有效地隔離開的,同一產品不能在不同市場之間流動,換句話說,就是不能使購買者在低價市場上買到產品再賣到高價市場上去。

在現實市場條件下,只要企業具備一定的市場影響力,就可以成功實現價格歧視,提高企業利潤。優惠券、差異化包裝及數量折扣,均可以作為實行價格歧視的手段。現在很多銀行實行的所謂金卡、銀卡客戶策略,實際上也是價格歧視的一種。

價格歧視的三個等級

1、一級價格歧視,是指企業對每一單位產品都按照消費者所願意支付的最高價格出售,也被稱作完全價格歧視。也就是企業對不同的購買者所購買的產品收取不同的價格,所有消費者剩餘都被壟斷者占有了。

2、二級價格歧視,是指按不同價格出售不同批量的產品,但每個購買相同批量產品的購買者支付的價格相同。

3、三級價格歧視,建立在不同的需求價格彈性的基礎上,是指將消費者分為具有不同需求價格彈性的兩組或更多組,分別對各組消費者收取不同的價格(學生票和成人票、會員卡和非會員卡)。

價格歧視的利與弊

價格歧視是市場經濟中比較普遍的現象,在經濟學中價格歧視是一個比較中性的詞彙,是一個經濟學術語。價格歧視既有其優勢也有其弊端。

價格歧視的優點:

1、價格歧視可以改善資源配置,增加人民福利

價格歧視在增加了廠商的利潤之後其實也同時增加了消費者的福利,是一種雙贏的局面,相對於壟斷市場,價格歧視的運用有助於提高社會的整體福利,甚至都可以接近完全競爭市場結構的福利水平,利用價格歧視展開競爭可以避免單一的價格戰,維護健康的市場環境,提高企業的效益。

廠商實行價格歧視,對於較高的支付意願的消費者還是實行的原有價格,而對於較低的消費者實行較低的價格,但不低於生產成本,那麼這樣不僅使得生產者的利潤增加了,同時消費者的福利也增加了,那麼整個社會的福利也增加了。只要當價格歧視的社會總福利水平是大於單一定價時的社會福利,那麼價格歧視就會使得社會的福利增加,此時如果資源配置沒有發生變化的話,那麼效率便不受影響,那麼這樣的價格歧視就是合乎正規,使得社會接受的。

2、價格歧視有利於行業的生存

在有些時候,很多行業必須實行價格歧視才能生存下來,如果不實行價格歧視,就不會有價格高於或者是等於平均總成本的情況了。但是在實行價格歧視的情況下,廠商是可以以較高的價格,即高於平均成本向需求彈性小的消費者銷售一定數量的產品,同時用比較低的價格向需求彈性大的消費者售賣更多數量的產品,而其總的產量生產的平均價格是大於平均總成本的。特別是新產品的推銷,新產品在技術、質量、功能和包裝上對原有的產品都是一種改進與創新,那麼這必然會吸引一些消費者,進而帶動更多的消費者來嘗試,企業也會為此投入更多成本,這樣,新產品在價格歧視的第一輪周期中就獲取了高額的利潤,隨後便可以採用低價和折扣促銷的方式,擴大消費群體,快速占領中低消費群體。

(二)價格歧視的弊端

1、信息不對稱的價格歧視,損害市場的公平性

所謂信息不對稱就是指交易的一方對交易的另一方不充分了解,從而影響到交易雙方的準確的決策。在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中,每一個經濟單位的利益都必須通過雙方價格的談判來實現,同樣的一種商品可能會由於它的信息優勢的不同而有各自完全不同的價格。這樣的情況是非常不利於營造一個比較公平的市場環境的,而且也容易產生大家為了更有競爭力而發生的價格欺詐的有損市場正常發展的有害行為。同時對於那些花費了大量時間和資源進行信息搜集的廠商來說,由於信息其本身是可以複製的,也是可以模仿的,現在的信息泄露問題很嚴重,這樣也會出現很多「搭便車」的現象出現,「搭便車」是由美國的經濟學家曼科·奧爾遜在1965年首次提出的,其基本含義就是不用支付成本而坐享其他人的利益。其它的廠商就很可能通過模仿來獲得信息的利益,而真正花費精力和時間致力於搜集信息的經濟體因為最終不能保持一種信息優勢,而更加導致的市場的不公平。

2、價格歧視所形成的壟斷優勢,影響服務質量

價格歧視所形成的壟斷優勢,使廠家有了定價權和說話權。壟斷,是一種產品或者服務只有一個廠家供應的市場,這個廠家就是壟斷者。但是,現實生活中很少會有那種純粹意義上的壟斷,而是通常把接近這樣狀態的就當成是壟斷,例如電信服務。市場經濟的國家都有《反壟斷法》,限制壟斷者的行為,以避免壟斷者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為這樣會妨礙市場競爭。與完全競爭相比,壟斷者所提供的產品的數量更少,而價格更高,其服務也比較差。

3、價格歧視使交易成本增加

價格歧視會使人們花費大量的交易成本來獲取信息,這便導致了人們的福利的的減少。價格壟斷是以信息壟斷為前提的,信息不對稱的直接後果就是導致較高交易費用的產生。

參考文獻

  1.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漢字,搜狐,2022-03-30
  2. 華夏古漢字《金文》,搜狐,2022-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