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隴縣馬鞍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儀隴縣馬鞍鎮,隸屬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轄區面積98.41平方千米,戶籍人口64176人(累計2018年原馬鞍鎮、石佛鄉、周河鎮數據),16個社區、37個行政村(2019年)。馬鞍鎮有「西部第一客家古鎮」之稱,集鎮形成於明末清初。馬鞍鎮是朱德總司令的故鄉,有全國100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之一的朱德故居紀念館,有國家AAAAA級景區琳琅山風景區、客家風情的紅軍街和紅九軍政治部遺址,是中國紅色旅遊發展的重要基地。2018年,馬鞍鎮有工業企業3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家。[1]
中文名: 馬鞍鎮
外文名: Maan Town
別 名: 馬鞍場
行政區類別: 鎮
所屬地區: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
地理位置: 儀隴縣東北部
面 積: 98.41 km²(2018年)
下轄地區: 16個社區、37個行政村(2019年)
政府駐地: 馬鞍鎮南海路97號
電話區號: 0817
郵政區碼: 637631
氣候條件: 亞熱帶濕潤氣候
人口數量: 約 6.41 萬(2018年原馬鞍鎮、石佛鄉、周河鎮戶籍人口)
著名景點:朱德故居、朱德誕生地、丁氏莊園
車牌代碼: 川R
目錄
行政區劃
2019年,馬鞍鎮下轄16個社區、37個行政村:文琳社區、永興社區、永安社區、興龍社區、瓦子坪農村社區、琳瑛農村社區、琳琅村社區、險岩農村社區、蔡家坪村社區、鐵山村社區、大梁村社區、玉蘭村社區、梁山村社區、新春村社區、方壩農村社區、千埡農村社區、大埡村、蓬萊村、大井村、金山村、石壩村、席庵村、南海村、鋼鐵村、挺進村、高坡村、沙溪村、土埡村、龍呈寨村、川石村、夜鶴村、田灣村、龍金村、強華村、石板村、錢糧村、繼紅村、旭日村、青松村、金龍村、平鴿村、光明村、雙祠村、神溪村村、馬梁村、新華村、白岩村、英雄村、水口村、獅蘭村、斑竹村、岐山村、雙龍村。馬鞍鎮人民政府駐南海路97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馬鞍鎮位於儀隴縣東北部,面積98.41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馬鞍鎮境內大部為低山和淺丘,地勢略為東低西高,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380~500米,最高點龍呈寨山頂海拔500米,最低點玉蘭村玉蘭河出口處海拔380米。
水文
馬鞍鎮境內河流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有4條小河流,主要河流沙溪河從夜鶴村流入,由西而東,從沙溪村流出,境內河道長8千米。
礦藏資源
馬鞍鎮境內礦產資源主要為磚用頁岩。
自然災害
馬鞍鎮境內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風災、霜凍、冰雹等。旱澇、風災基本年年發生,霜凍、冰雹10年難遇。洪災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8月19日,農作物受災面積1320畝,減立糧食70萬公斤,直接經濟損失150萬元。
人口
2018年,原馬鞍鎮戶籍人口40614人,原石佛鄉戶籍人口13255人,原周河鎮戶籍人口10307人。
經濟
綜述
2018年,原馬鞍鎮實現地方生產總值3.6億元,財政收入4245萬元,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2億元,實現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200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825元。
農業
2018年,原馬鞍鎮耕地面積15912.49畝,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42885畝,其中糧食麵積32295畝。種植優質玉米6620畝、優質水稻9100畝、良種花生3000畝、高澱粉紅薯6400畝。全年生產糧食達到1256萬公斤,實現人均糧食產量610公斤。組織村社幹部、科技示範戶進行水稻、油菜免耕直播技術培訓。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社10家,初審通過規模經營種養業家庭農場55家、水產養殖9家,並成功申報省級示範社1家。全鎮實現畜牧業產值11924萬元、年養成魚74萬公斤,產值達1297.65萬元。
工業
2018年,馬鞍鎮有工業企業30家,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家。
商業
2018年,馬鞍鎮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6家。
2018年末,原馬鞍鎮有餐飲、旅館、日雜店等商業網點473個,從業人員1892人;2018年,原馬鞍鎮商品零售總額20012萬元,比上年增加4.6%。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馬鞍鎮有完全中學馬鞍中學、九年一貫制博達私立學校、馬鞍小學、馬鞍二小、鐵山小學等。
文化事業
馬鞍場鎮的文化活動,從民國十九年(1930年)建立民眾教育館開展文體活動開始。解放後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個時期是1950—1966年,這一時期活動主要是幾個客家會館的廟會、節日燈會、川劇坐唱、龍燈獅舞、外來劇團演出,看「西洋鏡」等為主。第二個時期是「文化大革命」十年至1985年。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紅衛兵組織革命文藝宣傳隊,唱「語錄歌」,跳忠字舞,排潰樣板戲。廟會、燈會、龍燈獅舞、川戲坐唱等被視為「四舊」而被迫停止。文化大革命後至1985年,文化活動處於恢復調整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電影,節日學校、單位短小節目演出。第三個階段是1985—2002年,尤其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場鎮文化發展的最好時期。 馬鞍鎮以旅遊產業為平台,挖掘客家文化、書法、剪紙、篆刻,老體協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醫療衛生
馬鞍鎮設有儀隴縣第二人民醫院(馬鞍中心衛生院)、儀隴宏濟醫院(儀隴縣馬鞍鎮紅十字醫院)、鐵山衛生院。
交通運輸
儀平公路(儀隴—平昌)、245國道瀠馬段在馬鞍鎮交匯。漢巴南鐵路設有馬鞍站,巴廣渝高速公路、巴南廣高速在馬鞍鎮設有互通,距成巴高速日興出口僅20餘千米。
歷史文化
客家文化
馬鞍鎮被稱之為「西部第一客家古鎮」,集鎮形成於明末清初,不但誕生了偉人朱德,還形成了有當地特色的客家文化。清康熙年間,湖廣移民馬鞍落戶者漸多,在侯家梁一座形似馬鞍的山腳下建場,故取名馬鞍場。馬鞍老街全長約500米,街道南端有關帝廟,中間有龍母宮、禹王宮等客家古建築。馬鞍老街正中的龍母宮,是從廣東、廣西遷徙來的客家人於清嘉慶年間修造,已有200多年歷史,是客家文化的集中體現,也是研究客家文化的重要物證。正殿對面建有戲樓,為二重寶頂式樓房,戲樓後面是化妝室、道具室,兩側是廂房。
民間藝術
以剪紙、篆刻、書法為代表的「三鄉文化」是儀隴優秀傳統文化的瑰寶,是對多種民間美術表現形式的濃縮和升華。早在20世紀80年代,「三鄉文化」就聞名全國,儀隴也因此被文化部命名為「中國民間藝術之鄉」。馬鞍鎮組織群眾製作儀隴剪紙、客家竹篾器具、紅軍布鞋等民俗手工藝品10餘種。川北大木偶為世界稀有的木偶劇種。其偶身高大,酷似真人,五官靈動,四肢靈活,能基本完成人所能完成的一切動作,還能完成人所不能完成的一些其他動作。被蘇聯木偶藝術家奧布拉茲佐夫譽為世界上罕見的木偶藝術「中華民族藝術的冠冕」。(見《木偶論》)川北大木偶的起源向有二說。一說是清初湖廣移民傳入;一說是遠古木偶藝術文化的遺存。(見《列子·湯問》、《張魯傳》)這兩種說法都因木偶藝術向來被統治者認為是雕蟲小技,而不見經傳,從而缺乏有力的史料證據。但從現今遺下的舊木偶頭像中有「咸豐五年」的字樣,上溯應該不低於200~300年。
特產美食
客家美食
儀隴客家水席宴通過儀隴客家人民間廚師口口相傳得以傳承,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全席共九道菜、十大碗,均用蒸、煮、燉方式烹製而成。其菜品主要有:大品碗、龍眼肉、水滑肉、燜蛋、膀(肘子)、青筍燉土雞、臘排骨燉干蘿蔔夾、鯽魚豆腐湯、砣子肉(墩子肉)、夾沙肉、燒白、糯米南瓜。
風景名勝
綜述
馬鞍鎮有AAAAA級琳琅山風景區(內有朱德故居紀念館)和老街「五宮一廟」(文昌宮、禹王宮、廣聖宮、龍母宮、萬壽宮、關帝廟,均是清道光、咸豐年間修建的歇山式穿逗木結構建築,建築物之間設封火牆,街拱門設計嚴謹、工藝精細。整個古街區長約500餘米)、紅九軍政治部遺址等旅遊景點。
朱德故里景區
朱德故里景區位於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馬鞍鎮。總體規劃面積52.5平方千米,核心景區5.6平方千米。內轄5個村(社區),人口5385人,有耕地2641畝,植被覆蓋率92.6%,是一個與村民共生共融的開放式、原生態景區。景區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朱德故居、朱德誕生地、丁氏莊園),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1處(朱德同志故居紀念館、朱德父母故居、朱德生父墓地、藥鋪埡私塾、席家砭私塾、金城小學、琳琅井、朱德母親墓地、四方田、馬鞍中學題詞碑、朱德故里碑)。朱德故居紀念園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小學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國防教育基地、全國廉政教育基,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紅色文化旅遊精品景區、全國重點紅色旅遊區、全國30條紅色旅遊精品線路重要節點。2016年被評為全國「我最嚮往的黨史教育紀念地」、全國首批「景區帶村」旅遊扶貧示範項目、全國旅遊系統先進集體。狀若五星的琳琅山、形似官帽的轎頂山、酷似黨徽的錘鐮石、宛如青龍偃月刀的關刀山、貌似中國地形圖的感恩池與農耕文化、客家文化、「三鄉」文化、紅色文化共同構成多彩斑斕的畫卷。
儀隴縣馬鞍鎮客家廣場
儀隴縣馬鞍鎮客家廣場占地25畝,按照客家人文風情打造,與毗鄰的客家民俗一條街融為一體。
榮譽稱號
2006年,馬鞍鎮被列為第三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2020年7月29日,全國愛衛會決定命名馬鞍鎮為2017-2019周期國家衛生鄉鎮。
視頻
儀隴縣馬鞍鎮博大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