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儀表不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儀表不凡[ yí biǎo bù fán ]人的外表,風度;堂堂:儀容莊嚴大方的樣子。形容人的容貌端正。[1]

[]

端正,漢語詞語,拼音是duān zhèng,意思是姿勢挺直;在形式上、結構上或安排上協調相稱的;端正思想;正派、正確。

漢·劉楨《贈從弟》詩之二: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愴,終年常端正。

唐·韓愈《柳州羅池廟碑》:大修孔子廟,城郭巷道皆治使端正,樹以名木。

清·李漁《巧團圓·解紛》:遠遠望見兩箇後生飛趕前來,想是要買我做爺的了,不免坐端正了,好等他來拜見。

冰心《我們太太的客廳》:陶先生仍舊踧踖的含糊的答應了一聲,帽子放在膝上,很端正的坐在屋角的一張圈椅里。

《史記·儒林列傳》:太常擇民年十八已上、儀狀端正者,補博士弟子。」

晉·干寶《搜神記》卷十六:去亭六七里,有一端正婦人乞寄載。」

唐·顧況《梁廣畫花歌》:上元夫人最小女,頭面端正能言語。

《武王伐紂平話》卷上:華州太守蘇護有一女,生得形容端正,有傾城之貌。

《莊子·天地》:端正而不知以為義,相愛而不知以為仁。成玄英疏:「端直其心,不為邪惡。

《漢書·霍光傳》:每出入下殿門,止進有常處;郎僕射竊識視之,不失尺寸:其資性端正如此。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