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造田(鄭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以海造田》是中國當代作家鄭其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以海造田
以海造田,其土深淤,其質咸澀,難以深耕。鄉民築溝修渠,引淡水於二十公里外之鳳江,讓地淡化,增加植被,以利於植物生長。少年時,我總背竹簍到此溝渠之中摸魚掠蝦,特別是八月之後,毒日褪去炙熱,成片的水稻開始金黃,在田壟間總有河蟹爬行,這就昭示收穫的季節已至。此時,泡進淡水溝摸河蟹,一定有豐碩收穫。10多歲的我,摸河蟹卻已是老手。把衣服脫下盤於頭上,一是保持衣服乾燥攜帶,一是遮陽避日,然後背着竹簍,整個人除了留首於水面,其餘全泡進水裡。水溝草多,沿着溝壁,雙手探摸於水草之下,形成包圍之收攏,每有晃動,手必疾收,隨心抓按,是魚是蟹必有所獵。如果靜而無痕,應循溝壁摸穴,沿或滑或突泥面探循,有扁平小穴如口者,多是河蟹居所;有圓形略大者多藏泥鰍蛇鰻。摸到穴口,只手輕輕探循進去,若有異動,心必應之,或指尖所觸,爪即張開捉握,大多是本能反應,熟能生巧,即有所得。田蟹易辨易抓,蛇鰻較難尋獲,須膽大心細,指觸之粗糙有鱗質乃水蛇,若滑而猛動,多是泥鰍鰻鱺,但都要反應疾速,在它們還未反擊時就迅捷擒之,用力抓捕出洞,否則不單無功反受其害……
我在三嶼牧牛捕魚蝦的日子裡,三嶼島已設立組織,名喚「三嶼場」,建有場部。其時,知青下鄉,三嶼即成臨近鄉鎮知青的「北大荒」,後建起二層石屋知青樓,知青們於此開荒,種果,飼魚,養鴨,植咸草,種水稻,甚至談戀愛……幹得熱火朝天,激情燃燒,青春焰紅,至今還讓那批人刻骨銘心。那是1974年的事。桂強君有詩為證:
三嶼憶,篝火戰旗迎。墾戍為田農具累,晨昏戴月體膚誠。泥土抹書生。
秋陽熟,酷熱賽豪情。阡陌波潮千頃稻,耘耕汗水四周星。歲稔念懷輕。
不久前,有識之士建議把三嶼改建成濕地海洋公園,我有幸受三嶼場部麥書記之邀,與老知青一道再訪三嶼。現時的三嶼,已在經濟大潮中改革、轉變、完善。周圍萬畝水田基本已恢復成魚塘,在歲月的更迭中回歸,再現海之本色。漁夫歸來,耕殖於此。此地,電纜架通,路道已修,車軸可行,耕漁易貨繁忙其間。一片水域,疇壟間隔,恍如面面明鏡與天映照,其間天清景明,放眼萬里,遠山蒼蒼,近有鷗鷺低飛,木舟懸楫,蝦笱吊掛,蕉葉搖盪,漁寮炊煙,一陣摩托聲飄來去兮,驚飛一群塘邊啄食鷺鷥……三嶼島上,果樹繁密,草黃將綠。知青樓前,斯人遠去,昔日壯觀的知青樓已一邊坍塌,荒蕪如夢。麥書記告訴我,希望能重修知青樓,開闢成為一處有歷史紀念意義的景點。然後,把這三個島嶼重新規劃,配套上周圍萬畝養殖基地,建設成一個綠色環保,可種可游的休閒養生之地,到那時,三嶼之美再現矣!
作者簡介
鄭其,必讀社簽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