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斯拉記哈該書·建造神的家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以斯拉記哈該書·建造神的家》,作者: 費爾 (Bob Fyall),譯者: 葛熙樂,出版: 校園書房出版社,初版: 2013-09-01,頁數: 272,尺寸: 14.8 x 21cm,系列: 聖經信息系列,ISBN: 9789861983356。
內容簡介
生命,可以再一次地出埃及,重新活出上帝子民的榮光!
當生命被烙印了不堪的痕跡後,要如何繼續前進呢?對舊約時代的以色列人來說,公元前五百八十六年的被擄,就是這樣的一種烙痕:聖城耶路撒冷被毀,象徵上帝同在的聖殿遭焚燒擄掠,許多百姓與貴族被擄到異鄉巴比倫,淪為異族的臣民。在這種國破家亡的陷落中,生命要如何繼續向前邁進呢?
答案,在於上帝的應許與行動。以斯拉記和哈該書,正是描繪上帝的恩典行動,如何帶領以色列百姓重新歸回耶路撒冷,重新建造聖殿,另闢歷史的新頁。這是創傷之後的醫治,是疏離之後的關係恢復,也是一次和出埃及事件一樣盛大的新出埃及,讓百姓得以脫離被擄的狀態,重新經歷上帝的同在,活出上帝子民的身分。
藉著資深聖經教師費爾的深入闡釋,我們不但得以從「新出埃及」的角度來理解被擄歸回的事件,也看見其中所面臨的種種挑戰。當以斯拉記刻畫出重建聖殿的欣喜之情,反映上帝子民對於上帝同在的渴望時,人們仍舊要面對外在的攻擊和種種內在的衝突。面對上帝同在的應許,人們也可能落入不冷不熱的危機,對此不感興趣,這時,就需要哈該書喚醒人們,發出直接的挑戰,鼓勵他們繼續建造聖殿,因為聖殿乃是上帝同在的可見記號。
生命,的確可以再一次地出埃及,活出上帝子民的榮光;但是我們必須大力地回應上帝恩典的行動,熱切地渴望祂的同在。這是以斯拉記與哈該書所教導我們的功課,也是對於今日的讀者所發出的挑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公元前五八七年,猶大人被擄至巴比倫,五三八年古列王下詔,有一批人從被擄之地歸回,這就是以斯拉記和哈該書的背景。以斯拉記敘述了這一時期的歷史,哈該書則說到那些已經著手重建聖殿的人(拉一~三),卻因外在的抵擋和內部低落的士氣(拉四),而罷手停工。
費爾的釋經,將以斯拉記、哈該書(而非更一般的尼希米記)放在一起,增進讀者對這兩卷書的認識。以斯拉記在啟示神的旨意上,十分重要且激勵人;哈該書言簡意賅的信息,討論了非常重要的議題。這兩卷書強調為神建造、順服祂的話語、向著聖靈敞開之必要,今日的教會需仔細聆聽;而神的護理這主題,在神百姓靈性低潮時,總是鼓舞人心。
費爾是蘇格蘭Cornhill訓練中心的資深導師,過去擔任牧職,也曾是Durham很大一間學生教會的牧師,那時又在Cranmer Hall教導舊約聖經。
作者簡介
費爾(Bob Fyall)
費爾牧師目前擔任蘇格蘭的康惠(Cornhill)訓練中心的資深牧職督導。他有豐富的牧養和講道經驗,曾在蘇格蘭的地方教會牧過會,也曾在德倫市(Durham)牧養過一間很大的學生教會。他同時是位教學經驗豐富的舊約聖經學者,投身於聖公會神職人員的舊約聖經訓練。除了參與牧職人員的訓練與培育外,費爾同樣關注教會信徒在信仰上所面對的挑戰;他善用上帝給他的教導恩賜,透過各樣的演講和講座,幫助信徒面對如小說《達文西密碼》等等的錯謬思想。從他的寫作與講道中,我們可以感受到他心裡面所渴望的,是餵養與裝備更多的聖經教師,同時促進現今教會在牧養和講道上的更新。除了本書之外,他對約伯記也有深入研究,著有多本相關著作:《我現在親眼看見你》(Now My Eyes Have Seen You)、《上帝如何對待祂的朋友:約伯記的學習》(How Does God Treat His Friends:Learning from the Book of Job)、《約伯記中的創造與邪惡意象》(Images of Creation and Evil in the Book of Job),另著有《教導阿摩司書:從經文到信息》(Teaching Amos:From text to message)、《(聖經聚焦系列)但以理書:雙城記》(Daniel - Focus on the Bible:A Tale of Two Cities)等書。
牧師
牧師,新教[1]多數宗派中的主要教職人員。拉丁文作pastor(牧羊人)。《新約[2]》中以牧人喻耶穌,以羊群喻教徒,所以新教用牧師稱呼主持教務和管理教徒的教牧人員。
參考文獻
- ↑ 《世界宗教源流史》基督教之一百零一: 20世紀上半期的新教2,網易,2020-10-05
- ↑ 《文學回憶錄》聽與讀 | 第五講:新舊約的故事和涵義 ,搜狐,2017-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