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樹菩薩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從龍樹菩薩的故事中得到的啟示,在佛教的歷史上,從印度到中國,對弘揚大乘佛教貢獻最大的當屬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這兩位菩薩都是佛陀在經典中授記過的聖者,也被後來的大乘佛教各個宗派都尊奉為共同的祖師。
原文
在佛教的歷史上,從印度到中國,對弘揚大乘佛教貢獻最大的當屬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這兩位菩薩都是佛陀在經典中授記過的聖者,也被後來的大乘佛教各個宗派都尊奉為共同的祖師。在了解了鳩摩羅什翻譯的《龍樹菩薩傳》之後,我們除了對龍樹菩薩充滿敬佩之外,還應該從他的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示才是。
一、如何看待自己,認識自己,完善自己
1. 做人要低調,不要翹尾巴龍樹菩薩天資聰明,但是小時候卻因為太過狂傲,以至於變成了不良少年,學隱身術,到王宮做出了一些讓人覺得可恥的事情。由此可見,一個人聰明是好事,但一定不能因此而傲慢。蘇東坡曾經說過,「人皆養子盼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曹雪芹也在書里寫道,「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所以做人啊,還是要謙虛低調點,還是要保持忠厚老實的本色才行的啊。
2.交朋友要謹慎,不要誤交損友龍樹菩薩年輕時候交的那三個朋友,也都是很傑出的優秀青年,但是因為沒有在道德上完善自己,所以不知道應該把自己的才能用在做一些對國家和人民有意義的事情上。龍樹菩薩交了這樣的朋友,互相沒有向好的方面促進,反而一起去做壞事去了,實在是很可惜的事情。所以我們在學佛中也要儘量交一些好的朋友,能夠互相在好的方面有所促進。
3.要勇於承認錯誤,改正錯誤一個人犯了錯誤不可怕,只要能夠勇於改正就仍然是個好人。龍樹菩薩的事情也恰好證明了這個道理。龍樹菩薩小時候犯的錯誤,實在來說是很嚴重的,是人生一個很大的污點。但是龍樹菩薩在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之後,幡然悔悟,走上了學佛的道路,從此改變了自己的一生,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實在是善哉善哉。我們在學佛的過程中,也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確是個凡夫的事實,不能總覺得我就是對的,總要跟人爭辯個對錯出來,而且即使自己錯了也打死都不認錯。這就是我執啊,是沒有善根沒有智慧的表現,真正有智慧的人是能夠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改正自己的錯誤的。
4.要有自知之明,不能妄自尊大一個人稍微有了點成績和名氣的時候,一定要有自知之明。龍樹菩薩在學完了小乘經典,打敗了當時的外道和一些小乘論師之後,就覺得自己真的了不起了。這時候又有個外道故意的吹捧他,說他是無所不知的聖者了。龍樹菩薩這麼有智慧的人,已經有這麼搞的成就了,都由此犯了妄自尊大的錯誤,打算開宗立派自己做祖師了,要制定新的戒律,制定新款式的衣服給自己的弟子穿。幸虧這個時候有個大龍菩薩及時點醒了他,不然的話,龍樹菩薩也就成了附佛外道,而不可能真的成為菩薩了。我們現在很多的法師,最應該在這方面吸取教訓,不能因為自己有一定的名氣了,就覺得自己真的是了不起的高僧大德了,就真的覺得自己永遠是對的,別人崇拜自己讚嘆自己是天經地義的,甚至覺得自己可以開宗立派做祖師了。說真的,這樣的後果是很可怕的,這樣的行為和想法也是很可憐的,我們一定要認識到這一點才行。 5. 佛法無量無邊,不能自滿龍樹菩薩在沒有學佛之前,對於世間的學問已經覺得都掌握了,所以驕傲自滿了一把,結果差點把自己的命搭上。後來學遍了小乘的佛教經典,又開始驕傲自滿了,結果差點開宗立派成了附佛外道,如果不是大龍菩薩點醒了他的話,這個後果更可怕。龍樹在龍宮裡才知道佛法是多麼的深奧廣博,才知道自己以前的驕傲是多麼的膚淺。我們現在學佛,經常是略有一知半解,就覺得自己已經掌握了佛法的全部了,也開始驕傲自滿了。古人說,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二十年前小學生整天寫在課桌上的名言警句,我們現在還是有必要時常回味一下的。
二、如何對待他人,與別人相處
1.要尊重所有的人。要遵紀守法龍樹菩薩小時候之所以成為不良少年,首要的原因就是缺乏對他人的尊重,不懂得尊重他人的人權,所以就會為了自己的欲樂而傷害他人;其次,是法律意識淡薄,不懂得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的義務,也是一個人的道德準則的體現。我們學習佛法,也是如此,首先要懂得尊重別人,時刻保持一顆平等心,知道每個人都跟自己是一樣的,自己希望得到快樂,別人也不願意痛苦,自己不願意被人鄙視侮辱,別人也希望獲得尊重和關心。所以,在對待別人的時候,一定要記得將心比心,由己及人。
2.要提防別人的忽悠、奉承和吹捧。學佛人之間是經常互相奉承和吹捧的,不但居士經常吹捧出家人,尤其是有點名氣的法師,動不動就將一些「高僧大德」、「辯才無礙」、「善巧方便」之類的高帽子扣腦袋上,說真的,這樣確實有些肉麻。即使學佛的居士互相之間,也經常互相奉承讚嘆。也許奉承別人的人本身沒有什麼壞的心思,但是聽的人要是抵抗能力不強的話,就會真的覺得自己了不起了,就會驕傲自滿,妄自尊大了。龍樹菩薩都差點抵抗不了外道的忽悠,自大的要開宗立派了,何況我們這些腦袋經常進水的凡夫俗子呢?所以聽到有人讚嘆自己的時候,一定不要被忽悠了。
3.要能夠聽從別人善意的勸告。龍樹菩薩雖然差點被外道忽悠了,但是當大龍菩薩來點化他的時候,他還是很快就明白了自己的錯誤,可見菩薩畢竟是菩薩,善根的確是深厚的。我們在學佛的時候也是如此的,如果有同修勸我們改正錯誤的時候,一定要認真的想一想,不能為了面子而死不認錯。
4.與人相處,要注意方式方法。龍樹菩薩制服婆羅門外道的時候,直接使用法術,變出一個大白象,把那人摔的腰酸背痛腿抽筋,但是要度化不信佛的國王的時候呢,卻寧可先去應聘做軍官,給人家打打工,而且還不領工資。這就是菩薩為了度化不同根基的人,而採取不同的方式方法,這就是佛法說的善巧方便。我們平時與人相處,當然沒有龍樹菩薩那樣的水平和本領,但是我們要領會這個精神,對別人說什麼話,做什麼事,儘量都要以能夠促使別人在學習和修行上有所進步為目的,而不能為了跟別人爭個高低,甚至爭名奪利。
5.不能盲目的崇拜別人。龍樹菩薩是大乘佛教中最值得我們尊崇的祖師,他對佛法的理解,他的修行境界,在佛陀之後唯有無著菩薩能夠與之相比。但是,佛陀也明確的授記過,龍樹菩薩和無著菩薩是初地的聖者,那麼,試想一下,以龍樹和無著這樣的大菩薩的境界,才僅僅是初地的菩薩,我們其他的一些祖師或者高僧大德,總不會超越他們吧?現在佛教界經常有浮誇風的行為,動不動就宣揚某個法師是幾地的菩薩,或者是什麼菩薩再來,或者是什麼什麼轉世,如果我們稍微清醒點的思考一下,就不會盲目的去搞這些個人崇拜了。為什麼呢?龍樹和無著兩位佛授記過的菩薩,都僅僅是初地菩薩,提婆和世親嚴格意義上來說還沒有成為真正的聖者,我們如果盲目的推崇一些法師或者居士,豈不是很可笑的事情嗎?所以,我們要尊重在佛法上獲得成績的人,但千萬不能搞盲目的個人崇拜。佛法是理性的真理,佛教是理性的宗教,我們學佛,一定要做個理性的佛子才對。[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