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唐代詩人的詩句中看茶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唐代詩人的詩句中看茶效
圖片來自網易首頁網

從唐代詩人詩句中看茶效,「……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詩人對茶之功效予以高度評價,並誇張地將茶比作神仙的伴侶,頗為動人

原文

  中國古代,茶與佛教關係極為密切,不少高僧均通曉茶事。唐代詩僧皎然就是其一,他寫過不少茶詩,其中論及茶效有一篇名為《飲茶歌消崔石使君》,詩中曰:「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芽爨金鼎。素瓷雪色飄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一飲滌昏寐,情思爽朗滿天地,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清塵,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腦。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徒自欺。……」詩人把浙江嵊縣產的剡溪茶比作長生不老藥「瓊蕊漿」,這雖然有所誇張,但也寫出了詩人一飲二次三飲之後的精神感受。

  唐代文學家,詩人柳宗元,寫過一首五言詩,有如下詩句:「……滌慮發真照,還源盪昏邪。猶同甘露飯,佛事薰毗耶。咄此蓬瀛侶,無乃貴流霞。」詩人對茶之功效予以高度評價,並誇張地將茶比作神仙的伴侶,頗為動人。

  唐代着名的書法家顏真卿在《月夜啜茶詩》中贊茶功,曰:「流華淨肌骨,疏瀹滌心源。」表達了他對茶葉功效的體會。[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