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從人們對楊振寧的是非評論中,給了我們什麼警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從人們對楊振寧的是非評論中,給了我們什麼警示
圖片來自搜狐網

從人們對楊振寧的是非評論中,給了我們什麼警示?凡是那些自己沒有能力還總是說別人是非、品德低劣的人,通常都會造謠誹謗、詆毀污衊那些真正有才幹的人。這些有才幹的人往住會無端遭到這批嫉賢妒能的卑劣之徒的誹謗、詆毀,其實他們做出的不良行為不僅使他們自身受到傷害,還給事業帶來影響,給社會造成損失。

原文

對於楊振寧的為人在很多人嘴裡[[]]褒貶不一,其中最為人所詬病的莫過於一種說法:「當初國家需要他的時候他不回國,現在祖國發展好了他也回來養老了」。這個現今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在他的同胞眼中卻充滿了不理解和爭議。

說起楊振寧有些人知道他35歲獲得了諾獎,但他被更多人熟知的卻是他82歲時迎娶了28歲的翁帆女士。

我們總是非常的矛盾,一方面相信真正的愛情可以超越年齡,一方面又對超越了年齡的愛情七嘴八舌。

一方面對物理科學的崇拜遠超文學創作,一方面又對真正的科學家出言不遜。

1957年,年僅35歲的楊振寧就和李政道一起發現了「宇稱不守恆定律」推翻了物理學上堅立不移的基礎理論。但這還只是個開始,之後的他更仿佛是上滿了發條的鐘表高產的驚人,陸續提出「Yang-Mills規範場論」和「Yang-Baxter方程」。在楊振寧提出了Yang-Mills規範場論的基礎上,之後有7個諾獎是因為找到了楊振寧的標準理論所預測的粒子而獲獎。像丁肇中、希格斯這樣通過研究楊振寧提出的標準理論而間接獲得諾獎的更是有幾十個。可以說楊振寧幾乎壟斷了當時的理論物理。從他的理論衍生出的成果涉及了近60年來諾獎物理獎的理論物理和粒子物理部分。

很多人都說楊振寧這麼厲害,怎麼在教科書上就看不到他呢?倒是能看到牛頓、法拉第,那我只能勸大家努力學習讀個研究生,再說初中課本上鄧稼先的作者就是楊振寧。我們可以簡單記住一個結論,楊振寧是能和牛頓、麥克斯韋、愛因斯坦比肩的物理學家,是在國際最頂尖的物理學家峰會上站在C位的人。而且他為中國科研水平提升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在1971年中美關係尚未解凍時期,楊振寧第一次訪問回國到2021年的今日,回首50年間楊振寧先生一直在窮儘自己的能力招攬學術人才。先後在香港美國發起成立基金會,為中山大學、清華大學在海外募集了數億元資金,為祖國帶回了無數國內外頂尖學者,更是為清華帶回了獲得圖靈獎的姚期智。

最重要的或許如楊振寧自己所言,他一生最大的貢獻就是改變了中國人自己覺得不如外國人的心理。曾經的鄧稼先今時的楊振寧都共同奔赴在推動我國科研快速發展的光明大道上。

看了楊振寧為世界、為國家做出的這些貢獻,那些嫉賢妒能的「噴子們」還有什麼話說嗎?先不說他們說的那些所謂的「缺點」是否可以稱其為缺點,即便是缺點,那麼也應該算是瑕不掩瑜吧?

當然,對楊振寧非議的人當中,的確有一些只是觀點和處事方式與楊振寧不同,但這部分人畢竟是少數,而大部分是一些無能之輩嫉賢妒能說三道四

南無第三世 多傑羌佛在《世法哲言》中說:「無能劣徒繁於詆毀嫉妒他或之才功;具德之士多在敬佩效研他人之優績,由是察見劣徒為藏私癖,以毀嫉而為遮帳蓋之羞慚,所為是也」。學習佛陀說法我認識到,凡是那些自己沒有能力還總是說別人是非、品德低劣的人,通常都會造謠誹謗、詆毀污衊那些真正有才幹的人。這些有才幹的人往住會無端遭到這批嫉賢妒能的卑劣之徒的誹謗、詆毀,其實他們做出的不良行為不僅使他們自身受到傷害,還給事業帶來影響,給社會造成損失。

無數的事實都證明了這樣一種現象,無能無學的人,大部分都是要破壞有才有識之士的。因為這些沒有真本事的人就是通過誹謗污衊的手段來隱藏自己的私癖,來抵賴、遮蓋自己的無能之處,並以此來作為自己的遮羞布,沒有其它什麼多的理由可談,這種行為的目的就是為了遮藏羞癖,擊滅公益,妄自增格。

而具備道德的有學問的人,則大多數都是讚嘆敬佩和效研、學習別人的優於自己的東西,見到別人優秀的地方就會讚嘆。這也是為什麼越優秀的人越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和建議,並從中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進而轉變成自己向上的動力和能量。

《菜根譚》中有這樣一句話,人低為王,地低為海。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淵;人不畏其低,故能孚眾為王。山不解釋自己的高度,並不影響它聳入雲端;海不解釋自己的深度,並不影響它容納百川;地不解釋自己的厚度,並不影響它承載萬物。與君共勉![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