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仍圖鎮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汝湖鎮仍圖位於惠城區東北部,東江西岸,總面積約7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2.8萬人,講惠州本地、客家、福佬話的人都有,距市行政中心25公里,原屬博羅縣,2003年原仍圖鎮劃入惠城區併入汝湖鎮。仍圖歷史悠久,底蘊深厚,商業發達,素有"東江商埠"美譽,尤其餐飲業更是享譽惠州。仍圖環境優美,山清水秀,生態資源豐富,境內東江河岸長度超過15公里,廟灘水庫水面超過3600畝,適合休閒度假旅遊,屬東江水源保護區。仍中村,南新村有連片成群的青磚古屋,如陳氏祠堂,仁英圍(明)等,保存較好,大多是解放前的地主屋,是那個時代的縮影,具有歷史文化價值。

據博羅縣地情網記載:

仍圖鎮位於博羅縣城羅陽鎮東部40公里的東江中下游北岸,南部隔江與惠陽縣(市)的橫瀝、水口兩鎮相望,西與惠城區的汝湖鎮相連。因近江沖積成河漫灘圖平原,故唐時稱瀛圖,後因陳、林兩姓到此開店設市,稱店仔行,又稱永盛街,1945年後改稱仍圖。全鎮74.1平方公里處於東江半月形環抱。鎮區東南為河灘沖積平地,西北為丘陵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屬南亞熱帶季風氣候,年均溫度22℃,年降雨量2000毫米。1990年有人口25035人,分布於1個圩鎮居民委員會和13個管理區的74個自然村。農業生產以傳統的種植水稻為主,兼種甘蔗、花生,近年進行蔬菜生產。並成為惠州市區的生產蔬菜基地。交通方面除博(羅)仍(圖)公路外,還有東江航運( 95年報廢) 。

目前仍圖主要以農業為主,製造業為輔,特色農業有:甜玉米基地、台灣火龍果基地及番石榴種植。製造業有明華工業園、仍北工業園、鎂仕特車燈等。教育方面,片區內目前有仍圖中心小學、仍圖中學(初中)、若干村內支教點和三家幼兒園。

其它方面:自來水,鄉村公路已全部鋪設,社區其它設施有加油站及小型醫院,郵局,農商銀行網點。[1]

歷史情況

仍圖在南宋末年已有圩市,宋代始建真君宮。

光緒年間,仍圖建爐煉鐵。

1993年接入電話。

2003年經國務院批准原仍圖鎮劃入惠城區,其後併入汝湖鎮,目前為汝湖鎮仍圖社區。

宗教場所

真君宮

觀音堂

基督教堂

歷史人物

謝膺白 (1890-1957),又名嬰白,號臥子,廣東博羅人。黃埔軍校教育長,後任國民政府軍事參議院中將參議。

林耀桂(1874-1965),埔頭村人,廣東龍形拳宗師,曾在燕塘軍校任武術教官。抗日戰爭時期,曾為第十九路軍編練抗日殺敵大刀術。

那沙(1918~2000) ,原名林澄思,曾任安徽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名譽主席、編審,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安徽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安徽省音樂家協會名譽主席,《小說月報》顧問,中國文聯全國委員,中國戲劇家協會常務理事、安徽省政協常委。著有話劇劇本《毒手》,詩集《英雄岩》等。

地方美食

釀豬皮

仍圖湯粉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