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今日花朝(紀昀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今日花朝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今日花朝》中國當代作家紀昀清的散文。

作品欣賞

今日花朝

「一年春事說今朝」,說的是農曆二月十二,「花朝節」——俗稱「百花的生日」。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傳統節日,只是不及清明、端午、中秋、重陽那麼有名,那麼隆重。近年來,人們常發懷舊思古之情,又把「花朝」這個日子重提起來,借着這個由頭踏春、賞花,成了初春時節頗有趣味的一個日子

舊俗記載,在這一天,家家都會祭花神,閨中女人剪了五色彩箋,取了紅繩,把彩箋結在花樹上,謂之賞紅,還要到花神廟去燒香,以祈求花神降福,保佑花木茂盛。人們還會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稱為"踏青",這是紀念百花的生日。

這裡講的「花朝節」和《紅樓夢》里講的「花神節」是不是一碼事兒呢?

《紅樓夢》中,說的是四月二十六,是芒種節,「言過了芒種,便是夏日了,眾花皆謝,花神退位,須要餞行。」——「大觀園裡的那些女孩子們,或用花瓣柳枝編成轎馬的,或用綾錦紗羅疊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線系了。每一顆樹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這些物事。滿園裡繡帶飄颻,花枝招展,更兼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讓,燕妒鶯慚,一時也道不盡。」…

兩個節日意趣很相似

從時間上來看,一個是初春,一個是夏初;從寓意上來看,倒像一個是「迎接花神」,一個是「送別花神」的感覺。整個時間段就在春天,正是花木豐盈,草長鶯飛的時節啊!

今日花朝,時令還帶着冬天的寒意,風的的勁頭還很硬朗。每天來來回回走的路上,都是看習慣了的風景,似乎簡單單調,卻也能感覺到變化,慢慢地,入眼的顏色都鮮亮起來,枝條泛青,嫩芽初生,草色新綠,鳥叫聲也清脆婉轉了。

梅花已謝,別的花還怕冷,只是個花骨朵,縮頭縮腦地藏在枝丫間。只有迎春花卻開得歡快,亮黃亮黃的小花,一串串伸出來,垂下來,很明艷,很熱鬧的樣子,像嘰嘰喳喳地說話,告訴我們:「春天來了!」。

幾場冷風吹過,幾場冷雨飄過,幾次乍暖還寒,不知不覺中風變得柔軟。此時,南方的玉蘭花羞澀地盛開了。這花很適合在薄陰的天氣里擺起姿態——象牙白色的花朵,高挑的樹幹,襯着灰濛濛的背景,很和諧,像一個穿着旗袍的女子佇立窗前,高雅又憂愁……

當陽光變得明麗的時候,真正春暖花開的時節就到了,特別喜歡鄉野間,間或一株桃花盛開,一株梨花盛開,四下里也沒什麼別的動人景致,那團分紅,那團雪白帶給人的不僅僅是驚喜,還有驚詫。若是在近旁有一彎溪溝流水,給這景致中又增添了神來之筆。

就喜歡那麼遠遠地看着,美好的畫面如一縷清泉把心神滋潤得很愜意。

江南的土地,適合油菜的生長,原本是普通的農作物,因為花開成陣,很有氣勢,變成了一道春天裡熱烈的風景,引得成群結隊的人來觀賞。我家的四處就有一片一片的油菜田,以前並不覺得起眼,現在看着也撩人心魄。

還記得半山街心,有一處很小的花園,裡面有幾棵櫻花樹,很讓人心動。三月盛開,白色的花瓣,輕薄如蟬翼,遠遠看去,宛如九天飄落的一片雲彩。在春天奼紫嫣紅的喧鬧中,它們太過安靜。花期短暫,三五天便謝了,帶着一縷春愁消失在了時光的深處。誰會在意那縷寂寞的春愁?

久居江南,習慣了春天繁花似錦,美妙動人,卻疏遠了大北方我的家鄉春天的景致。

春到塞北時,北方人俗稱「開春了」。從冰封的世界裡最先甦醒過來的是土地,泥土在腳下變得鬆軟,氣息芬芳濃郁。農場裡繁忙的春耕、春播季節開始了,我爸開着解放車起早貪黑地跑連隊,運送各種農資。

記憶中小孩兒們迫不及待地脫了厚厚的棉衣,渾身變得輕鬆爽快;家裡用磚頭、鋸末堵起的後窗被拆開,用牛皮紙封起的前窗也被打開,一屋子的通透明亮;男孩兒可以折了柔韌的柳條做口哨了;小丫頭可以挎着籃子在野地里剜野菜了。

北方苦寒,春天裡花的影子比較少見,所以也不知道什麼「花朝節」,「花神節」。

即便是到了盛夏,自家的小院裡才有幾株花草湊個熱鬧,比如喇叭花,雞冠花,我家的窗台上也有我爸精心侍弄得幾盆花,像燈籠花,玻璃翠……被調皮的小孩兒揪得七零八落。再就是菜園子裡或自留地里的豆角花,西紅柿花,土豆花也算是一年裡難得的花事。

和我們最親近的花是野地里一叢一簇的苦菜花,和一些星星點點的不知名的藍色小花。在剜苦苦菜和婆婆丁的時候,出現在我們的身前、腳邊,可以隨意采上一把。

還記得十三四歲時,我和小夥伴於蘭蘭,騎着自行車到很遠的「南山包」采牡丹花(野芍藥),要在很深的草甸子里鑽大半天,手臂被帶刺的荊條刮出好幾道傷痕,才找到一株牡丹花,或野百合花,興高采烈地拿到家裡,花就失了精神頭,變得蔫巴巴的了。

於蘭蘭是我最好的夥伴,從小學預習班就在一起了,直到高中,我考上大學離開了農場,她一直留在了那裡,她在我的記憶里定格成了一朵藍色的小花,一直盛開着,沒有年輪更迭,不分春夏秋冬。

北方女孩兒的豆蔻年華里少了太多奼紫嫣紅的滋潤,也就少了江南女孩兒精細靈秀的氣韻。

很久沒回北方了,據說現在與以前很不一樣了,春天裡也是桃紅柳綠,團花簇錦,堪比江南

如今,科技進步改變着時空、距離甚至時令,我們從大自然里攫取了太多額外的饋贈,時時可見草木蔥榮鮮花盛開。但刻在我們基因里的生物鐘卻仍然隨着四季的腳步「滴答,滴答」地走,依舊渴望着,冬季飄雪,春暖花開,夏日炎炎,秋實纍纍。所以大自然按時,按律給予我們的一切,才是最好的禮物,不能太過貪心。

[1]

作者簡介

紀昀清,散文在線網簽約作家。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