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湖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仇湖鎮位於江蘇省海安縣城北20公里,北緯32°,東經120°,總面積34.5平方千米,總人口2.23萬人。南與古賁、吉慶接壤,北與安豐鎮毗鄰,西與白甸、墩頭相接,東與富安鎮交界。交通方便,主幹馬路有海仇路、仇墩路、安仇路。屬里下河低洼圩田平原區,海拔1.6~3.5米。[1]
歷史沿革
仇湖亦稱虬湖,古屬"海陽""寧海"轄地,形成於唐朝,公元907年前,地勢西北略高,東南偏低。五代十國時勤勞智慧的蘇州閶門人陸續來此定居,蓋廬搭舍,以燒鹽、耕作和打漁為生。,但常受黃海大潮侵襲。宋代范仲淹率領兵夫構築防潮大堤,名曰"捍海堤"(後人稱"范公堤"以示紀念,今為204國道阜寧至南通段),構築防潮墩兩座:土山和蛤蟆山(今仍在仇湖境內)。
民國元年(1912年)仇湖隸屬東台縣,稱為南薌市,轄148個莊舍。
民國18年,仇湖為東台縣第五區,區公所駐地在仇湖莊。
民國29年,新四軍東進,泰縣縣政府在海安鎮成立,仇湖隸屬泰縣管轄。
民國32年,始建紫石縣,仇時區(仇湖、時堰)劃歸紫石縣。是年3月,仇時區劃分為仇湖區、時堰區。
民國37年,紫石縣更名為海安縣,仇湖為海安縣仇湖鄉。
1949年,仇湖區轄朱虞、五烈、茂榮、曹朱、丁華、傅舍、仇東、仇西、禾鳳九個鄉。
1950年,海安縣行政區劃調整,仇湖區轄朱虞、曹朱、丁華、傅舍、仇東、仇西、墩頭、鹿汪、禾鳳九 個鄉。
1950年,海安縣再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仇湖區轄馬舍、隆政、於王、烈士、校林、仇湖、墩頭、丁禾八 個鄉。仇東仇西合併為仇湖鄉。
1957年10月海安縣再次進行行政區劃調整,仇湖區轄隆政、烈士、仇湖、墩頭、瓦甸五個鄉。原仇湖鄉與丁禾鄉部分合併為仇湖鄉。
1983年海安縣糧種場合併給仇湖鄉。縣農工校、縣原種場、國營漁場、縣麻瘋院、縣精神病院均隸屬仇湖鄉黨委領導。
1992年,海安縣行政區劃統計,仇湖鄉轄行政村16個(湖濱、湖北、湖東、新東、楊柳、友誼、湖南、仇南、仇湖、朱舍、湖西、湖中、湖興、鳳凰、蔣陽、聯湖、禾莊),村民小組125個。
1995年10月18日,仇湖撤鄉建鎮,建制為仇湖鎮。是年仇湖鎮行政村調整,仇湖鎮轄行政村13個(湖北、湖東、新楊、友誼、仇湖、朱舍、湖西、湖中、湖興、鳳凰、蔣陽、聯湖、禾莊),村民小組125個。
2001年,海安縣鄉村區劃調整,仇湖鎮行政村合併為五個:東湖村(湖北、湖東、新楊合併而成),仇湖村(由友誼、仇湖、朱舍合併而成),西湖村(由湖中、湖西村合併而成),禾莊村(由湖興、聯湖、禾莊合併而成);鳳陽村(由鳳凰、蔣陽合併而成),村民小組仍為125個。
2004年7月20日,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准,海安縣對部分鄉鎮行政區划進行調整。仇湖鎮、吉慶鎮、墩頭鎮合併為墩頭鎮,鎮政府設於墩頭鎮。[2]
民俗文化
仇湖以白龍橋而聞名,每年農曆三月十九號仇湖會舉行大型集市。關於白龍橋,這裡面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遠古的仇湖鎮有一位樸實、憨厚的農民,一家四口人,家養一頭勤勞的白牛,這頭牛天性活潑,閒時,喜歡東蹦西跳,久而久之,在東西相距二百來米的地方,跳成了兩個大塘。光陰荏苒,塘中流溢出潺潺碧波,成了有名的"東湖"與"西湖",海安的"仇湖"因此而得名(仇,虬也,龍的古稱)。
農曆三月十九日那天,白牛突然開口對主人講話了:"老伯,這些年來,我與你們相依為命,結下了不解之緣,我快要成仙了,不忍丟下你們,想把你們一起帶到天宮去,你們使拖着我的尾巴,不見光明,不睜眼。"立刻,天昏地暗,白煙瀰漫,朦朧中,白牛帶着精心哺育它多年的四人,告別了人間,向那遙遠的天空飄逸而去。快到南天門了,白牛喜出望外,哪知仇家小媳婦出於好奇,按捺不住,睜開了雙眼。"轟隆"一聲巨響,南天門緊閉,白牛的尾巴被軋斷,白牛進了天宮,成了龍,而仇家四人卻掉進了汪洋大海……白龍十分悲傷,淚水如大雨傾盆。後來,人們在兩湖之間架起一座小橋,取名"白龍橋"。據說,白龍還每年都回來探家一次呢!
以後,每年農曆三月十九日,成千上萬"龍的傳人",不遠萬里,聚集於此,或載歌載舞;或燃爆鳴鼓;或焚香祈禱;或栽木育花,以此來表達他們對白龍的無限思念之情。[3]
經濟發展
仇湖經濟社會穩步發展,工業形成了以毛織、生化、有色金屬冶煉為主的發展格局;農業以蠶桑、水稻、小麥、棉花等產品為主導;以虬泓山莊、里下河生態休閒區為主體的旅遊餐飲業逐步發展;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優化,社會治安環境穩定,各項事業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