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仇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仇姓是中國人的姓氏之一。"仇"字作為姓氏時與"球"同音(普通話拼音:qiú (甘肅宕昌縣境內讀qi)。仇姓來源於春秋宋國大夫仇牧,據2013年年數據,全國排名232位。

姓氏源流

出自九姓

仇姓源出殷末三公之一的九候(一說為九吾氏)。夏代時,九吾氏為諸侯,商代為九侯國,取代夏時的部落。商朝末年,紂王殺九侯。其族人避居各地,以國名加"人"字偏旁為仇氏,世代相傳至今。

另外,傳說大禹後裔子孫有九人偕同入閩,居於大詔(今福建 詔安),歿後為神,人稱其為九侯,分別葬於詔安縣東北的九座連烽之山上,因稱九侯山。其後裔子孫稱九侯氏,後省文簡化分衍為單字姓九氏、侯氏,九氏後有加"人"字偏旁為仇氏者,世代相傳至今。今福建地區的仇氏、部分侯氏,人丁興旺,據說就是如此而來。

出自鮮卑族

出自南北朝時期鮮卑拓拔部侯氏部落,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

據典籍《魏書》記載,南北朝北魏時期,有中山縣人侯洛齊,本為侯氏,後為仇氏族人所收養,遂改為仇氏。

在北魏太武拓跋燾執政時期,仇洛齊以率軍平定涼州功高,拜為內都大官,其後裔漸成望族,世代稱仇氏至今,成為中原仇氏一支,望出平陽郡(今山西臨汾)。

出自子姓

仇牧之後。仇姓為春秋時宋國大夫仇牧之後。據《元和姓纂》載,仇牧為在蒙澤(在今河南省商丘東北)被殺的宋緡公報仇而討伐南宮萬。南宮萬在自家宅門外與仇 牧展開一場惡鬥,仇牧被南宮萬摔死。仇牧的後代便以他的名字仇為姓,稱仇氏。此支仇氏望出南陽郡(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子姓仇氏後有改為裘氏、求氏者,故子姓仇氏、裘氏、求氏系一家人。

出自侯姓所改

據《魏書》載,南北朝後魏時,有中山人侯洛齊,本為侯姓,後為仇氏養子,故改仇姓。太武帝時,他以平涼州功高,拜為內都大官,其後漸成望族,成為中原仇姓一支。此支仇氏望族居平陽郡(今山西省臨汾市西南)。

出自前仇池國

東漢建安年間,氐族人楊騰率領部眾遷至仇池山(今甘肅西和縣城南四十五公里處)定居下來。在三國時期,楊騰曾聯合涼州馬超、韓遂、楊秋和占據今甘肅一帶的興國氐王阿貴匯合共同反抗曹魏國的曹操。後因戰敗率少數將領投奔蜀漢國的劉備,其餘部眾被曹操遷至扶風、天水一帶。

在西晉文帝 司馬昭執政時期,氐族人楊飛龍接受西晉王的封號,以假征西將軍名義,率部落"還居略陽"。楊飛龍以外甥令狐茂搜為養子。到了晉惠帝司馬衷元康六年(公元296年),楊茂搜自號輔國將軍,右賢王,西北氐族部眾擁戴其稱王,始建前仇池國,稱仇池公,其轄地有武都、陰平二郡。

到了東晉元帝司馬睿建武元年(公元317年),前仇池國分裂,楊茂搜長子楊難敵繼位,號左賢王,屯下辨。其弟楊堅頭號右賢王,屯河池(今甘肅徽縣),今隴南地區大部都在其控制範圍之內。其後兄弟內鬥,國力日弱。在晉簡文帝司馬昱咸安元年(公元371年),前秦國皇帝苻堅遣將楊安攻仇池,城破之後,將氐族人遷徙到關中一帶。至此,前仇池國曆楊茂搜、楊難敵、楊毅、楊初、楊國、楊俊、楊世、楊統、楊纂共九代君王而滅亡。

出自南北朝的後仇池國

前秦政權滅亡後,苻堅的女婿楊定率部眾返回隴右地區,於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十一年(前秦苻丕太安元年,西秦乞伏國仁建義元年,公元385年)自稱龍驤將軍、仇池公,招納氐族、漢族之民自立。四年後,楊定占領了天水、略陽、隴城、翼城等地,自號隴西王。後與西秦政權的乞伏乾歸爭戰,失敗被殺。到其堂弟楊盛繼位時,轄區只有武都、陰平兩處城池,不久領土又擴張至漢中、祁山。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北魏 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後仇池國為北魏太武拓跋燾擊敗, 至此,後仇池國曆武王楊定、孝昭王楊玄、惠文王楊盛、仇池王楊保宗、大秦王楊難當、仇池王楊建義、仇池王楊保熾共七代君王而滅亡。

前、後仇池國滅亡後,楊茂搜的後人又相繼建立了武都國、武興國、陰平國。北周靜帝宇文衍大象二年(公元580年),陰平國王楊法琛因積極協助北周王朝的益州總管王謙反抗楊堅,在楊堅建立隋王朝之後,即派大軍滅了陰平國。此後,氐族部眾遂散處各地,逐漸融合於漢族以及其他少數民族之中。

在仇池國滅亡之後,有氐族部眾取故國名為漢化姓氏者,即稱仇池氏,後省文簡化為單姓仇氏、池氏等,世代相傳至今。

出自達斡爾族

屬於文化上漢化改姓為氏。據典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滿洲八旗姓》記載:

達斡爾族墨勒哲哷氏,亦稱莫德爾氏、莫爾哲勒氏,世居松花江與黑龍江流域、巴林(今黑龍江伯力、白石(今黑龍江牡丹江鏡泊湖)、阿穆達(今黑龍江哈爾濱山彥倭和)等地,清朝中期歸列於滿洲索倫部,史稱新滿洲部族。後有滿族引為姓氏者,滿語拼音為Moljere Hala,漢字義"以刀復仇"。

清中葉以後,達斡爾族、滿族墨勒哲哷氏多改漢字姓為仇氏、孟氏、曹氏、莫氏等。 [1]

部分始祖

仇牧。仇姓是3000年前宋國大夫仇牧的後裔。仇姓的始祖仇牧,是宋國國君宋哀公的裔孫,宋哀公第九子吾的長孫。《左傳》介紹說,仇牧是春秋時期宋泯公的大夫,後來南宮萬(後人訛傳為宋萬)要殺泯公,他急忙前往救主,可惜已遲,泯公已被南宮萬殺了。在宮門正遇南宮萬,創新手持長劍,口出叱聲,撲殺那個弒君的國賊,可惜寡不敵眾,終遭殺害。仇牧被殺後,他的兒子仇仲逃到宋國的附庸國蕭國,當時的蕭國國君大心留他當大夫,仇仲婉言推辭,過上隱居的生活,其後子子孫孫都姓仇氏。所以中國姓仇的人,起源於河南,然後才逐漸繁衍到全國各地。仇牧是中國忠義傳統的最佳楷模。

有一種說法仇牧系出九吾氏,夏諸侯在商為九國,紂殺九侯,其後為仇氏。

郡望

《郡望百家姓》與《姓氏考略》都有記載:仇氏望出南陽郡,戰國時平陽郡。在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

南陽郡

秦代始置。漢承秦制,仍設南陽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南陽市一帶。郡治宛,下轄三十六縣。東漢以其特殊的政治地位而呈現出經濟、文化大都會的面貌。

平陽郡

三國時魏分河東郡置治所在平陽,相當於今天的山西藿縣以南的汾河流域及其以西地區。

堂號

方正堂、德化堂

兩堂號均源自東漢仇覽為蒲亭長,用德來感化人。亭民陳元的母親告兒子不孝,仇覽親自跑到陳家教育陳元,終使陳元變成孝子。朝廷征仇覽做方正。

南陽堂

仇氏對聯"系承仇牧;望出南陽"指代就是此堂號。 [2]

參考來源